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同出 同出的意思
tóngchū

同出

简体同出
繁体
拼音tóng chū
注音ㄊㄨㄥˊ ㄔㄨ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óng tòng,(1) 一样,没有差异;相同。同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同侪(同辈)。同庚(同岁)。同年。同胞。同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同仁(同人)。同仇敌忾。同工异曲。同室操戈。情同手足。(2) 共,在一起(从事)。【组词】:共同。同学。同步。殊途同归。同舟共济。(3) 和,跟。【组词】:同流合污。(4) 姓。 ◎ 〔胡同〕见“胡”。

chū,(1) 从里面到外面。【组词】:出访。初出茅庐。出笼。(2) 往外拿,支付。【组词】:出力。出钱。出谋画策。入不敷出。(3) 离开。【组词】:出发。出轨。出嫁。(4) 产生,生长。【组词】:出产。出品。出人才。(5) 发生。【组词】:出事。(6) 显露。【组词】:出现。出名。(7) 超过。【组词】: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8) 来到。【组词】:出席。出勤。(9) 引文、典故来源于某处。【例句】:出处(chù)。语出《孟子》。(10) 显得量多。【组词】:这米出饭。(11) 放在动词后,表示趋向或效果。【组词】:提出问题。(12) 传(chuán)奇中的一回,戏曲的一个独立剧目。

基本含义

同出指的是同一个来源或同一家庭出身。

同出的意思

同出 [tóng chū]

1. 谓出处相同。

2. 谓同父所生。

4. 俱已出嫁。

同出 引证解释

⒈ 谓出处相同。

《老子》:“两者同出,异名同胃(谓)。”
王弼 注:“同出者,同出於玄也。”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然此与 李庆子 遇狐叟事,大旨相类,不应俗人雅魅,迭见一时,又同出於 山 左。”

⒉ 谓同父所生。

《国语·晋语四》:“同出九人,唯 重耳 在。”
韦昭 注:“同出,同生。”

⒊ 俱已出嫁。

《尔雅·释亲》:“妻之姊妹,同出为姨。”
郭璞 注:“同出,谓俱已嫁。”


同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同释义:表示同时同地(做某件事):一同出发。一同欢度新年。
    • 2.
      一源三歧释义:中医学名词。指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然后分三条经脉循行。
    • 3.
      一理释义:⒈同一准则。《吕氏春秋·审分》:“夫治身与治国,一理之术也。”高诱 注:“身治则国治,故曰一理之术也。”《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然则八代之制,几可以一理贯。”刘良 注:“一理谓合典则也。”《二程遗书》卷十八:“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明 胡居仁《居业录·心性》:“天地人物,分虽不同,同此一理。”⒉一个道理。南朝 梁 刘孝标《辨命论》:“非可以一理徵,非可以一途验。”宋 真德秀《问格物致知》:“万物各具一理,万理同出一原。”《宣和遗事》前集:“看破治乱两途,不出阴阳一理。”⒊
    • 4.
      万流归宗释义:众多的溪流都归往同一河道,喻各种不同形态事物最终会变为同样的结果,殊途同归,同出一源。
    • 5.
      产舍释义:犹产房。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其母偕出”晋 杜预 注:“出之产舍。”杨伯峻 注:“据《礼记·内则》,古代贵族妇人将生子,出居於侧室。侧室又谓之产舍,《大戴礼·保傅篇》谓之宴室。此同出居产舍也。”
    • 6.
      分物释义:⒈谓天子分赐之物。《左传·定公四年》:“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⒉谓不同的事物。《淮南子·诠言训》:“同出於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羣分。”
    • 7.
      劝説释义:劝人从事某事或使其对某事表示同意。《汉书·疏广传》:“宜从丈人所,劝説君买田宅。”宋 吴淑《江淮异人录·司马郊》:“郊 怒以物击小儿,中面流血。巡人执 郊 送於虞侯。虞侯素知其名,方善劝説之。”冰心《寂寞》:“婶婶只懒懒的,禁不住妹妹和 小小 的撺掇劝说,只得随同出去。”
    • 8.
      十指有长短释义:⒈十个手指长短不一。形容其作用灵巧。⒉十个手指长短不一。比喻同出的子女各不相同。
    • 9.
      合玉释义:犹合璧。谓日月同出。
    • 10.
      合见释义:谓一同出现,同时出现。
    • 11.
      同力释义:⒈力量相等。 《书·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孔 传:“力钧则有德者胜。”⒉同事功。《吕氏春秋·应同》:“王者同义,霸者同力。”毕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⒊齐心协力;共同出力。《管子·重令》:“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公羊传·僖公五年》:“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何休 注:“言灭者臣子与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辞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羣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唐 罗隐《筹笔驿》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明 李贽《又与周友山书》:“我
    • 12.
      同进同出释义:一同进去一同出去,形容关心很好,很密切,形影不离。
    • 13.
      大荔人释义:我国近年发现的旧石器时代的早期智人化石。发现于 陕西省 大荔县 解放村 附近的 洛河 第三阶地砂砾层中。1978年1980年两次发掘。同出的有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时代为中更新世末期,大约距今10余万年。
    • 14.
      娣姒释义:⒈古代同夫诸妾互称,年长的为姒,年幼的为娣。《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生为姒,后生为娣。”郭璞 注:“同出,谓俱嫁事一夫。”郝懿行 义疏:“娣姒即众妾相谓之词,不关嫡夫人在内。”⒉妯娌。兄妻为姒,弟妻为娣。《尔雅·释亲》:“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郭璞 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钟 郝 为娣姒,雅相亲重,钟 不以贵陵 郝,郝 亦不以贱下 钟。”《南齐书·皇后传·武穆裴皇后》:“后少与 豫章王 妃 庾氏 为娣姒,庾氏 勤女工,奉事 太祖、昭后 恭
    • 15.
      守选释义:等候选用。 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其下州县之吏,一月所得,多者钱八九千,少者四五千,以守选、待除、守闕通之,盖六七年而得三年之禄,计一月所得,乃实不能四五千,少者乃实不能及三四千而已。”《宋史·选举志一》:“旧制,及第即命以官。上初復廷试,赐出身者亦免选,於是策名之士尤众,虽艺不及格,悉赐同出身。迺詔有司,凡赐同出身者并令守选,循用常调,以示甄别。”
    • 16.
      师门释义:⒈师傅的家门半年不入师门。⒉科举时代考取进士的人称考官为师门,后来泛指老师同出师门。
    • 17.
      并事释义:谓同出夫役。
    • 18.
      旁系血亲释义:直系血亲以外,在血缘上同出一源的亲属。兄弟姊妹之间,表兄弟姊妹之间,自己与伯叔、姑母、舅父、姨母之间等,都是旁系血亲。
    • 19.
      旁系亲属释义: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统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 如兄、弟、姐、妹、伯父、叔父、伯母、婶母等。
    • 20.
      柳琴戏释义:戏曲剧种之一。俗称“拉魂腔”。流行于 江苏 北部、山东 南部。从民间歌舞“花鼓”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多年历史。据传与 安徽 的泗州戏同出一源。

同出(tongc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同出是什么意思 同出读音 怎么读 同出,拼音是tóng chū,同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同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