讼事 [sòng shì]
1. 诉讼之事,讼案。
讼事 引证解释
⒈ 诉讼之事,讼案。
引明 海瑞 《赠定安博莫君署澄邑事膺保荐序》:“夫 澄,讼事独多於他方,无实之词最小民之情所难平者。”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便民房者,乃为讼事之人而设也。”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〇八回:“这边的讼事消息,一天紧似一天。”
国语词典
讼事 [sòng shì]
⒈ 诉讼案件。
近官司
讼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投词释义:指详叙诉讼事由的状子。
- 2.
曶鼎释义:西周 中期青铜器。 高二尺,围四尺,深九寸,款足作牛首形。原器已亡,今仅存铭文四百零三字。记 周王 对 曶 的策命,曶 与其他贵族进行奴隶交易和诉讼事。见 清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
- 3.
朱销释义:⒈勾销。 因勾销多用朱笔,故称。《元典章·刑部十七·听讼》:“系囚听讼事理,当该官司,自始初勾问,及中间施行,至末后归结,另置簿朱销。”⒉用朱笔注销。《元典章·吏部八·案牍》:“照得诸司应行事务,例置硃销文簿日逐销坿,廉访司上下半年照刷了毕。其硃销文簿,所在官司无凭照勘。”
- 4.
民讼释义:民众的诉讼事宜。
- 5.
烦诉释义:繁杂的讼事。
- 6.
片言折狱释义: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 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 7.
狱讼释义:⒈讼事;讼案。 ⒉诉讼。⒊指诉讼者。
- 8.
盗讼释义:有关抢劫或偷窃的讼事。宋 欧阳修《辞宣徽使判太原府札子》:“臣自至 青州,忽已踰岁,适值年时丰稔,盗讼稀少,足以偷安窃禄。”宋 欧阳修《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凡其为治,以听断盗讼为能否尔。”
- 9.
简讼释义:谓使刑狱讼事减少。
- 10.
见官释义:谓因讼事而上公堂。
- 11.
讼事释义:诉讼之事,讼案。明 海瑞《赠定安博莫君署澄邑事膺保荐序》:“夫 澄,讼事独多於他方,无实之词最小民之情所难平者。”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设便民房》:“便民房者,乃为讼事之人而设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这边的讼事消息,一天紧似一天。”
- 12.
讼曹释义:古代管理讼事的官署。
- 13.
都士释义:⒈《周礼》官名。 掌理都家狱讼事。《周礼·秋官·序官》:“都士:中士二人,下士四人。”郑玄 注:“都家之士,主治都家吏民之狱讼以告方士者也。”孙诒让 正义:“都士主治大都、小都、王子弟、公卿采地之狱讼。”⒉京都或大城市的人。汉 桓宽《盐铁论·国疾》:“世人有言:鄙儒不如都士。”马非百 简注:“都,都城或大城市。意思是説乡里人比不上都城或大城市的人文明,有见识。”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尊男、卑女,贵人、贱狙,华族、寒门,别若鸟鱼,蛮獠、都士,絶出智愚,灿然列级,天渊之殊。”
- 14.
骡夫释义:⒈赶骡子的人。⒉旧时富豪为讼事而豢养在家的打手。
- 15.
鼠雀释义:⒈鼠与雀。 ⒉指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