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象徵 象徵的意思
xiàngzhǐ

象徵

简体象徵
繁体
拼音xiàng zhǐ
注音ㄒㄧㄤˋ ㄓ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ng,(1) 哺乳动物,是目前地球陆地上最大的哺乳类动物,多产在印度、非洲等热带地区,门牙极长,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艺术品。【组词】:象牙。象牙宝塔(喻脱离群众和生活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小天地)。(2) 形状,样子。【组词】:形象。景象。气象。现象。想象。象征。万象更新。象声。象形。

zhǐ zhēng,(1) 召,征召。《爾雅•釋言》。【组词】:“徵,召也。”(2) 求;取。《左傳•哀公七年》。【组词】:“夏,公會吴于鄫,吴來徵百牢。”(3) 敛取;征收。《周禮•地官•閭師》。【组词】:“以時徵其賦。”(4) 徭役;租税。《管子•治國》。【组词】:“而上徵暴急無時,則民倍貸以給上之徵矣。”(5) 证验;效应。《廣韻•蒸韻》。【组词】:“徵,證也。”(6) 征兆;迹象。《左傳•昭公十七年》。【组词】:“往年吾見之,是其徵也。”(7) 证明。《廣雅•釋詁四》。【组词】:“徵,明也。”(8) 征聘;纳币以成婚礼。《集韻•蒸韻》。【组词】:“徵,成也。”(9) 追究;责问。《左傳•僖公四年》。【组词】:“爾貢苞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又指征询。唐沈既濟《任氏傳》:“徵于小僮,小僮笑曰:‘無之。’”(10) 典,主管。《莊子•天道》。【组词】:“由聞周之徵藏史有老聃者,免而歸居。”(11) 虚。《爾雅•釋詁上》。【组词】:“徵,虚也。”(12) 姓(旧读zhǐ)。《三國志•吴志•程秉傳》。【组词】:“秉為傅時,率更令河南徵崇亦篤學立行云。”(1) 古代五声音阶的第四音,又名“迭”。相当于工尺谱上的“六”,现在简谱上的“5”。《爾雅•釋樂》。【例句】:“徵謂之迭。”《正字通•彳部》:“徵,五聲之一,絃用五十四絲,其聲清。”(1) 通“懲”。《荀子•正論》。【组词】:“凡刑人之本,禁暴惡惡,且徵其未也。”(2) 用同“澂”。澄清。《資治通鑑•漢桓帝延熹二年》。【组词】:“陛下不加清徵,審别真偽。”(3) 古地名。在今陕西省澄城县西南。《集韻•蒸韻》。【组词】:“徵,縣名,在同州。”

基本含义

象征、代表、表达

象徵的意思

象徵 [xiàng zhǐ]

2. 用具体的事物表示某种特殊意义。 《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3. 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 中国 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4. 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5. 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如 鲁迅 的小说《药》的结尾,以 夏瑜 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6. 迹象;特征。叶紫《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冰心《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浑身上下,最带着艺术家的象征的,是她那对永远如在梦中的迷茫的眼光。”


象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卦象释义:卦所象徵的事物及其爻位等关系。术数家视卦象以测天理、人事。
    • 2.
      白板天子释义:晋元帝 东渡,玉玺先后失陷于 刘 石,数帝皆无玉玺。 北人称之为白板天子。按,自 秦 汉 以来,玉玺为传国之大宝,正统之象徵,北人所称,盖意 东晋 诸帝为名存实亡之皇帝。《南齐书·舆服志》:“乘舆传国璽,秦 璽也。晋 中原乱没 胡,江 左初无之,北方人呼 晋 家为白板天子。”唐 徐令信《玉玺谱》:“晋元帝 东渡,歷数帝,无玉璽,北人皆云 司马 家是白板天子。”亦作“白版天子”。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汉元后 之掷璽也,已目为亡国不祥之物矣。逮后没於 刘 石,北人珍之,至称 东晋 诸帝为
    • 3.
      秀眉释义:⒈老人眉毛中的长毛,为长寿的象徵。⒉清秀的眼眉。
    • 4.
      象徵派释义:以象征主义为创作方法的文艺流派。胡也频《到莫斯科去》:“然而这些名为印象派,象征派,写实派……这些各有来源的西洋画,也不能使 素裳 感到比较的满意。”郭沫若《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五四’以来的新诗有各种各样的新诗,什么新月派,象征派,这个派那个派的,我也弄不大清楚。”参见“象徵主义”。

象徵(xiang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象徵是什么意思 象徵读音 怎么读 象徵,拼音是xiàng zhǐ,象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象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