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老娘 老娘的意思
lǎoniang

老娘

简体老娘
繁体
拼音lǎo niang
注音ㄌㄠˇ ㄋㄧㄤ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ǎo,(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组词】: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组词】:吴老。老人家。老大爷。(3) 极,很。【组词】:老早。老羞成怒。(4) 老年人。【组词】: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5) 晚年。【组词】:老年。老境。(6) 敬老,养老。【例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组词】:老是生病。(8) 原来的。【组词】:老地方。(9) 与“嫩”相对。【例句】:黄瓜长老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组词】:老大。老鹰。老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组词】:老了。(13) 〔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

niáng,(1) 母亲。【组词】:娘亲。娘家。爹娘。(2) 对年轻女子的称呼。【组词】:娘子。姑娘。娇娘。新娘。(3) 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组词】:大娘。婶娘。

基本含义

指女子自称,表示威风凛凛,自信自强。

老娘的意思

老娘 [lǎo niang]

1. 母亲的俗称。

[ one's mother; ]

2. 〈方〉:中、老年妇女的自称。

[ me; myself; ]

3. 收生婆的俗称。

[ midwife; ]

4. 〈方〉:外祖母的别称。

[ maternal grandmother; ]

老娘 引证解释

⒈ 收生婆的俗称。

宋 魏泰 《东轩笔录》卷七:“晏 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 振 率然答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綳孩儿者乎?’”
元 李行道 《灰阑记》第一折:“现放着剃胎头收生的老娘,则问他谁是亲娘,谁是继养?”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妇女曰娘》:“世谓稳婆曰老娘。”

⒉ 乳母的别称。有轻薄子于塔、庵上添爷、娘二字嘲之,以 元章 母尝乳哺宫中也。’则谓妳婆为老娘,来亦旧矣。”

元 武汉臣 《老生儿》第一折:“我急煎煎去把那稳婆和老娘寻,恨不得曲躬躬将他土块的这甎头来拜。”
清 翟灏 《通俗编·妇女》:“《杨诚斋诗话》:‘ 润州 大火,惟存 卫公塔、米元章庵,元章 喜题曰:“神护 卫公塔,天留 米老庵。”

⒊ 母亲的俗称。

《水浒传》第四二回:“李逵 道:‘我只有一个老娘在家里。’”
《儒林外史》第三回:“明年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舘,每年寻几两银子,养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是正经!”

⒋ 中、老年妇女的自称。常含自负的意思,较粗野。

《水浒传》第二四回:“有甚么言语在外人处説来,欺负老娘!”
《西游记》第五五回:“不要走!吃老娘一叉!”
吉学霈 《两个队长》:“‘老娘跟你泼上了!’她话一出口,顺手就给 快活 来了个当心一掌。”

⒌ 外祖母的别称。

《红楼梦》第六三回:“这里 贾蓉 见他老娘醒了,忙去请安问好。”
《红楼梦》第一一八回:“我母亲接了,正要过来,因我老娘来了,叫我先呈给太太瞧,回来我母亲就过来来回太太,还説我老娘要过来呢。”
《官场现形记》第五一回:“亏得我母亲彼时手里光景还好,便把咱老娘接到 长沙 同住。”

⒍ 妻子的或称。

清 翟灏 《通俗编·妇女》:“俗或谓妻曰老娘,殊不典。”


国语词典

老娘 [lǎo niang]

⒈ 称谓:(1)​ 称老母。(2)​ 妇人自称。含狂妄自大的意味。(3)​ 俗称妻子为「老娘」。

《水浒传·第二一回》:「那厮含脸,只指望老娘陪气下情。」

⒈ 称谓:(1)​ 旧称接生婆。元·李行道也作「老娘婆」。(2)​ 称外祖母。

《灰阑记·第一折》:「现放著剃胎头收生的老娘,则问他谁是亲娘?谁是继养?」
《金瓶梅·第三〇回》:「我说是时候了,这六姐还强说早哩!还不唤小厮快请老娘去?」
《红楼梦·第七四回》:「你是司棋的老娘,他的表弟也该姓王,怎么又姓潘呢?」


老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释义:比喻对素所熟习之事一时失手,犯了不该有的错误。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七:“苗振 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謁 晏丞相。晏 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振 率然答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綳孩子者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主人俛首曰:‘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綳孩儿,亦復何説!’”
    • 2.
      乔家公释义:假冒的家长。《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小二在大娘家一年有餘,出入房屋,诸事托他,便做乔家公,欺负 洪三。”《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当初嫁 武大 时,曾不听得説有甚么阿叔,那里走得来!‘是亲不是亲,便要做乔家公。’自是老娘晦气了,鸟撞着许多事!”
    • 3.
      人羣释义:众人;成群的人。词语出处众人;成群的人。《庄子·天道》:“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羣之道也。”《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於人羣。”唐 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二:“静应连虎穴,喧已去人羣。”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光脊梁的男子,光腚的小嘎,光脚丫子的老娘们……呼拉呼拉地涌到公路上,汇成一股汹涌的人群的巨流。”
    • 4.
      傻呼呼释义:亦作“傻乎乎”。幼稚不懂事或憨厚朴实的样子。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一章:“在 陈大姐 面前,已经不是八九年前那个傻乎乎的光头小伙子,和那个羞答答的大髻儿小媳妇了。”茹志鹃《百合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管桦《清风店(一)》三:“怨不得老娘儿们都说你傻呼呼的缺心眼儿。”
    • 5.
      卜儿释义:⒈元 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宋 元 时“娘”字俗写成左“女”右“卜”,进而省作“卜”。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卜儿云:‘孩儿也,便好道父母在堂,不可远游也。’”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卜儿上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老身无甚事,且回后堂中去也。’”清 焦循《剧说》一:“末、旦、浄、丑之外,又有孤、倈儿、孛老、邦老、卜儿等目……《金线池》,搽旦扮卜儿;《秋胡戏妻》、《王粲登楼》,并老旦扮卜儿;《合汗衫》,浄扮卜儿;是扮卜儿者,无一定也……卜儿者,妇人之老者也。”⒉妓母的俗称。卜儿当
    • 6.
      发科释义:⒈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众僧见旦发科。”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劝跌倒科云:] 张千,我须有些瘸。[ 张千 发科云:]你何不早説与我。”⒉谓开始某种行动。《水浒传》第二一回:“阎婆 道:‘……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纔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攛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⒊科举考试应试得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少年发科,到都下会试。”《镜花缘》第七回:“莫非姪女也想发科发甲去做官?”
    • 7.
      吃了老娘洗脚水释义:亦作“喫了老娘洗脚水”。比喻中了圈套,受了骗。
    • 8.
      指腹为亲释义:旧时包办婚姻的一种。双方尚在胎中,由父母预定,如为一男一女,即成立婚约。《魏书·王宝兴传》:“初,宝兴 母及 遐 妻俱孕,浩 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亦作“指腹为婚”。宋 司马光《司马氏书仪·婚仪》:“世俗好於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婚,亦有指腹为婚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因为 李社长 与 刘 家交厚,从未生时指腹为婚。”《红楼梦》第六四回:“﹝ 张华 父﹞因与 尤老娘 前夫相好,所以将 张华 与 尤二姐 指腹为婚。”《广西壮族文学》第二编第四章:“﹝ 毛红 和 玉音 ﹞在他们
    • 9.
      掺合释义:⒈混杂。 钱治安《一次支委会》:“只好找些野菜来熬菜喝汤。有时野菜不多,就掺合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草一起下锅。”⒉犹言参与,插手。《新华月报》1953年第9期:“一个‘老娘们家家的’,少出去乱掺合去!”
    • 10.
      看生见长释义:谓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形容对一个人非常熟悉。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這孩兒本等不是我養的,他要問那剃胎頭收生的老娘,和那看生見長的一起街坊鄰舍,做證見。”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老身自幼在 龐 府,看生見長這個衙内,非是一日也呵。”元 王晔《桃花女》楔子:“他在我隔壁住,從小裏看生見長的。”
    • 11.
      科分释义:⒈向人示意的动作,行为。《水浒传》第二一回:“押司!不要使这科分!这 唐牛儿 捻泛过来,你这精贼也瞒老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李参军 平日许多枉自风标俏倬,谈笑科分,竟不知撩在 爪哇国 那里去了。”⒉犹科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鴇儿又有做生日,打差买物事,替还债,许多科分出来。”⒊科举中式之年分。《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副钦差的官虽然比正钦差小些,然而论起科分来,他入翰林比正钦差早十年,的的确确是老前辈。”
    • 12.
      綳藉释义:亦作“绷接”。 犹绷褯。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曾出的胎也波胞,你娘将你那綳藉包。”《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蔡老娘 向牀前摸了摸 李瓶儿 身上,説道:‘是时候了。’问:‘大娘预备下綳接、草纸不曾?’月娘 道:‘有。’”
    • 13.
      老娘亲释义:老母。京剧《四郎探母》:“一封战表到 东京,宋王爷 御驾亲自征,萧天佐 摆下了无名阵,天波府 邀来了老娘亲。”京剧《辕门斩子》:“听说是老娘亲来到帐外,杨延昭 下位去迎接娘来。”参见“老母”。
    • 14.
      老娘们儿释义:⒈指已婚女子:虽然我是个老娘们儿,我的见识可不比你们男人低。⒉指成年妇女(含贬义):你们老娘们儿,少管这些闲事。⒊指妻子:他老娘们儿病了。
    • 15.
      老娘家释义:中、老年妇女的自称。《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弗差个,等我先去衝头阵,掇脚水总是我老娘家晦气。”参见“老娘”。
    • 16.
      老爷们儿释义:⒈指成年男子:谁家的老爷们儿不干活,光让老娘们儿去干?⒉指丈夫(zhàng·fu):她老爷们儿在外地做买卖。
    • 17.
      说得释义:⒈说;可以说。《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道:‘小壻不好説得,但问令爱便知。’”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至于这也和其他的文艺一样,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那是不消说得的。”如:这句话说得。⒉说到。《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只是纔説得儿子回心,清浄了这几日,老娘心里好不喜欢。”
    • 18.
      退任释义:离职;卸任。 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八:“乃问一退任老内官,云尝记 宣德 间老娘娘有旨取去,但不知何在?”清 陈天华《猛回头》:“﹝ 华盛顿 ﹞把全国分为十三邦。由十三邦公举一人做大统领,四年一任,退任后与平民一样。”
    • 19.
      难爲释义:⒈使人困窘,使人为难。《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料得家乡已远,就做出嘴脸来,呼么喝六,渐渐难为他夫妻两个来了。”清 李渔《奈何天·计左》:“他要难为我,我不敢进去。”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东洋人出兵》:“总司令末叫退兵,国民党末叫镇静,不过难为仔我伲小百姓。”⒉犹糟塌。《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婆娘﹞更駡道:‘……是火,都是你烧。若是难为了柴,老娘却要计较。’”⒊多亏。多用于表示道谢。《红楼梦》第一○四回:“这倒难为二爷白跑了这几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这个圈套,难为
    • 20.
      龟儿子释义:方言。 詈词。川剧弹戏《乔老爷奇遇》第四场:“店妈:是哪一个背时砍脑壳的,在门外叫喊得这样凶?把老娘门都打烂了,是要你龟儿子赔的啊!”杨朔《铁骑兵》:“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亦省作“龟儿”。

老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年老娘倒绷孩儿释义:比喻对素所熟习之事一时失手,犯了不该有的错误。宋 魏泰《东轩笔录》卷七:“苗振 以第四人及第。既而召试馆职,一日謁 晏丞相。晏 语之曰:‘君久从吏事,必疏笔砚。今将就试,宜稍温习也。’振 率然答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綳孩子者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念秧》:“主人俛首曰:‘作老娘三十年,今日倒綳孩儿,亦復何説!’”
    • 2.
      乔家公释义:假冒的家长。《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小二在大娘家一年有餘,出入房屋,诸事托他,便做乔家公,欺负 洪三。”《水浒传》第二四回:“我当初嫁 武大 时,曾不听得説有甚么阿叔,那里走得来!‘是亲不是亲,便要做乔家公。’自是老娘晦气了,鸟撞着许多事!”
    • 3.
      人羣释义:众人;成群的人。词语出处众人;成群的人。《庄子·天道》:“帝王之德配天地。此乘天地,驰万物,而用人羣之道也。”《楚辞·远游》:“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北齐书·文苑传·颜之推》:“方幕府之事殷,谬见择於人羣。”唐 杜甫《题柏大兄弟山居屋壁》诗之二:“静应连虎穴,喧已去人羣。”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六:“光脊梁的男子,光腚的小嘎,光脚丫子的老娘们……呼拉呼拉地涌到公路上,汇成一股汹涌的人群的巨流。”
    • 4.
      傻呼呼释义:亦作“傻乎乎”。幼稚不懂事或憨厚朴实的样子。孔厥《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一章:“在 陈大姐 面前,已经不是八九年前那个傻乎乎的光头小伙子,和那个羞答答的大髻儿小媳妇了。”茹志鹃《百合花》:“不知怎么的,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小同乡。”管桦《清风店(一)》三:“怨不得老娘儿们都说你傻呼呼的缺心眼儿。”
    • 5.
      卜儿释义:⒈元 代戏曲里老娘或老妇人的俗称。宋 元 时“娘”字俗写成左“女”右“卜”,进而省作“卜”。元 无名氏《飞刀对箭》第一折:“卜儿云:‘孩儿也,便好道父母在堂,不可远游也。’”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一折:“卜儿上云:‘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老身无甚事,且回后堂中去也。’”清 焦循《剧说》一:“末、旦、浄、丑之外,又有孤、倈儿、孛老、邦老、卜儿等目……《金线池》,搽旦扮卜儿;《秋胡戏妻》、《王粲登楼》,并老旦扮卜儿;《合汗衫》,浄扮卜儿;是扮卜儿者,无一定也……卜儿者,妇人之老者也。”⒉妓母的俗称。卜儿当
    • 6.
      发科释义:⒈指传统剧演出中角色所作的滑稽动作和表情。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众僧见旦发科。”元 岳伯川《铁拐李》第四折:“[正末做劝跌倒科云:] 张千,我须有些瘸。[ 张千 发科云:]你何不早説与我。”⒉谓开始某种行动。《水浒传》第二一回:“阎婆 道:‘……老娘一双眼,却是琉璃葫芦儿一般,却纔见押司努嘴过来,叫你发科,你倒不攛掇押司来我屋里,颠倒打抹他去。’”⒊科举考试应试得中。《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少年发科,到都下会试。”《镜花缘》第七回:“莫非姪女也想发科发甲去做官?”
    • 7.
      吃了老娘洗脚水释义:亦作“喫了老娘洗脚水”。比喻中了圈套,受了骗。
    • 8.
      指腹为亲释义:旧时包办婚姻的一种。双方尚在胎中,由父母预定,如为一男一女,即成立婚约。《魏书·王宝兴传》:“初,宝兴 母及 遐 妻俱孕,浩 谓曰:‘汝等将来所生,皆我之自出,可指腹为亲。’”亦作“指腹为婚”。宋 司马光《司马氏书仪·婚仪》:“世俗好於襁褓童幼之时轻许为婚,亦有指腹为婚者。”《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因为 李社长 与 刘 家交厚,从未生时指腹为婚。”《红楼梦》第六四回:“﹝ 张华 父﹞因与 尤老娘 前夫相好,所以将 张华 与 尤二姐 指腹为婚。”《广西壮族文学》第二编第四章:“﹝ 毛红 和 玉音 ﹞在他们
    • 9.
      掺合释义:⒈混杂。 钱治安《一次支委会》:“只好找些野菜来熬菜喝汤。有时野菜不多,就掺合着一些不知名的野草一起下锅。”⒉犹言参与,插手。《新华月报》1953年第9期:“一个‘老娘们家家的’,少出去乱掺合去!”
    • 10.
      看生见长释义:谓亲眼看着某人的出生和长大。形容对一个人非常熟悉。元 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這孩兒本等不是我養的,他要問那剃胎頭收生的老娘,和那看生見長的一起街坊鄰舍,做證見。”元 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老身自幼在 龐 府,看生見長這個衙内,非是一日也呵。”元 王晔《桃花女》楔子:“他在我隔壁住,從小裏看生見長的。”
    • 11.
      科分释义:⒈向人示意的动作,行为。《水浒传》第二一回:“押司!不要使这科分!这 唐牛儿 捻泛过来,你这精贼也瞒老娘!”《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李参军 平日许多枉自风标俏倬,谈笑科分,竟不知撩在 爪哇国 那里去了。”⒉犹科派。《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二:“那鴇儿又有做生日,打差买物事,替还债,许多科分出来。”⒊科举中式之年分。《官场现形记》第十九回:“副钦差的官虽然比正钦差小些,然而论起科分来,他入翰林比正钦差早十年,的的确确是老前辈。”
    • 12.
      綳藉释义:亦作“绷接”。 犹绷褯。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曾出的胎也波胞,你娘将你那綳藉包。”《金瓶梅词话》第三十回:“蔡老娘 向牀前摸了摸 李瓶儿 身上,説道:‘是时候了。’问:‘大娘预备下綳接、草纸不曾?’月娘 道:‘有。’”
    • 13.
      老娘亲释义:老母。京剧《四郎探母》:“一封战表到 东京,宋王爷 御驾亲自征,萧天佐 摆下了无名阵,天波府 邀来了老娘亲。”京剧《辕门斩子》:“听说是老娘亲来到帐外,杨延昭 下位去迎接娘来。”参见“老母”。
    • 14.
      老娘们儿释义:⒈指已婚女子:虽然我是个老娘们儿,我的见识可不比你们男人低。⒉指成年妇女(含贬义):你们老娘们儿,少管这些闲事。⒊指妻子:他老娘们儿病了。
    • 15.
      老娘家释义:中、老年妇女的自称。《白雪遗音·玉蜻蜓·游庵》:“弗差个,等我先去衝头阵,掇脚水总是我老娘家晦气。”参见“老娘”。
    • 16.
      老爷们儿释义:⒈指成年男子:谁家的老爷们儿不干活,光让老娘们儿去干?⒉指丈夫(zhàng·fu):她老爷们儿在外地做买卖。
    • 17.
      说得释义:⒈说;可以说。《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蒋兴哥道:‘小壻不好説得,但问令爱便知。’”鲁迅《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至于这也和其他的文艺一样,要有好的内容和技术,那是不消说得的。”如:这句话说得。⒉说到。《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只是纔説得儿子回心,清浄了这几日,老娘心里好不喜欢。”
    • 18.
      退任释义:离职;卸任。 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八:“乃问一退任老内官,云尝记 宣德 间老娘娘有旨取去,但不知何在?”清 陈天华《猛回头》:“﹝ 华盛顿 ﹞把全国分为十三邦。由十三邦公举一人做大统领,四年一任,退任后与平民一样。”
    • 19.
      难爲释义:⒈使人困窘,使人为难。《古今小说·沉小霞相会出师表》:“料得家乡已远,就做出嘴脸来,呼么喝六,渐渐难为他夫妻两个来了。”清 李渔《奈何天·计左》:“他要难为我,我不敢进去。”瞿秋白《文艺杂著续辑·东洋人出兵》:“总司令末叫退兵,国民党末叫镇静,不过难为仔我伲小百姓。”⒉犹糟塌。《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那婆娘﹞更駡道:‘……是火,都是你烧。若是难为了柴,老娘却要计较。’”⒊多亏。多用于表示道谢。《红楼梦》第一○四回:“这倒难为二爷白跑了这几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这个圈套,难为
    • 20.
      龟儿子释义:方言。 詈词。川剧弹戏《乔老爷奇遇》第四场:“店妈:是哪一个背时砍脑壳的,在门外叫喊得这样凶?把老娘门都打烂了,是要你龟儿子赔的啊!”杨朔《铁骑兵》:“嘴里骂道:‘龟儿子!咱们闯到什么地方了?’”亦省作“龟儿”。

老娘造句

1.我和你又不熟,干嘛老是欺负我,要是把我弄痛了,老娘明天就叫兄弟们来诅咒你。

2.去你那的。老娘再也不管你了。

3.老娘除了没你那么不要脸还有什么,你还有什么可得瑟的。

4.老娘的烈焰红唇。

5.老娘自然卷怎样,比起你的锅盖是不是好太多了呢。

6.他满口仁义道德,却虐待他年过八旬的老娘,真是个衣冠禽兽。

老娘(laon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老娘是什么意思 老娘读音 怎么读 老娘,拼音是lǎo niang,老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老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