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君 明君的意思
míngjūn

明君

简体明君
繁体
拼音míng jūn
注音ㄇㄧㄥˊ ㄐㄩ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jūn,(1) 封建时代指帝王、诸侯等。【组词】:君主。君子(a.旧指贵族、统治者及其代言人;b.指品行好的人,如“正人君君”)。君王。君上。国君。君权。君临。君侧。(2) 古代的封号。【组词】:商君。平原君。信陵君。长安君。(3) 对对方的尊称。【组词】:张君。诸君。

基本含义

指明智、明理、有德行的君主。

明君的意思

明君 [míng jūn]

1. 贤明的君主。

3. 舞名。

明君 引证解释

⒈ 贤明的君主。

《左传·成公二年》:“大夫为政,犹以众克,况明君而善用其众乎?”
唐 骆宾王 《宿温城望军营》诗:“还应雪 汉 耻,持此报明君。”
明 刘基 《拟连珠》之六八:“去奢尚俭,明君所以弭邪侈。”

⒉ 舞名。

宋 乐史 《绿珠传》:“緑珠 能吹笛,又善舞《明君》。”


国语词典

明君 [míng jūn]

⒈ 贤能英明的君王。

《文选·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舍罪责功者,明君之举也。」
《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百姓不能自治,故立君以治之;明加不能治,则为臣以佐之。」

⒉ 汉元帝宫人王嫱。参见「王嫱」条。

《文选·石崇·王明君词序》:「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司马昭)​讳,改焉。」
《文选·潘岳·笙赋》:「子乔轻举、明君怀归。」


明君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明主释义:贤明的君主。《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美哉,渢渢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史记·刺客列传》:“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他原是 妲己 的舅公的干女婿,做着祭酒,因为知道天命有归,便带着五十车行李和八百个奴婢,来投明主了。”

明君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昏君释义:昏庸的帝王。

明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主释义:谓有道明君。
    • 2.
      不官释义:⒈不担任官职。《礼记·学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 孔颖达 疏:“官谓分职在位者。”⒉不任以官职。《荀子·王制》:“无能不官,无功不赏。” 三国 魏 曹操 《论吏士能行令》:“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⒊非官方的。指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荀子·致士》:“凡流言、流説、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⒋不到官府,犹言不自首。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照提》:“照提者,因举照中另提立名,除应奏官员之外,有逃亡不官者,四项。”
    • 3.
      两美释义:指忠臣与明君。
    • 4.
      中程释义:⒈亦作“中呈”。指中等射程。如:中程导弹。⒉亦作“中呈”。合乎法度。《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邓析子·转辞》:“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⒊合乎要求、规格。《汉书·陈万年传》:“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宋史·李若谷传》:“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明史·曾同亨传》:“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清 魏源《<定盦文录>序》:“源 既论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违合者
    • 5.
      二位释义:⒈犹言二人。 《左传·襄公十四年》:“鍼 曰:‘此役也,报 櫟 之败也。役又无功,晋 之耻也。吾有二位于戎路,敢不耻乎?’”杜预 注:“二位,谓 黶(欒黶)将下军,鍼(黶 弟)为戎右。”⒉乾、坤两卦的方位。《三国志·魏志·管路传》“刘邠 取印囊及山鸡毛著器中。”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輅 不解古之圣人,何以处乾位於西北,坤位於西南。夫乾坤者天地之象,然天地至大,为神明君父,覆载万物,生长无首,何以安处二位与六卦同列?”⒊指天地。《新唐书·孝友传·程俱罗》:“肇有二位,孝道爰兴。”⒋谓立二社设两个神位
    • 6.
      五品释义:⒈五常。指旧时的五种伦常道德。《书·舜典》:“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孔 传:“五品谓五常。”孔颖达 疏:“品谓品秩,一家之内尊卑之差,即父母兄弟子是也。教之义、慈、友、恭、孝,此事可常行,乃为五常耳。”晋 陆云《吴故丞相陆公诔》:“五品时训,民神攸鑠。”明 归有光《明君恭己而成功》:“当 尧 之时,天下之故多矣,洪水方割矣,民未粒食而阻飢矣,五品不逊矣,五刑未明矣。”⒉五常。指仁、义、礼、智、信。《汉书·王莽传中》:“帅民承上,宣美风俗,五品乃训。”颜师古 注:“五品即五常,谓仁、义、礼、智
    • 7.
      人中麟凤释义:人里边有才能、有德行的。相传麒麟出现在有道明君治理国家的时候;凤凰非梧桐不栖,非楝实不食。故用“麟凤”比喻在乱世能坚持原则的有才能、有德行的好人。
    • 8.
      伏尔泰释义:(1694—1778)法 国18世纪启蒙思想家、作家、哲学家。 他的著述猛烈抨击天主教会和封建贵族,对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 革命有积极影响。但政治思想局限于开明君主制。哲学上,他是不可知论者。代表作有《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等。
    • 9.
      休明释义:⒈美好清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昏乱,虽大,轻也。’”唐 李白《豫章行》:“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⒉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李善 注:“休明,谓 齐武皇帝 也。”唐 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元 黄溍《上京道中杂诗·榆林》:“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明 杨慎《送许稚仁得玉字》诗:“邇载逢休明,沍寒回氲熇。”《清史稿·选举志一》:“是时天子右
    • 10.
      先圣王释义:古代的贤明君主。
    • 11.
      凶猾释义:⒈凶顽狡诈。 亦指凶顽狡诈的人。《晋书·苻坚载记下》:“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资治通鉴·唐玄宗先天元年》:“韦庶人 弑逆,人心不服,诛之易耳。太平公主,武后 之子,凶猾无比,大臣多为之用。”⒉凶恶狡猾。明 唐顺之《叙广右战功》:“而 韦扶諫 者,马平 四都 猺 贼,弩中知府膊者也,兇猾甚。”
    • 12.
      匡尧释义:比喻辅佐明君。
    • 13.
      可便释义:⒈便,就。 可,助词,无义。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二折:“但要你用心儿把守得安然,你可便只愁陞,不愁贬。”元 无名氏《货郎旦》第一折:“我如今收拾些金银财宝,悄地交付了你,可便先到 洛河 边,寻下一隻小船。”⒉犹言可要。元 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誓将那鲸鯢来尽吞,只将这边关守紧,你可便捨一腔热血报明君。”⒊岂能。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虽然道贫穷富贵生前定,不倈,喒可便稳坐的安然等?”⒋戏曲衬字,无义。元 石德玉《秋胡戏妻》第二折:“则俺那青春子,何年可便甚日回?”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
    • 14.
      善败释义:⒈成败。《左传·僖公二十年》:“量力而动;其过鲜矣。善败由己,而由人乎哉?”《韩非子·主道》:“是以明君守始以知万物之源,治纪以知善败之端。”⒉善恶。《韩非子·难一》:“一人之力能隔君臣之间,使善败不闻,祸福不通。”⒊善于处理败局。宋 张儗《棋经·合战》:“善战者不败,善败者不乱。”
    • 15.
      困约释义:困顿贫乏。《史记·晋世家论》:“晋 文公,古所谓明君也,亡居外十九年,至困约。”唐 韩愈《咏雪赠张籍》诗:“巧借奢华便,专绳困约灾。”明 方孝孺《许劭》:“屈挫於困约者,必不能不骄於富贵。”清 纪昀《中议大夫墓表》:“淑人初处困约之时,亦往往脱簪珥,质衣帬,济亲串之窘乏。”
    • 16.
      复子明辟释义:谓还政或让位。《书·洛诰》:“周公 拜手稽首曰:‘朕復子明辟。’”孔 传:“言我復还明君之政於子,子 成王,年二十成人,故必归政而退老。”《后汉书·桓帝纪》:“远览復子明辟之义,近慕先姑归授之法,及今令辰,皇帝称制。”唐 刘肃《大唐新语·匡赞》:“今圣躬不康,神器无主,陛下宜復子明辟,以顺亿兆神祇之心。”亦省作“復子”。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重与王太尉书》:“首尾交侵,华夷俱骋,而冲人数岁,復子方赊,德未感于黎蒸,威不加于将师。”
    • 17.
      女中尧舜释义:尧舜: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
    • 18.
      尧禅释义:相传 帝尧 年老,让位于 舜。 后以“尧禪”指称盛世政治清明,明君相继。南朝 陈 徐陵《让右仆射初表》:“昔 李广 遗恨,不值 汉 初;宁戚 自悲,不逢 尧 禪。”清 顾炎武《述古》诗:“空有济世心,生不逢 尧 禪。”
    • 19.
      尧舜释义:尧和舜,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主。后来泛指圣人。
    • 20.
      师道释义:⒈犹师法。指老师的学问或技艺体系。《汉书·匡衡传》:“望之 奏 衡 经学精习,説有师道,可观览。”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师法》:“数十年前,士人多能持师道,以训弟子。”⒉为师之道。《后汉书·桓荣传》:“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 氾 再拜归道。”宋 陈亮《廷对策》:“后世之所谓明君贤主,于君道容有未尽,而师道则遂废矣。”⒊指师之地位、作用以及尊师之风尚。唐 韩愈《师说》:“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鲁迅《书信集·致曹聚仁》:“古之师道,实在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

明君(mingj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君是什么意思 明君读音 怎么读 明君,拼音是míng jūn,明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