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玄 [tán xuán]
1. 谈论玄理。魏晋南北朝时期空谈玄理的一种风气。
2. 谈论宗教义理。
4. 玄学内容之一。
谈玄 引证解释
⒈ 谈论玄理。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 容貌整丽,妙於谈玄。”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南朝 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⒉ 谈论宗教义理。
引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解十一·灵润》:“加以性爱林泉,捐诸名利,弊衣麤食,谈玄为本。”
⒊ 玄学内容之一。
引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唐 人讲的玄学内容仍不出于三玄,而且分开来讲,称《易经》为‘真玄’,《老子》为‘虚玄’,《庄子》为‘谈玄’。”
国语词典
谈玄 [tán xuán]
⒈ 谈论深奥玄妙的道理。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
谈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边释义:⒈《四十二章经》:“佛所言説,皆应信顺,譬如食蜜,中边皆甜,吾经亦尔。 ”佛家因以“中边”指中观与边见(包括空、假等)。天台宗认为,“无空、假而不中,总中观也。”见 隋 智顗《摩诃止观》卷五。宋 陆游《累日倦甚不能觞客睡起戏作》诗:“晚知古佛中边语,正合 蒙庄《内外篇》。”明 丁鹤年《逃禅室述怀十六韵》:“谈玄分上下,味道悉中边。”⒉内外,表里。宋 苏轼《东坡诗话·评韩柳诗》:“所贵乎枯澹者,谓其外枯而中膏……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冰心《往事二》八:“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
- 2.
大梦释义:⒈古人用以喻人生。《庄子·齐物论》:“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唐 李白《与元丹邱方城寺谈玄作》诗:“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宋 苏轼《李宪仲哀词》诗:“大梦行当觉,百年特未满。遑哀已逝人,长眠寄孤馆。”明 陈所闻《端正好·赠罗江城》套曲:“不放緑樽空,不厌青山眺,任疎狂白髮萧骚,好将大梦闲中觉,倚杖掀髯笑。”⒉古大泽名,即 云梦泽。《淮南子·墬形训》:“九州之外乃有八殥,亦方千里……南方曰 大梦,曰 浩泽。”高诱 注:“梦,云梦 也;浩亦大也。
- 3.
微讽释义:微言劝谏;暗中讽喻。《韩非子·内储说下》:“吕仓,魏王 之臣也,而善於 秦 荆,微讽 秦 荆 令之攻 魏,因请行和以自重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昔 齐威 酣乐,而 淳于 説甘酒;楚襄 讌集,而 宋玉 赋《好色》:意在微讽,有足观者。”元 顾瑛《至正十一年冬秉烛相对如梦寐》诗:“谈玄味妙理,謔笑杂微讽。”
- 4.
正始之音释义:⒈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⒉指纯正的乐声。
- 5.
求正释义:⒈寻求正道。《荀子·解蔽》:“今诸侯异政,百家异説,则必或是或非,或治或乱。乱国之君,乱家之人,此其诚心,莫不求正而以自为也。”⒉请求指正。明 宋濂《佛日普照慧辨禅师塔铭》:“予慕师之道甚久,近获沉手 护龙河 上,相与谈玄,因出《賸语》一编求正。”明 李贽《答耿司寇》:“龙溪先生 年至九十,自二十岁为学,又得明师,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四方人。”侯外庐《<船山学案>自序》:“作者把 船山 学术从《中国近代思想史》中抽出来先行发表,以求正于大雅君子。”
- 6.
清言释义:⒈高雅的言论。⒉指魏晋时期何晏、王衍等崇尚《老》《庄》,摈弃世务,竞谈玄理的风气。
- 7.
清谈派释义:六朝时期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一种思想流派,他们多用 老 庄 思想解释儒家经义,摈弃世务,专谈玄理,以 阮籍、嵇康、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 竹林七贤为其代表。
- 8.
白须释义:⒈见“白鬚”。 ⒉亦作“白须”。白色的胡须。形容年老。唐 元稹《西归绝句》之十:“寒窗风雪拥深炉,彼此相伤指白鬚。”宋 苏轼《赠黄山人》诗:“倦游不拟谈玄牝,示病何妨出白须。”一本作“白鬚”。宋 陆游《一年老一年》诗:“平生常笑 愚公 愚,欲栽堕齿染白须。”一本作“白鬚”。牛放《鄂尔多斯草原》:“老牧人,白发连着白须,静静地呷着奶茶。”
- 9.
蜂腰释义:⒈亦作“蠭腰”。 蜂体中部细狭的部分。比喻人的细腰。唐 柳宗元《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杪忽蜂腰,虚见辱於齐斧;突梯鼠首,滥欲寄於旄头。”唐 皇甫松《抛球乐》词:“红拨一声飘,轻裘坠越綃,坠越綃。带翻金孔雀,香满绣蜂腰。”⒉蜂腰中间细,比喻居中者最差。典出《南史·周弘直传》:“弘直 方雅敦厚,气调高於次昆。或问三 周 孰贤,人曰:‘若蜂腰矣。’”三 周,指 南朝 梁 周弘正、弘让、弘直 兄弟。弘正 善谈玄理,弘直 方雅敦厚,唯 弘让 简素,曾任叛将 侯景 伪官,故时人讥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
- 10.
谈玄説妙释义:谈论玄妙的事理。《朱子语类》卷十六:“又有一种人思虑向里去,又嫌眼前道理粗,於事物上都不理会。此乃谈玄説妙之病。”明 李贽《四书评·孟子·尽心上》:“曰修身,见皆实事,不但谈玄説妙已也。”明 高攀龙《答叶台山书》:“故尝妄意以为今日之学,寧守先儒之説,拘拘为寻行数墨,而不敢谈玄説妙,自陷于不知之妄作。”
- 11.
谈空释义:⒈清谈。指魏晋时期崇尚老庄,空谈玄理的一种风气。⒉谈论佛教义理。空,佛教以诸法无实性谓空,与“有”相对。此泛指佛理。
- 12.
遗迹谈虚释义:指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