遴柬 [lín jiǎn]
1. 亦作“遴拣”。亦作“遴简”。
3. 方言。犹艰难。
遴柬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遴拣”。亦作“遴简”。方言。犹艰难。
引章炳麟 《新方言·释言》:“遴柬迭韵,犹连蹇耳。今 江 南 浙 西多谓遴柬,遴转如练。”
⒉ 亦作“遴拣”。亦作“遴简”。
引《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
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许慎 云:‘遴,难行也。’柬,古简字也。简,少也。言今难行封,则得继絶者少。”
后以“遴柬”谓挑选。 唐 李德裕 《赠右卫将军李安静制》:“近者,深戒有司,下令遴拣,惟尔苗裔,靡有孑遗。”
《新唐书·魏玄同传》:“故当衰弊之乏,则磨策朽钝以驭之;太平多士,则遴柬髦俊而使之。”
宋 曹勋 《念奴娇·送李士举》词:“眷倚 江 南,澄清一道,遴柬惟公得。”
宋 曾肇 《谢校勘启》:“凡预详延,毕归遴拣。”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禁兵﹞其老疾者,俟秋冬遴简将臣,令悉蒐去之。”
清 徐士銮 《宋艳·傅会》:“少年子争登其门,不惜金帛。 盈盈 遴简嘉耦,乃许一笑。”
国语词典
遴柬 [lín jiǎn]
⒈ 选任人才。
引《新唐书·卷一一七·魏玄同传》:「太平多士,则遴柬髦俊而使之。」
遴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吝简释义:遴柬。谓吝啬。《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元年》:“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徒设虚言,则厚德掩息,吝简布章,非所以示化劝后也。”胡三省 注:“吝,靳也。简,略也。”按,《汉书·高帝高后文功臣表序》作“遴柬”。颜师古 注:“晋灼 曰:‘柬,古简字。简,少也。言今难行封,则得继絶者少。’遴读与吝同。”王先谦 补注:“遴柬即吝嗇简略之谓。”
- 2.
掩息释义:⒈受遮蔽而不彰明。《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⒉止息;休息。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纔莠蔑闻,攘争掩息。”元 袁桷《昌上人游京师》诗之三:“掩息端如鸡抱子,爱闲屡见竹生孙。”
- 3.
虚亡释义:⒈无故而灭亡。 《管子·七臣七主》:“法令非虚乱也,国家非虚亡也。”《史记·秦始皇本纪》:“﹝ 胡亥 ﹞诛 斯、去疾,任用 赵高。痛哉言乎!人头畜鸣。不威不伐恶,不篤不虚亡。”张守节 正义:“言 胡亥 藉帝王之威器,残酷暴虐滋己恶,恶既深篤,以至灭亡,岂其虚哉。”⒉虚无。《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圣朝怜閔,詔求其后,四方忻忻,靡不归心。出入数年而不省察,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⒊指高空,太空。亦指太空之气。《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然后扬节而上浮,陵惊风,
- 4.
诏求释义:皇帝下令征求。 唐 柳宗元《南岳云峰和尚塔铭》:“故时推人师,则专其首;詔求教宗,则冠其位。”宋 刘攽《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常以德选,乃充詔求,夫何妄庸,輒当遴柬。”清 叶廷琯《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宋 淳祐 六年丙午元旦,日蚀,詔求中外直言。”
- 5.
遴拣释义:见“遴柬”。
- 6.
遴柬释义:⒈亦作“遴拣”。 亦作“遴简”。方言。犹艰难。章炳麟《新方言·释言》:“遴柬迭韵,犹连蹇耳。今 江 南 浙 西多谓遴柬,遴转如练。”⒉亦作“遴拣”。亦作“遴简”。《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恐议者不思大义,设言虚亡,则厚德掩息,遴柬布章,非所以视化劝后也。”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许慎 云:‘遴,难行也。’柬,古简字也。简,少也。言今难行封,则得继絶者少。”后以“遴柬”谓挑选。唐 李德裕《赠右卫将军李安静制》:“近者,深戒有司,下令遴拣,惟尔苗裔,靡有孑遗。”《新唐书·魏玄同传》:“故当衰弊之乏,则
- 7.
遴简释义:见“遴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