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子 [lái zǐ]
1. 即老莱子。春秋时楚隐士,世传有老莱子戏彩娱亲的故事。
3. 即耒子。古钱币名。
莱子 引证解释
⒈ 即 老莱子。春秋 时 楚 隐士,世传有 老莱子 戏綵娱亲的故事。参见“莱衣”。
引前蜀 贯休 《寄王涤》诗:“唯思 莱子 来,衣拖五般色。”
宋 刘克庄 《贺新郎》词:“老去聊攀 莱子 例,倒著斑衣戏舞。”
清 虞名 《指南公·举义》:“悲 温生 絶裾不犹,惭 莱子 承欢弗久。”
⒉ 即耒子。古钱币名。
引唐 李贺 《感春》诗:“榆穿莱子眼,柳断舞儿腰。”
王琦 汇解引 吴正子 注:“‘莱子’当作‘耒子’。 宋废帝 景和 元年,铸二銖钱,文曰‘景和’。形式转细,无轮郭、不磨凿者,谓之‘耒子’。”
莱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蒙客释义:晋 皇甫谧《高士传·老莱子》:“老莱子 者,楚 人也。当时世乱,逃世,耕於 蒙山 之阳……饮水食菽,垦山播种。”后因以“东蒙客”泛指处士、隐士。
- 2.
二十四孝释义:指古代二十四名尽孝的典型人物。旧传 元 郭守敬 弟 守正 辑 虞舜、汉文帝、曾参、闵损、仲由、董永、郯子、江革、陆绩、唐夫人、吴猛、王祥、郭巨、杨香、朱寿昌、庾黔娄、老莱子、蔡顺、黄香、姜诗、王褒、丁兰、孟宗、黄庭坚 等二十四人孝行,成《二十四孝》一书。
- 3.
五彩戏释义:春秋 楚国 隐士 老莱子 年七十,常穿五彩衣,作婴儿状,以娱其亲。事见《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后用作孝事父母的典故。宋 梅尧臣《题陈宰戏彩亭》诗:“况慕五綵戏,而奉兴居安。”参见“老莱子”。
- 4.
五彩衣释义:五色彩衣。亦特指 春秋 时 楚国 隐士 老莱子 娱亲所穿的彩衣。
- 5.
出薪释义:出去打柴草。《庄子·外物》:“老莱子 之弟子出薪,遇 仲尼。”《淮南子·道应训》:“卒有出薪者,得将军之帷,使归之於执事。”晋 崔豹《古今注·音乐》:“齐 处士 湣 宣 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於野,见雉雄雌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作朝飞之操,将以自伤焉。”
- 6.
彩衣释义:⒈《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昔 楚 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常著五色斑斕衣,为亲取饮。”后因以“彩衣”指孝养父母。宋 王禹偁《谢宣旨令次男西京侍疾表》:“此盖陛下义敦天性,恩厚孝思,念黄髮之衰羸,俾彩衣而侍养。”⒉指戏曲表演的服装。《红楼梦》第五四回:“婆子们抱着几个软包--因不及抬箱,料着 贾母 爱听的三五齣戏的彩衣包了来。”⒊五彩衣服。清 王士禛《居易录谈》卷下:“忽有綵衣小儿自外入,顷刻至数百人,结束如一,阶墀尽满。”⒋谓孝养父母。唐 黄滔《<颍川陈先生集>序》:“早孤,事
- 7.
彩衣娱亲释义: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莱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 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 8.
戏彩释义:⒈见“戏彩”。⒉亦作“戏綵”。《艺文类聚》卷二十引 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后用为孝养长辈之典。宋 张元干《青玉案·筠翁生朝》词:“庭兰戏彩传金鼎,小袖青衫更辉映。”元 郭钰《赠彭将军》诗:“座上衣冠戏綵日,窗前灯火读书秋。”《红楼梦》第五四回:“他们不能来戏彩引老祖宗笑一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三回回目:“试乡科文闈放榜,上母寿戏綵称觴。”
- 9.
戏莱衣释义:原谓 春秋 末 楚国 老莱子 穿五色斑斓之衣,扮小儿之状以娱双亲。后作为孝养父母之典。
- 10.
斑兰释义:斑斓,色彩错杂灿烂貌。《后汉书·南蛮传》:“衣裳斑兰,语言侏离。”《太平御览》卷四一三引 南朝 宋 师觉授《孝子传》:“老莱子 者,楚 人,行年七十,父母俱在,至孝蒸蒸,常着斑兰之衣,为亲取饮,上堂脚胅,恐伤父母之心,因僵仆为婴儿啼。”清 陈维崧《鹧鸪天·七夕后一夕路次淮阴作》词:“车歷碌,轴斑兰,故园回首好溪山。”
- 11.
木床释义:木制的床榻。汉 刘向《列女传·楚老莱妻》:“莱子 避世,耕於 蒙山 之阳,葭墙蓬室,木牀蓍席。”《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并患金创,末年尤剧,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叹曰:‘木牀且费,而况石邪!’即令毁之。”宋 欧阳修《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诗:“娇儿两幅青布裙,三脚木牀坐调曲。”
- 12.
木牀释义:木制的床榻。汉 刘向《列女传·楚老莱妻》:“莱子 避世,耕於 蒙山 之阳,葭墙蓬室,木牀蓍席。”《南史·宋纪上·武帝》:“帝素有热病,并患金创,末年尤剧,坐卧常须冷物。后有人献石牀,寝之极以为佳,乃叹曰:‘木牀且费,而况石邪!’即令毁之。”宋 欧阳修《于刘功曹家见杨直讲女奴弹琵琶》诗:“娇儿两幅青布裙,三脚木牀坐调曲。”
- 13.
班衣释义:即斑衣。指相传 老莱子 为戏娱其亲所穿的彩衣。
- 14.
班衣戏采释义:相传老莱子七十岁时穿彩衣作儿戏以娱亲。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
- 15.
老氏释义:⒈指 老子。汉 张衡《东京赋》:“思 仲尼 之克己,履 老氏 之常足。”宋 梅尧臣《依韵和邵不疑以雨止烹茶观画听琴之会》:“淡泊全精神,老氏 吾将师。”清 赵翼《书怀》诗:“敢援 老氏 戒,谓知足不辱。”⒉指 老莱子。相传为 春秋 末年 楚 隐士。居于 蒙山 之阳,自耕而食。楚王 召其出仕,不就。见《高士传》卷上、《列女传》卷二。宋 梅尧臣《咏严子陵》:“老氏 轻璧马,庄生 恶牺牛。”
- 16.
老莱释义:老莱子 的省称。
- 17.
老莱妻释义:春秋 楚 老莱子 之妻。曾劝阻 老莱子 出仕,相偕隐于 江南。见 汉 刘向《列女传》。
- 18.
老莱子释义:春秋 末年 楚国 隐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或曰:老莱子 亦 楚 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 孔子 同时云。”《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贫而乐也,盖 老莱子 之行也。”按,老莱子 的传说很多。参见“老莱衣”、“老莱妻”。
- 19.
老莱衣释义:《艺文类聚》卷二十引《列女传》:“老莱子 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著五色采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啼,或弄乌鸟於亲侧。”后因用“老莱衣”为孝养父母之词。唐 杜甫《送韩十四江东觐省》诗:“兵戈不见 老莱 衣,嘆息人间万事非。”宋 梅尧臣《寒食前一日陪希深远游大字院》诗:“闻过少傅宅,喜见 老莱 衣。”明 何景明《过先墓》诗:“一寸未忘游子线,万年难觅 老莱 衣。”清 赵翼《石庵还朝口占送别》:“白头犹著 老莱 衣,假满还朝四牡騑。”
- 20.
莱妻释义:春秋 楚 老莱子 之妻。据 汉 刘向《列女传·贤明》载:莱子 逃世耕于 蒙山 之阳,楚王 遣使聘其出仕,其妻曰:“妾闻之,可食以酒肉者,可随以鞭捶;可授以官禄者,可随以鈇鉞。今先生食人酒肉,受人官禄,为人所制也,能免於患乎?妾不能为人所制。”遂行不顾,至 江 南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