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五斗 五斗的意思
dǒu

五斗

简体五斗
繁体五鬥
拼音wǔ dǒu
注音ㄨˇ ㄉㄡ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ǔ,(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组词】: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dòu dǒu,(1)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例句】:斗酒只鸡(经常用作招待客人的简单酒食,家常便饭)。(2) 量粮食的器具。【例句】:斗筲之人(形容人器量狭小,见识短浅)。(3) 形容事物之大。【组词】:斗胆。(4) 形容事物之小。【组词】:斗室。(5) 像斗的东西。【组词】:斗车。斗笠。斗篷。熨斗。(6)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亦泛指星。【组词】:南斗。气冲斗牛(怒气冲天)。(7) 圆形的指纹。【组词】:斗箕。斗纹。(8) 古同“陡”,高耸的样子。(9) 〔斗拱〕(枓栱)拱是建筑上弧形承重结构,斗是垫拱的方木块,合称斗拱。(10) 古同“陡”,突然。(1) 对打。【组词】:斗殴。战斗。(2) 比赛胜负,争胜。【组词】:斗力。斗劲。斗智。斗志昂扬。(3) 使动物之间互争高下。【组词】:斗牛。斗蟋蟀。(4) 拼合,对准,凑近。【组词】:斗眼。(5) 古同“逗”,逗引。

基本含义

五斗是一个古代的计量单位,指的是五斗米,用来形容人吃得很多、贪吃。

五斗的意思

五斗 [wǔ dǒu]

1. 见“五斗米”。即五星。

五斗 引证解释

⒈ 见“五斗米”。

⒉ 即五星。参见“五星”。

《黄庭内景经·若得》:“三真扶胥共房津,五斗焕明是七元。”
梁丘子 注:“五斗,五星;七元,北斗也。”


五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牀释义:⒈指一件卧具或坐具。《礼记·丧大记》:“设牀襢第,有枕含一牀,袭一牀,迁尸于堂又一牀,皆有枕席,君大夫士一也。”宋 陆游《北窗》诗:“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牀。”明 锺恮《初秋在圣修中孚斋中》诗:“新秋十日易为凉,风遍閒楼只一牀。”⒉古代税制。北齐 时,夫妇二人合称一床,每岁课垦租二石,义租五斗,调绢一匹,绵八两。未娶妻的男丁,课半床。隋 制亦以丁男夫妇为一床。参阅《通典·食货五》。⒊比喻地方狭小。亦指狭小之地。南朝 梁武帝《责贺琛勅》:“至於居处,不过一牀之地;雕饰之物,不入於宫,此亦人所共知。”唐 杜
    • 2.
      万斛释义: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 3.
      三张释义:⒈指 汉 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 张陵、张衡、张鲁。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 张陵、张鲁、张角。宋 马永易《实宾录》卷三:“后汉 顺帝 时,张陵 客游 蜀 土,敛租税米,谋为乱阶,时被蛇吞。其后 陵 孙 张鲁 行其祖术,后於 汉中 自称师君。祸乱方起,为 曹公 所灭。又 中平 元年,鉅鹿 张角 自称黄天部师,有三十六将,皆着黄巾,众至十万,何进 将兵灭之。珠林号为三 张。”⒉西晋 文学家 张载 与弟 张协、张亢 的合称。《晋书·张亢传》:“亢 字 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
    • 4.
      三杯通大道释义:谓饮酒通向超脱之道。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二:“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清 查慎行 《谢院长惠西洋蒲桃酒》诗:“直可三杯通大道,谁教五斗博 西凉 。”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巧对补录》:“譙楼上,冬冬冬,鏗鏗鏗,三更三点,正合三杯通大道;草堂前,汝汝汝,我我我,一人一盏,但愿一醉解千愁。”
    • 5.
      不为五斗米折腰释义:不能因为这区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 主要是赞扬有骨气,不趋炎附势 ·品格高尚的人。
    • 6.
      为五斗米折腰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 7.
      义米释义:⒈东汉 末天师道首领 张鲁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 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 参见“义舍”。⒉晋武帝 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⒊谓备荒救灾之米。《宋史·理宗纪四》:“湖北 诸郡,去年旱潦饥疫,令 江陵、常、澧、岳、寿 诸州,发义仓米振糶。”《宋史·食货志上》:“诸路已糶义米价钱,州郡以低价抑令上户补糴,正税逃阁,义米用亏。”
    • 8.
      二十四治释义: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 四川 省内。首治为 阳平 治。诸治由 张道陵 及其子孙担任首领(称都功)。见《蜀中广记》卷七一。
    • 9.
      五斗释义:⒈见“五斗米”。⒉即五星。
    • 10.
      五斗折腰释义: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 11.
      五斗米释义:⒈指五斗米道。清 龚自珍《非五行传》:“王莽 不闻 张角、张鲁、五斗米、三里雾。”⒉《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宋 王安石《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亦省作“五斗”。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学徒窥于数仞。”清 唐孙华《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诗:“辞官归养母,耻折五斗腰。”
    • 12.
      五斗米师释义:推行五斗米道的传道师。
    • 13.
      五斗米道释义:也叫天师道。 道教各派中创立最早的一派(即正一道)。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道教徒尊称创立者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
    • 14.
      会钱释义:指加入摇会等组织的成员按期平均交纳的款项。 《新唐书·循吏传·韦宙》:“贫民无牛以力耕,宙 为置社,二十家月会钱若干,探名得者先市牛,以是为準,久之,牛不乏。”叶圣陶《四三集·多收了三五斗》:“逃荒去,债也赖了,会钱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
    • 15.
      元亮释义: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 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 16.
      函活释义:《诗·周颂·载芟》:“播厥百穀,实函斯活。 ”孔颖达 疏:“函者,容藏之义,故转为含,犹人口含之也。活者,生活,故为生,言种子内含生气,种之必生也。”后以“函活”指秧苗成活。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稻灾》:“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
    • 17.
      吃辛吃苦释义:忍受辛苦。《何典》第一回:“我们夫妻两个,一钱弗使,两钱弗用,吃辛吃苦,做下这点牢人家。”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我们吃辛吃苦,赔重利钱借债,种了出来。”洪深《香稻米》第一幕:“年年吃辛吃苦,好容易今年多收了几担!”
    • 18.
      四斗五方释义:形容旗帜大,有四五斗方。
    • 19.
      四筵释义:四席,四座。借指四周座位上的人。南朝 宋 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四筵霑芳醴,中堂起丝桐。”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 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宋 范成大《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诗:“四筵都为丰年醉,録事何须校酒筹。”
    • 20.
      天师道释义:即“五斗米道”

五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牀释义:⒈指一件卧具或坐具。《礼记·丧大记》:“设牀襢第,有枕含一牀,袭一牀,迁尸于堂又一牀,皆有枕席,君大夫士一也。”宋 陆游《北窗》诗:“玉麈消长日,风漪可一牀。”明 锺恮《初秋在圣修中孚斋中》诗:“新秋十日易为凉,风遍閒楼只一牀。”⒉古代税制。北齐 时,夫妇二人合称一床,每岁课垦租二石,义租五斗,调绢一匹,绵八两。未娶妻的男丁,课半床。隋 制亦以丁男夫妇为一床。参阅《通典·食货五》。⒊比喻地方狭小。亦指狭小之地。南朝 梁武帝《责贺琛勅》:“至於居处,不过一牀之地;雕饰之物,不入於宫,此亦人所共知。”唐 杜
    • 2.
      万斛释义:极言容量之多。古代以十斗为一斛, 南宋 末年改为五斗。 唐 杜甫 《夔州歌》之七:“ 蜀 麻 吴 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 明 沉采 《千金记·省女》:“正是胸中万斛愁难遣,付与残花逐水流。” 清 恽敬 《新喻罗坊漕仓记》:“春、夏、秋三时,得雨涨,发万斛之舟,随流东下。” 郭沫若 《落叶》第二九信:“我对着你这近在咫尺而又远在天涯的哥哥,时而又感受着无限的哀愁,万斛的热泪无端地从眼中涌出。”
    • 3.
      三张释义:⒈指 汉 末五斗米道的三个首领 张陵、张衡、张鲁。三人之名见《三国志·魏志·张鲁传》。或谓指 张陵、张鲁、张角。宋 马永易《实宾录》卷三:“后汉 顺帝 时,张陵 客游 蜀 土,敛租税米,谋为乱阶,时被蛇吞。其后 陵 孙 张鲁 行其祖术,后於 汉中 自称师君。祸乱方起,为 曹公 所灭。又 中平 元年,鉅鹿 张角 自称黄天部师,有三十六将,皆着黄巾,众至十万,何进 将兵灭之。珠林号为三 张。”⒉西晋 文学家 张载 与弟 张协、张亢 的合称。《晋书·张亢传》:“亢 字 季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属缀,又解音乐伎术
    • 4.
      三杯通大道释义:谓饮酒通向超脱之道。唐 李白 《月下独酌》诗之二:“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清 查慎行 《谢院长惠西洋蒲桃酒》诗:“直可三杯通大道,谁教五斗博 西凉 。” 清 梁章鉅 《浪迹丛谈·巧对补录》:“譙楼上,冬冬冬,鏗鏗鏗,三更三点,正合三杯通大道;草堂前,汝汝汝,我我我,一人一盏,但愿一醉解千愁。”
    • 5.
      不为五斗米折腰释义:不能因为这区区五斗米而向这个乡里小人折腰。 主要是赞扬有骨气,不趋炎附势 ·品格高尚的人。
    • 6.
      为五斗米折腰释义: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 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弯腰行礼。比喻没有骨气。
    • 7.
      义米释义:⒈东汉 末天师道首领 张鲁 于 初平 二年(公元191年)率徒众攻取 汉中,在各地设义舍,置义米、义肉,过路者量腹取足。 参见“义舍”。⒉晋武帝 时规定边远的少数民族居民不课田,每户交米三斛,再远的交五斗,名为“义米”。见《晋书·食货志》。⒊谓备荒救灾之米。《宋史·理宗纪四》:“湖北 诸郡,去年旱潦饥疫,令 江陵、常、澧、岳、寿 诸州,发义仓米振糶。”《宋史·食货志上》:“诸路已糶义米价钱,州郡以低价抑令上户补糴,正税逃阁,义米用亏。”
    • 8.
      二十四治释义:五斗米道的二十四个传教点,多在 四川 省内。首治为 阳平 治。诸治由 张道陵 及其子孙担任首领(称都功)。见《蜀中广记》卷七一。
    • 9.
      五斗释义:⒈见“五斗米”。⒉即五星。
    • 10.
      五斗折腰释义: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 11.
      五斗米释义:⒈指五斗米道。清 龚自珍《非五行传》:“王莽 不闻 张角、张鲁、五斗米、三里雾。”⒉《晋书·隐逸传·陶潜》:“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 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 二年,解印去县。”后用以指微薄的官俸。唐 韩翃《家兄自山南罢归献诗叙事》诗:“初辞五斗米,唯奉一囊钱。”宋 王安石《寄丁中允》诗:“顾惜五斗米,无辜自拘囚。”亦省作“五斗”。宋 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入官未免于五斗,探学徒窥于数仞。”清 唐孙华《同年沉昭嗣明府谈杭州西谿之胜》诗:“辞官归养母,耻折五斗腰。”
    • 12.
      五斗米师释义:推行五斗米道的传道师。
    • 13.
      五斗米道释义:也叫天师道。 道教各派中创立最早的一派(即正一道)。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道教徒尊称创立者张道陵为天师,故又名天师道。
    • 14.
      会钱释义:指加入摇会等组织的成员按期平均交纳的款项。 《新唐书·循吏传·韦宙》:“贫民无牛以力耕,宙 为置社,二十家月会钱若干,探名得者先市牛,以是为準,久之,牛不乏。”叶圣陶《四三集·多收了三五斗》:“逃荒去,债也赖了,会钱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们一块儿去!”
    • 15.
      元亮释义:晋 诗人 陶潜 字 元亮,曾任 彭泽 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归隐。 后常用为隐居不仕的典实。
    • 16.
      函活释义:《诗·周颂·载芟》:“播厥百穀,实函斯活。 ”孔颖达 疏:“函者,容藏之义,故转为含,犹人口含之也。活者,生活,故为生,言种子内含生气,种之必生也。”后以“函活”指秧苗成活。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稻灾》:“凡苗自函活以至颖栗,早者食水三斗,晚者食水五斗,失水即枯。”
    • 17.
      吃辛吃苦释义:忍受辛苦。《何典》第一回:“我们夫妻两个,一钱弗使,两钱弗用,吃辛吃苦,做下这点牢人家。”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我们吃辛吃苦,赔重利钱借债,种了出来。”洪深《香稻米》第一幕:“年年吃辛吃苦,好容易今年多收了几担!”
    • 18.
      四斗五方释义:形容旗帜大,有四五斗方。
    • 19.
      四筵释义:四席,四座。借指四周座位上的人。南朝 宋 谢瞻《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四筵霑芳醴,中堂起丝桐。”唐 杜甫《饮中八仙歌》:“焦遂 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宋 范成大《十二月二十四日西楼观雪》诗:“四筵都为丰年醉,録事何须校酒筹。”
    • 20.
      天师道释义:即“五斗米道”

五斗造句

1.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性格,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一脉相通。

2.陶渊明一生安贫乐道,不愿为五斗米折腰。

3.陶渊明不肯为五斗米而摧眉折腰。

4.陶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真值得我们学习。

5.陶渊明的坚守是宁可饿死路边,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wud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五斗是什么意思 五斗读音 怎么读 五斗,拼音是wǔ dǒu,五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五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