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博 [kuān bó]
1. 谓衣服宽大。
2. 泛指面积或容积大。
3. 大,多。
5. 谓心胸开阔,能容人。
宽博 引证解释
⒈ 谓衣服宽大。
引《孟子·公孙丑上》:“不受於褐宽博,亦不受於万乘之君。”
朱熹 集注:“宽博,宽大之衣。”
唐 韦瓘 《周秦行纪》:“更一人厚肌敏视,小,质洁白,齿极卑,被宽博衣。”
⒉ 泛指面积或容积大。
引《周书·文帝诸子传》:“弟儿女成长,理须宽博,此寺褊小,詎是所宜?”
⒊ 大,多。
⒋ 谓心胸开阔,能容人。
引《汉书·成帝纪》:“元帝 即位,帝为太子。壮好经书,宽博谨慎。”
《南史·谢弘微传》:“弘微 性宽博,无喜愠。”
《新唐书·崔日用传》:“子 宗之 袭封,亦好学,宽博有风检,与 李白、杜甫 以文相知者。”
国语词典
宽博 [kuān bó]
⒈ 宽大。
引《后汉书·卷六三·李固传》:「伏闻诏书务求宽博,疾恶严暴。」
宽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武猛释义:⒈勇猛。《后汉书·孝安帝纪》:“举武猛堪将帅者各五人。”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彯摇武猛,扛鼎揭旗之士。”《天雨花》第九回:“老左 十分武猛,不要杀他不得,反吃大亏。”⒉指勇猛的人。汉 王符《潜夫论·考绩》:“及选茂才、孝廉、贤良方正、惇朴、有道、明经、宽博、武猛、治剧,此皆名自命而号自定,羣臣所当尽情竭虑,称君詔也。”《后汉书·孝桓帝纪》:“詔举武猛,三公各二人,卿、校各一人。”《资治通鉴·汉顺帝永和三年》:“詔书使我选武猛,不使我选清高。”
- 2.
藴藉释义:⒈亦作“薀籍”。宽厚而有涵养。《史记·酷吏列传》:“﹝ 义纵 ﹞治敢行,少藴藉。”《后汉书·桓荣传》:“荣 被儒衣,温恭有藴籍。”李贤 注:“藴籍,犹言宽博有餘也。”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裴休》:“为人藴藉,进止雍闲。”《花城》1981年第6期:“﹝她﹞雍容和顺,蕴藉敦厚。”⒉谓含蓄而不显露。晋 葛洪《抱朴子·尚博》:“若夫翰迹韵略之宏促,属辞比事之疏密,源流至到之修短,藴藉汲引之深浅,其悬絶也。”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文》:“前辈文采风流,藴藉如此。”明 陆时雍《诗镜总论》:“少陵 七言律,藴藉最
- 3.
褐博释义:见“褐宽博”。
- 4.
醖藉释义:亦作“酝籍”。 蕴藉,宽和有涵容。《汉书·薛广德传》:“广德 为人温雅有醖藉。”颜师古 注引 服虔 曰:“宽博有餘也。”《陈书·谢哲传》:“哲 美风仪,举止醖藉,而襟怀豁然。”元 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二诗意虽同,然论其醖籍,则 黄(黄伯厚)句为胜。”明 冯时化《酒史·酒献》:“﹝ 李白 ﹞风流醖籍,为世所称。”清 赵翼《瓯北诗话·李青莲诗》:“《春思》之‘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幃’,皆醖藉吞吐,言短意长。”
- 5.
阔大释义:形容知识、气度、性格等方面宽博。
- 6.
风检释义:⒈指对自身言行方面的检点约束。 《晋书·江统孙楚传论》:“江统风检操行,良有可称,陈留多士,斯为其冠。”《新唐书·崔日用传》:“子宗之,袭封。亦好学,宽博有风检。”《新唐书·裴贽传》:“帝疑其外风检而暱帷薄,逮问翰林学士韩偓。”⒉犹风纪。《世说新语·规箴》“苏峻东征沉充,请吏部郎陆迈与俱”刘孝标注引《陆迈碑》:“迈字功高,吴郡人。器识清敏,风检澄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