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赠遗 赠遗的意思
zèng

赠遗

简体赠遗
繁体贈遺
拼音zèng yí
注音ㄗㄥˋ ㄧ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èng,(1) 把东西无代价地送给别人。【组词】:赠与。赠礼。赠言。赠序(送别的文章)。赠别。赠送。回赠。(2) 古代皇帝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组词】:追赠。(3) 驱除。【组词】:以赠恶梦。

yí wèi,(1) 丢失。【组词】:遗失。遗落。(2) 漏掉。【组词】:遗忘。遗漏。(3) 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组词】:补遗。路不拾遗。(4) 余,留。【组词】:遗留。遗俗。遗闻。遗址。遗风。遗憾。遗老(➊经历世变的老人;➋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5) 死人留下的。【组词】:遗骨。遗言。遗嘱。(6) 不自觉地排泄。【组词】:遗尿。遗精。(7) 生物体的构造和生理机能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组词】:遗传。(8) 抛弃。【组词】:遗弃。

基本含义

指把财物、礼物等送给别人作为赠品或遗物。

赠遗的意思

赠遗 [zèng yí]

1. 赠送,赠给。亦指赠送的财物。

赠遗 引证解释

⒈ 赠送,赠给。亦指赠送的财物。

汉 刘向 《说苑·臣术》:“辞禄让赐,不受赠遗。”
宋 马永卿 《嬾真子》卷三:“忠肃 因使人问讯,亦不答;赠遗,亦不受。”
清 张祥河 《<野香亭诗集>序》:“顷居京师数年,四方之以诗赠遗者,悉皆为之淘汰择别而观其所用心。”


国语词典

赠遗 [zèng yí]

⒈ 赠送、赠与。唐·李朝威也作「赠给」、「赠送」。

《柳毅传》:「宴罢,辞别,满宫凄然。赠遗珍宝,怪不可述。」


赠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賫持释义:捧持。汉 王充《论衡·纪妖》:“妖气象人之形,则其所賷持之物,非真物也。”《法苑珠林》卷一○九:“賫持珍宝,赠遗与王。”宋 苏轼《论高丽进奉第二状》:“今来又访问得还是本院行者姓 颜 人,賷持 净源 真影舍利,随舶舩过海。”
    • 2.
      赠遗释义:赠送,赠给。亦指赠送的财物。汉 刘向《说苑·臣术》:“辞禄让赐,不受赠遗。”宋 马永卿《嬾真子》卷三:“忠肃 因使人问讯,亦不答;赠遗,亦不受。”清 张祥河《<野香亭诗集>序》:“顷居京师数年,四方之以诗赠遗者,悉皆为之淘汰择别而观其所用心。”
    • 3.
      过盏释义:亦作“过醆”。把杯,敬酒。宋 文惟简《虏廷事实·过盏》:“金国 上至朝廷,下至州郡,皆有过醆之礼。如宰臣百官生日及民间娶妇生子。若迎接天使趋奉州官之类,则以酒果为具,及有币帛金银鞍马珍玩等诸物以相赠遗,主人乃捧其酒于宾以相赞祝祈恳,名曰过醆。”元 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赴琼林饮宴,不枉了青灯黄卷二十年,有郎官过盏,中使传宣。”元 贯云石《水仙子·田家》曲:“邀隣翁为伴,使家僮过盏,直喫的老瓦盆乾。”
    • 4.
      题识释义:⒈写上标记。 《三国志·魏志·华歆传》:“﹝ 曹操 徵 歆 ﹞宾客旧人送之者千餘人,赠遗数百金。歆 皆无所拒,密各题识,至临去,悉聚诸物,谓诸宾客曰:‘本无拒诸君之心,而所受遂多。念单车远行,将以怀璧为罪,愿宾客为之计。’众乃各留所赠,而服其德。”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世宗 常令陶人应二十四气,烧瓦二十四片,各题识其节气。”⒉指标记。清 李伯元《南亭笔记》卷五:“一令独餽古甎二十事,年号题识皆 秦 汉 物。”⒊犹题跋。宋 周密《齐东野语·绍兴御府书画式》:“惜乎鉴定诸人……人品不高,目力苦短。凡经前

赠遗(zeng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赠遗是什么意思 赠遗读音 怎么读 赠遗,拼音是zèng yí,赠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赠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