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 [sī lǐ lán kǎ]
1. 南亚岛国。旧名“锡兰”。在印度洋上。面积6.56万平方千米。人口1789万(1993年)。首都科伦坡。平原为主。大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种植园经济发达,茶叶、橡胶和椰子为三大出口作物。世界主要茶叶出口国之一。
斯里兰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僧伽罗人释义: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约1181万人(1985年)。讲僧伽罗语,信小乘佛教。种姓制度不很严格。主要从事农业。
- 2.
僧伽释义:⒈梵语的译音。意为大众。原指出家佛教徒四人以上组成的团体,后单个和尚也称“僧伽”。简称为僧。⒉梵语。狮子。⒊国名。指今斯里兰卡。旧称狮子国。⒋人名。为西域名僧,俗姓何,龙朔初入唐,於泗州建寺,后居荐福寺。世称其为观音大士化身。⒌借指观音大士或其塑像。
- 3.
南亚释义:指亚洲南部地区。包括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锡金、马尔代夫。
- 4.
卢比释义: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国的本位货币。[英rupee]
- 5.
印度释义:全称印度共和国。位于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西北邻巴基斯坦,北邻中国、尼泊尔、锡金、不丹,东北邻孟加拉国、缅甸,东南临孟加拉湾,南与印度洋中的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相望,西南临阿拉伯海。是世界上的文明古国之一。
- 6.
尼格罗人种释义:世界三大人种之一,体质特征是皮肤黑,嘴唇厚,鼻子扁宽,头发鬈曲,主要分布在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等地。也叫黑种、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罗,英Negro]
- 7.
师子释义:⒈狮子。亦称狻麑。《汉书·西域传上·乌弋山离国》:“乌戈 地暑热莽平……而有桃拔、师子、犀牛。”唐 元稹《和李校书·西凉伎》:“师子摇光毛彩竖,胡姬醉舞筋骨柔。”章炳麟《汉土始知欧洲各国略说》:“开元 七年,因 吐火罗 大酋献师子、羚羊。”⒉佛家用以喻佛,指其无畏,法力无边。前蜀 贯休《寄大愿和尚》诗:“自怜亦是师子子,未逾三载能嚬呻。”参见“师子吼”。⒊指古 师子国,即今 斯里兰卡。《南史·宋纪中·文帝》:“倭、百济、呵罗单、林邑、呵罗他、师子 等国并遣使朝贡。”《新唐书·西域传下·师子》:“师子 居
- 8.
棕色人种释义:即澳大利亚人种。大洋洲及其附近地区的原有居民群体。体质特征:肤色棕黑或浅棕,发型呈波状﹑卷曲状,也有直状,发色黑;眼色黑褐;唇形为厚唇或中等唇;眼裂较大;鼻较宽。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利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斯里兰卡﹑印度南部等地。
- 9.
棱伽山释义:山名。 在古 师子国(今 斯里兰卡)东南隅。相传 释迦牟尼 佛曾在此山说经。也称 楞伽山。
- 10.
楞伽释义:⒈亦作“楞迦”。山名。梵文音译。在古师子国(今斯里兰卡)境。相传佛在此山说经。⒉指《楞伽经》。梵名。有四种汉文译本,今存三种。此经提出五法、三性、八识等大乘教义,后人在诗文中常有征引。
- 11.
泰米尔语释义:印度南部马德拉斯邦和斯里兰卡北部和东部的达罗毗荼语言。
- 12.
私诃条国释义:亦作“私訶国”。古国名。梵语或巴利语音译,今 斯里兰卡。
- 13.
科伦坡释义:斯里兰卡首都。位于该国西部沿海。人口62万(1990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最大海港。有迷人的热带风光和海滨浴场。
- 14.
西洋释义:⒈指欧美各国:西洋风俗。西洋文学。⒉古代指马来群岛、马来半岛、印度、斯里兰卡、阿拉伯半岛、东非等地:郑和下西洋。
- 15.
韦陀释义:⒈梵语Veda的音译。 意为“知识”。古印度婆罗门所传经典名。参见“吠陀”。⒉Vedda的音译。通译维达,斯里兰卡的一种原始民族。⒊同“韦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