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事 [hài shì]
1. 有所妨碍的事。
3. 妨事;碍事。
害事 引证解释
⒈ 有所妨碍的事。
引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序》:“尝切病之,顷以端居多暇,害事都捐,游目简编,宅心史集。”
⒉ 妨事;碍事。
例如:贪酒害事。
国语词典
害事 [hài shì]
⒈ 坏事、败事。
引《警世通言·卷十一·苏知县罗衫再合》:「虽说酒色财气一般有过,细看起来,酒也有不会饮的,气也有耐得的,无如财色二字害事。」
例如:「你这么做,非但帮不了他,反而是在害事。」
害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蛇添足释义: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同“为蛇画足”。
- 2.
为蛇画足释义: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 3.
准备活动释义:指较剧烈运动前所做的一系列身体练习。旨在使身体各器官系统预先得到适当活动,为逐步提高运动强度和做各种运动动作作准备,以预防伤害事故。内容有走跑练习、基本体操、韵律操、武术操、游戏以及各种专门性练习。
- 4.
勾赴释义:犹调往。 宋 范仲淹《奏陕西河北画一利害事》:“移减东兵入次边州军驻泊,以就粮草,有事宜,则勾赴边上。”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自今年春,以盗贼纷扰之故,屡次申陈,蒙朝廷差到 李贵、步谅 军马各千餘人。今秋勾赴本司教閲。”
- 5.
害事释义:⒈有所妨碍的事。⒉妨事;碍事。如:贪酒害事。
- 6.
惠来释义:⒈招抚使之归顺。 唐 韩愈《平淮西碑》:“方战未利,内惊京师,羣公上言,莫若惠来。”⒉谓温驯来归。宋 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札子》:“两年之间,招捕羣盗凡数十伙,几数万人,逆者诛锄,顺者惠来。”
- 7.
意外灾难释义:指料想不到的、突如其来的重大伤害事件,这样意料之外的不好的事可能是自然的也可能是人为带来的。
- 8.
无过失责任制释义:又称“无过错责任制”。只要损害事实确凿,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有无过失,都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制度。如中国《民法通则》规定,违反国家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规定,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 9.
枯本竭源释义:枯:使枯死;本:根本;竭:竭尽;源:源头。指损害事物的根基。
- 10.
莱茵河化学药品事故释义:一次严重的公害事故。位于莱茵河畔的瑞士的巴塞尔赞多兹化工厂于1986年11月1日发生仓库失火,库存的大量硫化物、磷化物和汞等有毒化学物质随废水流入莱茵河,致使沿河居民饮水一度发生困难,大量鱼类和水禽死亡,后果惨重。
- 11.
辞辩释义:⒈能言善辩。 《韩非子·亡徵》:“辞辩而不法,心智而无术,主多能而不以法度从事者,可亡也。”《宋书·颜延之传》:“上使问 续之 三义,续之 雅仗辞辩,延之 每折以简要。”《金史·白华传》:“汝辞辩,特以 合喜、蒲阿 皆武夫,一语不相入,便为齟齬,害事非细,今以汝调停之,或有乖忤,罪及汝矣。”⒉巧妙的言辞。南朝 齐 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无待干戈,聊用辞辩,片言而求三辅,一説而定五州。”⒊言谈,谈吐。《史记·五宗世家》:“季年好音,不喜辞辩。为人吃。”《南史·张畅传》:“孝伯 辞辩亦北土之美,畅
- 12.
防冬释义:古代每至秋冬季节,边境常有战事发生,故于其时调兵守边,谓之“防冬”。宋 李纲《条具防冬利害事件奏状》:“今年防冬,非去年比,而本路空虚,军马单弱,与去年无异。如臣一介书生踪跡孤远,岂敢虚任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