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事本 事本的意思
shìběn

事本

简体事本
繁体
拼音shì běn
注音ㄕˋ ㄅ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基本含义

指事实的真相或实情。

事本的意思

事本 [shì běn]

1. 从事根本之业。本,指耕战。

2. 事情的根由。

4. 犹根本大事。

事本 引证解释

⒈ 从事根本之业。本,指耕战。

《商君书·壹言》:“﹝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⒉ 事情的根由。

《后汉书·李燮传》:“﹝ 燮 ﹞姊 文姬 为同郡 赵伯英 妻,贤而有智,见二兄归,具知事本。”
王先谦 集解引 胡三省 曰:“事本,谓事之所由生也。”
宋 叶适 《上韩提刑启》:“忽被郡除,莫知事本。”

⒊ 犹根本大事。

宋 王谠 《唐语林·品藻》:“元宗(唐玄宗 )曰:‘朕以天下事本付 姚崇,以卿坐镇雅俗。’”


事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藩释义:⒈指 汉明帝 子 千乘哀王 建、淮阳顷王 昞、济阴悼王 长。 《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赞》:“三藩夙龄,党 惟荒忒。”李贤 注:“谓 千乘、淮阳、济阴 并早殁也。”⒉指 南朝 齐 之 会稽、南徐州 和 南兖州。《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六府臣僚,三藩士女,人蓄油素,家怀鈆笔。”李善 注:“子良 又为 会稽 太守、南徐州 刺史、南兖州 刺史,斯谓之三藩也。”⒊清 称 明 末之 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为三藩。参阅 清 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⒋清 初封 明 降将 吴三
    • 2.
      云经释义:⒈指传说中 黄帝 受命时上天所授之图籍。 事本《左传·昭公十七年》:“昔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宋书·谢庄传》:“时 河南 献舞马,詔羣臣为赋,庄 所上其词曰:‘天子驭三光,总万宇,挹云经之留宪,裁 河 书之遗矩。’”⒉《大云请雨经》的略称。宋 范成大《再次喜雨诗韵》:“仙篆驱龙效水灵,佛螺吹梵演《云经》。”
    • 3.
      从死释义:⒈杀人以殉;陪葬。《史记·秦本纪》:“二十年, 武公 卒,葬 雍 平阳 。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诗·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 穆公 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汉书·赵敬肃王刘彭祖传》:“病先令,令能为乐奴婢从死,迫胁自杀者凡十六人,暴虐不道。”⒉自杀以陪随其死。《汉书·匡衡传》:“ 秦穆 贵信,而士多从死。”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会蒙古兵灭金》:“将士皆曰:‘相公能死,吾辈独不能耶!’於是参政 孛术鲁娄室 、 乌林荅胡土 ……及军士五百餘人皆从死焉。”
    • 4.
      仙人关释义: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5.
      傻人有傻福释义:所谓傻人,是指那些对人真诚、待人厚道、做事本本分分的人群,这种人有可能在某些“聪明人”眼里很傻,但是往往能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帮助和青睐,因为他们待人真诚,所以值得别人信赖;因为他待人厚道,所以值得别人帮助;因为他做事本分,不投机取巧,所以能得到上级的青睐。
    • 6.
      党人碑释义:宋哲宗 元祐 元年,司马光 为相,尽废 神宗 熙宁、元丰 间 王安石 新法,恢复旧制。绍圣 元年 章惇 为相,复 熙丰 之制,斥 司马光 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 崇宁 元年 蔡京 为宰相,尽复 绍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礼门,书 司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明 何景明《寄李郎中》诗:“海内竞传《高士传》,朝廷谁诉党人碑。”柳亚子《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诗:“千载炎凉廷尉客,一门生死党人碑。”参阅《宋史·徽宗纪》、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蔡京擅国》等
    • 7.
      兼营释义:同时从事本业以外的经营。
    • 8.
      史体释义:史书的编写体裁。我国过去的史书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唐 刘知几《史通·序例》:“文兼史体,状若子书。”
    • 9.
      学宫释义:⒈学校。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復徙舍学宫之旁。”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清 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年十餘岁,徒步从职方公读书学宫。”⒉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絶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一个好官。”清 钮琇《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武清县 学宫圮坏,公捐二百金首倡修整。康熙 戊午地震復倾,公独力重建,庙貌聿新。”《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刘元帅 坐於学宫明
    • 10.
      封桩释义:宋 代的一种财政制度。凡岁终用度之余,皆封存不用,以备急需,故称。宋太祖 建隆 三年始行于中央,后各地皆有封桩,乃至按月而桩,称月桩钱,与初意大异。《宋史纪事本末·太祖建隆以来诸政》:“三年八月,置封桩库。帝平 荆、湖、西蜀,收其金帛,别为内库储之,号封桩。凡岁终用度之餘皆入之,以为军旅饥饉之备。”宋 叶适《财总论二》:“於 熙寧、元丰 以后,随处之封桩,役钱之宽剩,青苗之倍息,比 治平 以前数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以军用不足,创取 江、浙、湖南 诸路大军月桩钱,以上供、经制、系省封桩等
    • 11.
      小本释义:⒈开本较小的书册或画幅较小的画卷。⒉今亦称记事本为“小本”。⒊小本钱。参见“小本经纪”。⒋佛教语。
    • 12.
      截蒲释义:谓截取蒲叶写字。事本《汉书·路温舒传》:“父为里监门,使 温舒 牧羊,温舒 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牒者,叶也。短简编牒,如叶在枝,温舒 截蒲,即其事也。”唐 李瀚《蒙求》诗:“文寳 缉柳,温舒 截蒲。”
    • 13.
      手帐释义:手帐,指用于生活记事,日程规划,手绘,贴纸及胶带拼贴的本子。也指在记事本子上用文字和拼贴图画以记录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 14.
      本末体释义:即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
    • 15.
      杂史释义: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 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隋书·经籍志二》:“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谓之杂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史类》:“杂史之目,肇於《隋书》。盖载籍既繁,难於条析,义取乎兼包众体,宏括殊名。故 王嘉《拾遗记》、《汲冢璅语》得与《魏尚书》、《梁实録》并列,不为嫌也。然既繫史名,事殊小説,著书有体,焉可无分,今仍用旧文,立此一类。凡所著録,则务示别裁。大抵取其事繫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
    • 16.
      民脂释义: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封神演义》第九八回:“紂王 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积粟已无千载计,盈财岂有百年期。”《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朘民膏,剥民脂,官府直如盗贼。”川剧《谭记儿》第三场:“贪恋酒色,不理民情,荒怠政务,勒索民脂。”参见“民膏民脂”。
    • 17.
      洛党释义:宋哲宗 元祐 年间,反对 王安石 新法的朝臣三党之一,以 程颐 为首,主要成员有 朱光庭、贾易 等。因 程颐 是 洛阳 人,故称。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元祐三党》:“洛 党:程颐 为领袖,朱光庭、贾易 等为羽翼;蜀 党;苏軾 为领袖,吕陶 等为羽翼;朔党:刘挚 为领袖。”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洛蜀党议》:“时 吕公著 独当国,羣贤咸在朝,不能不以类相从,遂有 洛 党、蜀 党、朔党之语。”
    • 18.
      点额释义:⒈谓跳龙门的鲤鱼头额触撞石壁。 ⒉以笔点头额,吉祥之兆。事本《北齐书·文宣帝纪》:“既为王,梦人以笔点己额。旦以告馆客王曇哲曰:‘吾其退乎?’曇哲再拜贺曰:‘王上加点,便成主字,乃当进也。’”
    • 19.
      爨桐释义:⒈谓焚烧桐木为炊。 事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蔡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⒉指焦尾琴。
    • 20.
      狡悍释义:⒈狡猾凶悍。《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勛 将 孟敬文 守 丰县,狡悍而兵多。”宋 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明史·西域传二·曲先卫》:“散即思 素狡悍,天子宥其罪,仍怙恶不悛。”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上》:“彼虽狡悍,其奈我何?”⒉谓壮健勇武。宋 苏轼《上富丞相书》:“异时士大夫皆喜为卓越之行,而世亦贵狡悍之才。”清 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群盗叛服》:“其妹 四娘子 狡悍善骑射。”

事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藩释义:⒈指 汉明帝 子 千乘哀王 建、淮阳顷王 昞、济阴悼王 长。 《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赞》:“三藩夙龄,党 惟荒忒。”李贤 注:“谓 千乘、淮阳、济阴 并早殁也。”⒉指 南朝 齐 之 会稽、南徐州 和 南兖州。《文选·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六府臣僚,三藩士女,人蓄油素,家怀鈆笔。”李善 注:“子良 又为 会稽 太守、南徐州 刺史、南兖州 刺史,斯谓之三藩也。”⒊清 称 明 末之 福王(朱由崧)、唐王(朱聿键)、桂王(朱由榔)为三藩。参阅 清 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⒋清 初封 明 降将 吴三
    • 2.
      云经释义:⒈指传说中 黄帝 受命时上天所授之图籍。 事本《左传·昭公十七年》:“昔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宋书·谢庄传》:“时 河南 献舞马,詔羣臣为赋,庄 所上其词曰:‘天子驭三光,总万宇,挹云经之留宪,裁 河 书之遗矩。’”⒉《大云请雨经》的略称。宋 范成大《再次喜雨诗韵》:“仙篆驱龙效水灵,佛螺吹梵演《云经》。”
    • 3.
      从死释义:⒈杀人以殉;陪葬。《史记·秦本纪》:“二十年, 武公 卒,葬 雍 平阳 。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诗·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 穆公 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汉书·赵敬肃王刘彭祖传》:“病先令,令能为乐奴婢从死,迫胁自杀者凡十六人,暴虐不道。”⒉自杀以陪随其死。《汉书·匡衡传》:“ 秦穆 贵信,而士多从死。” 明 陈邦瞻 《宋史纪事本末·会蒙古兵灭金》:“将士皆曰:‘相公能死,吾辈独不能耶!’於是参政 孛术鲁娄室 、 乌林荅胡土 ……及军士五百餘人皆从死焉。”
    • 4.
      仙人关释义:关隘名。在今 陕西省 凤县 和 甘肃省 徽县 之南。为 渭河 流域通往 四川盆地 的交通要隘。南宋 绍兴 四年(1134年)吴玠 与弟 璘 于此大破 金 兀朮 军,确保 巴蜀。参阅《宋史纪事本末》卷六九、《读史方舆纪要·汉中府·凤县》。
    • 5.
      傻人有傻福释义:所谓傻人,是指那些对人真诚、待人厚道、做事本本分分的人群,这种人有可能在某些“聪明人”眼里很傻,但是往往能获得比常人更多的帮助和青睐,因为他们待人真诚,所以值得别人信赖;因为他待人厚道,所以值得别人帮助;因为他做事本分,不投机取巧,所以能得到上级的青睐。
    • 6.
      党人碑释义:宋哲宗 元祐 元年,司马光 为相,尽废 神宗 熙宁、元丰 间 王安石 新法,恢复旧制。绍圣 元年 章惇 为相,复 熙丰 之制,斥 司马光 为奸党,贬逐出朝。徽宗 崇宁 元年 蔡京 为宰相,尽复 绍圣 之法,并立碑于 端礼门,书 司马光 等三百零九人之罪状,后因星变而毁碑。其后党人子孙更以先祖名列此碑为荣,重行摹刻。明 何景明《寄李郎中》诗:“海内竞传《高士传》,朝廷谁诉党人碑。”柳亚子《感事呈冶公用进退格》诗:“千载炎凉廷尉客,一门生死党人碑。”参阅《宋史·徽宗纪》、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蔡京擅国》等
    • 7.
      兼营释义:同时从事本业以外的经营。
    • 8.
      史体释义:史书的编写体裁。我国过去的史书分编年、纪传、纪事本末三种体裁。唐 刘知几《史通·序例》:“文兼史体,状若子书。”
    • 9.
      学宫释义:⒈学校。汉 刘向《列女传·邹孟轲母》:“復徙舍学宫之旁。”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亲至学宫,课率诸生,劝教有义,士人兴起。”清 钱谦益《特进光禄大夫孙公行状》:“年十餘岁,徒步从职方公读书学宫。”⒉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儒林外史》第四七回:“我们县里,礼义廉耻,一总都灭絶了!也因学宫里没有一个好官。”清 钮琇《觚賸续编·赵公裕后》:“武清县 学宫圮坏,公捐二百金首倡修整。康熙 戊午地震復倾,公独力重建,庙貌聿新。”《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刘元帅 坐於学宫明
    • 10.
      封桩释义:宋 代的一种财政制度。凡岁终用度之余,皆封存不用,以备急需,故称。宋太祖 建隆 三年始行于中央,后各地皆有封桩,乃至按月而桩,称月桩钱,与初意大异。《宋史纪事本末·太祖建隆以来诸政》:“三年八月,置封桩库。帝平 荆、湖、西蜀,收其金帛,别为内库储之,号封桩。凡岁终用度之餘皆入之,以为军旅饥饉之备。”宋 叶适《财总论二》:“於 熙寧、元丰 以后,随处之封桩,役钱之宽剩,青苗之倍息,比 治平 以前数倍。”《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以军用不足,创取 江、浙、湖南 诸路大军月桩钱,以上供、经制、系省封桩等
    • 11.
      小本释义:⒈开本较小的书册或画幅较小的画卷。⒉今亦称记事本为“小本”。⒊小本钱。参见“小本经纪”。⒋佛教语。
    • 12.
      截蒲释义:谓截取蒲叶写字。事本《汉书·路温舒传》:“父为里监门,使 温舒 牧羊,温舒 取泽中蒲,截以为牒,编用写书。”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牒者,叶也。短简编牒,如叶在枝,温舒 截蒲,即其事也。”唐 李瀚《蒙求》诗:“文寳 缉柳,温舒 截蒲。”
    • 13.
      手帐释义:手帐,指用于生活记事,日程规划,手绘,贴纸及胶带拼贴的本子。也指在记事本子上用文字和拼贴图画以记录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
    • 14.
      本末体释义:即纪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史书体裁。
    • 15.
      杂史释义:旧时区别于纪传、编年、纪事本末的一种史书体载。 或记一时见闻,或记一事始末,或只是一家私记,但均带有历史掌故性质。《隋书·经籍志二》:“然其大抵皆帝王之事,通人君子,必博采广览,以酌其要,故备而存之,谓之杂史。”《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杂史类》:“杂史之目,肇於《隋书》。盖载籍既繁,难於条析,义取乎兼包众体,宏括殊名。故 王嘉《拾遗记》、《汲冢璅语》得与《魏尚书》、《梁实録》并列,不为嫌也。然既繫史名,事殊小説,著书有体,焉可无分,今仍用旧文,立此一类。凡所著録,则务示别裁。大抵取其事繫庙堂,语关军国,或但具
    • 16.
      民脂释义:比喻人民的劳动果实。《封神演义》第九八回:“紂王 聚敛吸民脂,不信当年放 桀 时。积粟已无千载计,盈财岂有百年期。”《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朘民膏,剥民脂,官府直如盗贼。”川剧《谭记儿》第三场:“贪恋酒色,不理民情,荒怠政务,勒索民脂。”参见“民膏民脂”。
    • 17.
      洛党释义:宋哲宗 元祐 年间,反对 王安石 新法的朝臣三党之一,以 程颐 为首,主要成员有 朱光庭、贾易 等。因 程颐 是 洛阳 人,故称。宋 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下·元祐三党》:“洛 党:程颐 为领袖,朱光庭、贾易 等为羽翼;蜀 党;苏軾 为领袖,吕陶 等为羽翼;朔党:刘挚 为领袖。”明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洛蜀党议》:“时 吕公著 独当国,羣贤咸在朝,不能不以类相从,遂有 洛 党、蜀 党、朔党之语。”
    • 18.
      点额释义:⒈谓跳龙门的鲤鱼头额触撞石壁。 ⒉以笔点头额,吉祥之兆。事本《北齐书·文宣帝纪》:“既为王,梦人以笔点己额。旦以告馆客王曇哲曰:‘吾其退乎?’曇哲再拜贺曰:‘王上加点,便成主字,乃当进也。’”
    • 19.
      爨桐释义:⒈谓焚烧桐木为炊。 事本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三:“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蔡邕)闻火烈声,曰:‘此良材也。’因请之,削以为琴,果有美音。”后以“爨桐”指遭毁弃的良材。⒉指焦尾琴。
    • 20.
      狡悍释义:⒈狡猾凶悍。《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十年》:“勛 将 孟敬文 守 丰县,狡悍而兵多。”宋 叶适《上孝宗皇帝札子》:“故内治柔和,无狡悍思乱之民。”《明史·西域传二·曲先卫》:“散即思 素狡悍,天子宥其罪,仍怙恶不悛。”郑观应《盛世危言·交涉上》:“彼虽狡悍,其奈我何?”⒉谓壮健勇武。宋 苏轼《上富丞相书》:“异时士大夫皆喜为卓越之行,而世亦贵狡悍之才。”清 李有棠《金史纪事本末·群盗叛服》:“其妹 四娘子 狡悍善骑射。”

事本造句

1.这两件事本质完全不一样,若同日而语,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

2.闢建游乐场一事本已成熟,但大地震后,偃旗息鼓,无人再提。

3.这件事本来没什么,他却像如临大敌一般紧张。

4.迁村一事本就复杂,大家各有看法,难免言人人殊。

5.事本来就准备这样解决的,落得答应他,做个顺水人情。

6.事本来就准备这样解决的,乐得答应他,做个顺水人情。

7.青春好像自己写在记事本上清楚的一行又一行的文字,无法褪去。

8.游戏里面似乎没有办法复制。不过可以先写到记事本或者写字板这一类的东东上,复制,粘贴到游戏里。

9.这类小事本来就不应该麻烦别人。

10.尽心尽力做事本是一种好的品德,但如果过分认真而致心力憔悴,就会使精神得不到调剂而丧失生活乐趣。

11.成功的人,做事本就全都不会半途罢手的。

12.这件事本来没什么,他却像如临大敌一般紧张。

13.事本来没有万全之策,加上疏忽,结果自然就难以预料。

14.事本与我无关,只因瓜田李下,招惹了许多闲言闲语。

15.事本就难料,与其瞻前顾后地在原地踏步,不如大胆地去尝试看看。

事本(shib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事本是什么意思 事本读音 怎么读 事本,拼音是shì běn,事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事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