词典 外帘 外帘的意思
wàilián

外帘

简体外帘
繁体外簾
拼音wài lián
注音ㄨㄞˋ ㄌ一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ài,(1) 与“内”、“里”相对。【组词】:外边。外因。里应(yìng )外合。外行(háng )。(2) 不是自己这方面的。【组词】:外国。外路(同“外地”)。外族。外省。外星人。(3) 指“外国”。【组词】:外域。外宾。外商。(4) 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组词】:外公。外婆。外甥。(5) 称岳父母。【组词】:外父。外姑(岳母)。(6) 称丈夫。【例句】:外子(亦指非婚生之子)。(7) 关系疏远的。【组词】:外人。(8) 对正式的而言,指非正式的。【例句】:外号(绰号)。外史(指正史以外的野史、杂史和以叙述人物为主的旧小说)。外传(zhuàn )。(9) 传统戏剧角色名。【组词】:外旦。外末。外净。

lián,(1) 商店做标志的旗帜。【组词】:酒帘。(2) 用布、竹、苇等做的遮蔽门窗的东西。【组词】:帘布。帘子。帘栊(➊帘子;➋带帘子的窗户)。

基本含义

外帘指的是窗帘外面的景物,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或景况。

外帘的意思

外帘 [wài lián]

1. 指科举乡试、会试时担任弥封收掌、监试提调等职的试官。

外帘 引证解释

⒈ 指科举乡试、会试时担任弥封收掌、监试提调等职的试官。参见“内帘”。

清 归庄 《<震川先生集>凡例》:“隆庆 元年, 浙江 乡试时,府君任 长兴 方踰年,以资浅故不得为同孝试官,仅入外帘。”


外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内帘释义:科举制度乡试和会试时,为防舞弊,试官在帘内阅卷,阅毕才允许撤帘回家,故称试官为“内帘”。《明史·选举志二》:“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岂但房官,是内帘的都带人进去的。”
    • 2.
      外帘释义:指科举乡试、会试时担任弥封收掌、监试提调等职的试官。 清 归庄《<震川先生集>凡例》:“隆庆 元年,浙江 乡试时,府君任 长兴 方踰年,以资浅故不得为同孝试官,仅入外帘。”参见“内帘”。
    • 3.
      帘官释义:科举时代,乡试会试时的考官,分内帘官与外帘官。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咸丰 八年,关节案发,首辅弃市,少宰戍边,内外帘官及京兆闈新中举子,军流降革至数十人之多,可谓科场大狱矣。”《儒林外史》第六回:“今科几位帘官,都是少年进士,专取有才气的文章。”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 4.
      监试释义:⒈监督考试。《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教学经书,躬自监试。”宋 苏轼《答范梦得书》之一:“某旬日来,被差本州监试,得闲二十餘日。”《宋史·职官志五》:“﹝国子监﹞公试依 元丰 旧制,以长贰监试。”《儿女英雄传》第三五回:“唱了名,又从正主考座前起,一直绕到十八位房官座前转着,请看了一遍,然后纔交到监试填榜的外帘官手裡。”⒉科举考试时负有监督之责的官吏。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铨试》:“朝廷遣监试、主文、考试等官,就礼部贡院放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监临、主考之外,还有同考官、内
外帘是什么意思 外帘读音 怎么读 外帘,拼音是wài lián,外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外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