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善辩 善辩的意思
shànbiàn

善辩

简体善辩
繁体
拼音shàn biàn
注音ㄕㄢˋ ㄅ一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1) 心地仁爱,品质淳厚。【组词】:善良。善心。善举。善事。善人。善男信女。慈善。(2) 好的行为、品质。【组词】:行善。惩恶扬善。(3) 高明的,良好的。【组词】:善策。善本。(4) 友好,和好。【组词】:友善。亲善。和善。(5) 熟悉。【组词】:面善。(6) 办好,弄好。【组词】:善后。(7) 擅长,长(cháng )于。【组词】:善辞令。多谋善断。(8) 赞许。【例句】:“群臣百姓之所善,则君善之”。(9) 好好地。【组词】:善待。善罢甘休。(10) 容易,易于。【组词】:善变。善忘。多愁善感。(11) 姓。

biàn, ◎ 说明是非或争论真假。【例句】:分辩(亦作“分辨”)。争辩。答辩。辩白。辩驳。辩护。辩解(jiě)。辩论。辩士。辩证。

基本含义

指善于辩论、辩驳,能言善辩。

善辩的意思

善辩 [shàn biàn]

1. 善于说辞。

能言善辩。

[glib;]


善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寸不烂之舌释义:指能言善辩的口才。也说三寸舌。
    • 2.
      三尺喙释义:⒈《庄子·徐无鬼》:“丘 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於此乎言之。 市南宜僚 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 甘寝秉羽而 郢 人投兵。丘 愿有喙三尺。”后多用以比喻能言善辩。宋 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宋 杨万里《和王司法雨中惠诗》之一:“絶怜法曹三尺喙,不辨太仓五升米。”⒉用以状嘴之长而尖利。宋 刘克庄《吊锦鸡一首呈叶任道》诗:“酷哉三尺喙,残此一段锦。”
    • 3.
      东方朔释义:(前154—前 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诙谐善辩,常以机智语 言向武帝进谏。以汉赋闻名于世。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平乐观猎赋》等。
    • 4.
      丰辩释义:谓能言善辩。
    • 5.
      习辞释义:谓能言善辩,长于辞令。
    • 6.
      仪舌释义:战国 辩士 张仪 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相亡璧,门下意 张仪 ……共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乎?’张仪 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 曰:‘足矣。’”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仪 舌尚在,焉可忘言?”宋 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 仪 舌在,向尊前,莫洒英雄泪。”
    • 7.
      佞给释义:巧言善辩。
    • 8.
      佞辩释义:谄媚善辩。
    • 9.
      倡辩释义:善辩。
    • 10.
      利口释义:口齿伶俐;能言善辩。
    • 11.
      利吻释义:谓能言善辩。
    • 12.
      利口喋喋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 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 13.
      利口巧辞释义: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 14.
      利口辩给释义:利口:锋利的口才。 形容能言善辩。
    • 15.
      利舌释义:谓能言善辩。
    • 16.
      口强释义:⒈犹言嘴硬;说话不让人。⒉能言善辩。
    • 17.
      口给释义:口才敏捷,能言善辩。
    • 18.
      口谗释义:谓能言善辩。
    • 19.
      口辩释义:⒈亦作“口辨”。 能言善辩之才。⒉口才好;巧言善辩。⒊指争辩。
    • 20.
      口锐释义:口齿伶俐,善辩。

善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寸不烂之舌释义:指能言善辩的口才。也说三寸舌。
    • 2.
      三尺喙释义:⒈《庄子·徐无鬼》:“丘 也闻不言之言矣,未之尝言,於此乎言之。 市南宜僚 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孙叔敖 甘寝秉羽而 郢 人投兵。丘 愿有喙三尺。”后多用以比喻能言善辩。宋 苏轼《谢除两职守礼部尚书表》:“臣等虽三尺之喙,日诵五车之书,反不如医卜执技之流,簿书奔走之吏。”宋 杨万里《和王司法雨中惠诗》之一:“絶怜法曹三尺喙,不辨太仓五升米。”⒉用以状嘴之长而尖利。宋 刘克庄《吊锦鸡一首呈叶任道》诗:“酷哉三尺喙,残此一段锦。”
    • 3.
      东方朔释义:(前154—前 93)西汉文学家。字曼倩,平原厌次(今山东陵县东北)人。武帝时,为太中大夫。诙谐善辩,常以机智语 言向武帝进谏。以汉赋闻名于世。著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平乐观猎赋》等。
    • 4.
      丰辩释义:谓能言善辩。
    • 5.
      习辞释义:谓能言善辩,长于辞令。
    • 6.
      仪舌释义:战国 辩士 张仪 之舌。指能言善辩的舌头。语本《史记·张仪列传》:“张仪 已学而游説诸侯。尝从 楚 相饮,已而 楚 相亡璧,门下意 张仪 ……共执 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醳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説,安得此辱乎?’张仪 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否?’其妻笑曰:‘舌在也。’仪 曰:‘足矣。’”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下:“仪 舌尚在,焉可忘言?”宋 张榘《贺新凉·送刘澄斋制干归京口》词:“髀肉未消 仪 舌在,向尊前,莫洒英雄泪。”
    • 7.
      佞给释义:巧言善辩。
    • 8.
      佞辩释义:谄媚善辩。
    • 9.
      倡辩释义:善辩。
    • 10.
      利口释义:口齿伶俐;能言善辩。
    • 11.
      利吻释义:谓能言善辩。
    • 12.
      利口喋喋释义:喋喋:形容说话多。 能言善辩,滔滔不绝。
    • 13.
      利口巧辞释义:利口:锋利的口才;巧辞:善于言辞。形容能言善辩。
    • 14.
      利口辩给释义:利口:锋利的口才。 形容能言善辩。
    • 15.
      利舌释义:谓能言善辩。
    • 16.
      口强释义:⒈犹言嘴硬;说话不让人。⒉能言善辩。
    • 17.
      口给释义:口才敏捷,能言善辩。
    • 18.
      口谗释义:谓能言善辩。
    • 19.
      口辩释义:⒈亦作“口辨”。 能言善辩之才。⒉口才好;巧言善辩。⒊指争辩。
    • 20.
      口锐释义:口齿伶俐,善辩。

善辩造句

1.你能言,他善辩,今天算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那就开始辩论吧。

2.小华知识丰富,能言善辩,是我们班这次辩论比赛的主力。

3.小田能言善辩,与人交谈巧发奇中,使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心悦诚服。

4.他生性木讷,并不是一个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人。

5.周律师学识渊博,能言善辩,一定能胜任这件案子的辩护工作。

6.平时能言善辩的昭昭,今天怎么在辩论会上张口结舌的,是不是他的论点有问题?

7.这两个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能言善辩、巧于词色,一个沉默寡言,金口难开。

8.搞外交的人,必须能言善辩

9.她嘴唇很薄,人常说这类人都能言善辩,你相信吗?

10.他平时郁郁寡欢,但讲起话来意趣盎然,令一些能言善辩者黯然失色。

11.她这个人虽不能言善辩,但言必有中。

12.搞外交的人,当然要必须能言善辩才行。

13.阅读语文使人灵秀,阅读数学使人周密,阅读哲学使人善辩

14.你虽然善辩,但我仍然不够信服。

15.他生性木訥,并不是一个口若悬河,能言善辩的人。

16.他是位能言善辩的外交官。

17.能言善辩的姐姐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主持人。

18.能言善辩也是一种才能。

善辩(shanb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善辩是什么意思 善辩读音 怎么读 善辩,拼音是shàn biàn,善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善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