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戊己校尉 戊己校尉的意思
xiàowèi

戊己校尉

简体戊己校尉
繁体
拼音wù jǐ xiào wèi
注音ㄨˋ ㄐㄧˇ ㄒㄧㄠˋ ㄨㄟ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ù, ◎ 天干的第五位,用作顺序第五的代称。

jǐ,(1) 对别人称本身。【组词】:自己。知己。反求诸己。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 天干的第六位,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

xiào jiào,(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组词】:校园。校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例句】: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1) 比较。【组词】:校场。(2) 查对、订正。【组词】:校勘。校订。校对。

wèi yù,(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组词】:县尉。都尉。卫尉。太尉。(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组词】:尉官。少尉。上尉。(3) 〔尉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4) 姓。(1) 〔尉迟〕复姓。(2) 〔尉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基本含义

指智勇双全的军官,也用来形容能力出众的人。

戊己校尉的意思

戊己校尉 [wù jǐ xiào wèi]

1. 汉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务。

戊己校尉 引证解释

⒈ 汉 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务。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戊己校尉, 元帝 初元 元年置。”
颜师古 注:“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也。有戊校尉,有己校尉。一说戊己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亦处 西域 之中抚诸国也。”
《汉书·西域传上·康居国》:“都护 甘延寿 、副校尉 陈汤 发戊己校尉 西域 诸国兵至 康居,诛灭 郅支单于。”
亦省称“戊己”。 《梁书·诸夷传·西北诸戎》:“晋氏 平 吴 以后,少获寧息,徒置戊己之官,诸国亦未宾从也。”
唐 杨炯 《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车师 旧国,俯枕前廷;戊己遗墟,斜连后壁。”


戊己校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戊己释义:⒈指一旬中的戊日和己日。 ⒉古以十干配五方,戊己属中央,于五行属土,因以“戊己”代称土。⒊见“戊己校尉”。
    • 2.
      戊己校尉释义:汉 代官名。掌管西域屯田事务。《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戊己校尉,元帝 初元 元年置。”颜师古 注:“甲乙丙丁庚辛壬癸皆有正位,唯戊己寄治耳。今所置校尉亦无常居,故取戊己为名也。有戊校尉,有己校尉。一说戊己居中,镇覆四方,今所置校尉亦处 西域 之中抚诸国也。”《汉书·西域传上·康居国》:“都护 甘延寿、副校尉 陈汤 发戊己校尉 西域 诸国兵至 康居,诛灭 郅支单于。”亦省称“戊己”。《梁书·诸夷传·西北诸戎》:“晋氏 平 吴 以后,少获寧息,徒置戊己之官,诸国亦未宾从也。”唐 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
    • 3.
      胁略释义:虏掠;胁从。 《汉书·匈奴传下》:“良 等尽胁略戊己校尉吏士男女二千餘人入 匈奴。”《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其见胁略及亡命者,皆赦其罪。”《宋书·五行志一》:“利成郡 兵 蔡方 等杀太守 徐质,据郡反,多所胁略,并聚亡命。”《资治通鉴·魏高贵乡公甘露三年》:“其 淮南 将士吏民为 诞 所胁略者,皆赦之。”
    • 4.
      蛮夷邸释义:古代供来朝邻族、邻国的使者所住的馆舍。《汉书·元帝纪》:“﹝ 建昭 三年﹞秋,使护 西域 骑都尉 甘延寿、副校尉 陈汤 撟发戊己校尉屯田吏士及 西域 胡 兵攻 郅支单于。冬,斩其首,传诣京师,悬蛮夷邸门。”颜师古 注:“蛮夷邸,若今鸿臚客馆。”《后汉书·西域传·焉耆》:“遂斩 焉耆、尉黎 二王首,传送京师,悬蛮夷邸。”《三辅黄图》卷六:“蛮夷邸,在 长安 城内 藁街。”亦省称“蛮邸”。唐 常衮《贺白鼠表》:“方委贡於蛮邸,遂呈祥於甸邑。”宋 郭若虚《图书见闻志·谢元深》:“卉服鸟章,俱集蛮邸。”
    • 5.
      车师释义:⒈车战部队。 《明史·太祖纪一》:“石抹宜孙 遣将率车师由 松溪 来援,太祖 曰:‘道陿,车战适取败耳。’”⒉古 西域 国名。汉宣帝 时,分其地为 车师 前后两部等,后皆属 西域 都护。车师前部 治 交河城,后部 治 务涂谷。汉 设戊己校尉屯田 车师前王庭。《汉书·匈奴传上》:“其明年,匈奴 怨诸国共击 车师,遣左右大将各万餘骑屯田右地,欲以侵迫 乌孙、西域。”南朝 梁 江淹《遂古篇》:“车师、月支,种类繁兮。”唐 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车师 旧国,俯枕前庭;戊己遗墟,斜连后壁。”参阅《汉书·西
戊己校尉是什么意思 戊己校尉读音 怎么读 戊己校尉,拼音是wù jǐ xiào wèi,戊己校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戊己校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