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权力 权力的意思
quán

权力

简体权力
繁体權力
拼音quán lì
注音ㄑㄩㄢˊ ㄌ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án,(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组词】:政权。权力。权威。权贵。权柄。权势。生杀予夺之权。(2) 有利的形势。【组词】:主动权。(3) 变通,不依常规。【组词】:权变。权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权术。智必知权。(4) 暂且,姑且。【组词】:权且。(5) 秤锤。【组词】:权衡。(6) 衡量,估计。【组词】:权其轻重。(7) 姓。

lì,(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组词】:力气。力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组词】:视力。生产力。控制力。(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组词】:力学。作用力。保守力。(4) 用极大的力量。【组词】:尽力。力挫。力挽狂澜。(5) 姓。

基本含义

在做决策时权衡各种利益和损失

权力的意思

权力 [quán lì]

1. 权位,势力。

宣战的权力。

[ power; ]

2. 职责范围内的指挥或支配力量。

父母管教子女的权力。

[ authority; ]

权力 引证解释

⒈ 权位,势力。

《汉书·游侠传·万章》:“﹝ 万章 ﹞与中书令 石显 相善,亦得 显 权力,门车常接轂。”
唐 柳宗元 《柳州司马孟公墓志铭》:“法制明具,权力无能移。”

⒉ 指有权力。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祝月英》:“卢孝 妻 祝氏 月英。

孝 聘其姊,为权力者夺去,父母以 英 续盟。”

⒊ 指职责范围内的领导和支配力量。

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权力机关。
如:行使大会主席的权力


国语词典

权力 [quán lì]

⒈ 具有控制、指挥等影响的力量。

《汉书·卷九二·游侠传·万章传》:「与中书令石显相善,亦得显权力,门车常接毂。」
《老残游记·第一七回》:「又想他们的权力,虽然够用,只不知昨晚所说的话,究竟是真是假。」

权柄 权利


权力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权利释义:指公民或法人依法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享有的权力和利益。与“义务”相对。
    • 2.
      权柄释义:所掌握的权力。
    • 3.
      权益释义:应该享有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合法权益。
    • 4.
      职权释义:职务范围以内的权力:行使职权。

权力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义务释义:⒈公民或法人按法律规定应尽的责任,例如服兵役(跟“权利”相对)。 ⒉道德上应尽的责任:我们有义务帮助学习差的同学。⒊属性词。不要报酬的:义务劳动。义务演出。

权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蛇二首释义:首:头。一条蛇长了两个脑袋。比喻朝廷两个人掌权,政令不一,权力分散。也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 2.
      三叉戟释义:⒈古代神话中海神所持的有三尖头的矛枪或节杖。⒉以三叉戟代表海军力量的象征或代表至高权力的象征,如不列颠钱币上的图案。⒊一种飞机的名称。
    • 3.
      三层点台释义:原意为“天上人间”夜总会小姐的点台价码,现译为有高权力的人做的事。
    • 4.
      三权分立释义:一种分权学说和制度。 即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掌管。
    • 5.
      三权释义:⒈三种权力。《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教,发五机,设六行,论七数,守八应,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尹知章 注:“自‘一至’以下,管 氏不言其数,无得而知也。”⒉特指“贵”、“富”、“亲”三种权势。汉 刘向《说苑·尊贵》:“齐桓公 使 管仲 治国,管仲 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 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 曰:‘何故?’管仲 对曰:‘贵不能使富。’桓公 赐之 齐国 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 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 立以为仲父。齐国 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 曰:‘管仲
    • 6.
      上方宝剑释义: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 7.
      下放释义:⒈把某些权力交给下层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 ⒉把干部调到下层机构去工作或送到农村、工厂、矿山去锻炼:干部下放劳动。
    • 8.
      专制擅命释义:独自掌握权力,擅自发号施令。
    • 9.
      两政释义:宠臣擅朝政,权力不统一。 《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杜预 注:“臣擅命。”清 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两政者,宠臣之权与正卿相敌也。”
    • 10.
      两院制释义:某些国家议会分设两院的制度。 两院议员一般都由选举产生并定期改选,两院都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但名称各有不同,如英国叫上议院和下议院,美国、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法国叫参议院和国民议会。
    • 11.
      个人化释义:个人化为社会心理学名词。 所谓个人化,是指人们把自己当作整个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与自己有关。不幸的是,这些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权力和能力来控制这一切。
    • 12.
      中助释义:指朝中权贵的帮助。《旧唐书·崔元略传》:“ 元略 有中助,止於削兼大夫。”《新唐书·李训传》:“ 仲言 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齪齪,吾闻 注 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
    • 13.
      中央委员会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了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14.
      中央集权释义:国家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地方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挥并根据中央的政策、指示、法令办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
    • 15.
      为官不为释义:为官不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为官不为,体现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究其实质仍是腐败不正之风,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 16.
      主人释义:⒈接待客人的人(跟“客人”相对)。⒉旧时聘用家庭教师、账房等的人;雇用仆人的人。⒊财物或权力的所有人:磨坊主人。
    • 17.
      主动权释义:能按自己意图行事的权力。
    • 18.
      主教释义: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的部分宗派中对一定区域教会进行管理的神职人员。 位在神父之上,通常为一个教区的管理人,有管理所辖教区教务和传授神权的权力。主教中又分大主教、都主教等。
    • 19.
      主权释义: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 20.
      乡权释义:指地方权力。

权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蛇二首释义:首:头。一条蛇长了两个脑袋。比喻朝廷两个人掌权,政令不一,权力分散。也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 2.
      三叉戟释义:⒈古代神话中海神所持的有三尖头的矛枪或节杖。⒉以三叉戟代表海军力量的象征或代表至高权力的象征,如不列颠钱币上的图案。⒊一种飞机的名称。
    • 3.
      三层点台释义:原意为“天上人间”夜总会小姐的点台价码,现译为有高权力的人做的事。
    • 4.
      三权分立释义:一种分权学说和制度。 即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个部分,分别由议会、政府、法院掌管。
    • 5.
      三权释义:⒈三种权力。《管子·兵法》:“定一至,行二要,纵三权,施四教,发五机,设六行,论七数,守八应,审九器,章十号,故能全胜。”尹知章 注:“自‘一至’以下,管 氏不言其数,无得而知也。”⒉特指“贵”、“富”、“亲”三种权势。汉 刘向《说苑·尊贵》:“齐桓公 使 管仲 治国,管仲 对曰:‘贱不能临贵。’桓公 以为上卿,而国不治。桓公 曰:‘何故?’管仲 对曰:‘贵不能使富。’桓公 赐之 齐国 市租一年,而国不治。桓公 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桓公 立以为仲父。齐国 大安,而遂霸天下。孔子 曰:‘管仲
    • 6.
      上方宝剑释义:皇帝用的宝剑。戏曲和近代小说中常说持有皇帝赏赐的上方宝剑的大臣,有先斩后奏的权力(上方:制作或储藏御用器物的官署。也作尚方)。现多比喻上级特许的权力。
    • 7.
      下放释义:⒈把某些权力交给下层机构:把经营管理权下放给企业。 ⒉把干部调到下层机构去工作或送到农村、工厂、矿山去锻炼:干部下放劳动。
    • 8.
      专制擅命释义:独自掌握权力,擅自发号施令。
    • 9.
      两政释义:宠臣擅朝政,权力不统一。 《左传·桓公十八年》:“并后,匹嫡,两政,耦国,乱之本也。”杜预 注:“臣擅命。”清 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两政者,宠臣之权与正卿相敌也。”
    • 10.
      两院制释义:某些国家议会分设两院的制度。 两院议员一般都由选举产生并定期改选,两院都有立法和监督行政的权力,但名称各有不同,如英国叫上议院和下议院,美国、日本叫参议院和众议院,法国叫参议院和国民议会。
    • 11.
      个人化释义:个人化为社会心理学名词。 所谓个人化,是指人们把自己当作整个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或多或少地与自己有关。不幸的是,这些人往往会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权力和能力来控制这一切。
    • 12.
      中助释义:指朝中权贵的帮助。《旧唐书·崔元略传》:“ 元略 有中助,止於削兼大夫。”《新唐书·李训传》:“ 仲言 慨然曰:‘当世操权力者皆齪齪,吾闻 注 好士,有中助,可与共事。’”
    • 13.
      中央委员会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了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14.
      中央集权释义:国家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地方政府直接受中央政府的指挥并根据中央的政策、指示、法令办事。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朝代是秦始皇建立的秦朝。
    • 15.
      为官不为释义:为官不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为官不为,体现为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究其实质仍是腐败不正之风,表明个别干部在行使权力时仍奉行着“不给好处不作为”的原则。
    • 16.
      主人释义:⒈接待客人的人(跟“客人”相对)。⒉旧时聘用家庭教师、账房等的人;雇用仆人的人。⒊财物或权力的所有人:磨坊主人。
    • 17.
      主动权释义:能按自己意图行事的权力。
    • 18.
      主教释义: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的部分宗派中对一定区域教会进行管理的神职人员。 位在神父之上,通常为一个教区的管理人,有管理所辖教区教务和传授神权的权力。主教中又分大主教、都主教等。
    • 19.
      主权释义:一个国家在其领域内拥有的最高权力。根据这种权力,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决定对内对外政策,处理国内国际一切事务,而不受任何外来干涉。
    • 20.
      乡权释义:指地方权力。

权力造句

1.为了防止大权独揽,国王将权力都集中在了自己手中。

2.还有谣传说她是长生不死的,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3.他从一个被人歧视的人突然掌有权力,好似一步登天,整日飘飘然。

4.过分喜欢权力就会不择手段。

5.为非作歹的能力也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

6.她们欲壑难填,时而争风吃醋,时而为争夺权力而剑拔弩张。

7.只有玩弄权力的奸臣,才会指鹿为马,作威作福。

8.然而这样的权力集中正在犯一个倒行逆施的错误。

9.群众压迫比拉多,想借刀杀人,用他的权力处死耶稣。

10.张大爷是我们村公认的好干部,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假公济私。

11.他凭借着做局长的权力,偃武修文,用妻舅的名义开了几个商店。

12.不同派系的权力之争,使这个集团四分五裂,分崩离析。

13.他追求不到可望而不可即的权力和财富,受尽了折磨。

14.军阀各据一方,中央权力削弱,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

15.他是个有名无实的经理,连开支一分钱的权力也没有。

16.权力制约思想源远流长,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17.在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对百姓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18.这几年来,王经理结党营私,权力脉络盘根错节,短时间内难以刬除。

19.这个自取灭亡的制度把无限的权力给了极端利己主义者。

20.封建社会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权力(quan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权力是什么意思 权力读音 怎么读 权力,拼音是quán lì,权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权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