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旗杆 旗杆的意思
gān

旗杆

简体旗杆
繁体旗桿
拼音qí gān
注音ㄑㄧˊ ㄍ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组词】: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句】: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gǎn gān, ◎ 较长的棍。【例句】:杆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旗杆。桅杆。电线杆。(1)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例句】: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2)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组词】:一杆笔。一杆步枪。

基本含义

指旗杆上的旗帜,比喻事物的核心或象征。

旗杆的意思

旗杆 [qí gān]

1. 升旗于其上的杆子。

[flagpole;]

旗杆 引证解释

⒈ 同“旗竿”。

杨朔 《昨日的临汾》:“孩子们在绕着旗杆互相追逐。”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这东西……用四个石墩子,每两个中间夹着一根高杆,竖在大门外的左右两边,名字虽说叫‘旗杆’,实际上并不挂旗。”


国语词典

旗杆 [qí gān]

⒈ 悬旗的高竿。也作「旗竿」。

如:「因为下雨了,他们将国旗自旗杆降下。」


旗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幡释义:杂技的一种,表演时舞弄顶上有幡的高大旗杆。
    • 2.
      升旗释义:把国旗、军旗等慢慢地升到旗杆顶上:升旗仪式。
    • 3.
      半旗释义:指旗杆上的旗的位置,在旗杆顶部以下约在中部但不必在正中间的某点。
    • 4.
      忽悠释义:晃动:旗杆叫风吹得直忽悠。渔船上的灯火忽悠忽悠的。
    • 5.
      散台释义:垮台。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一九五○年互助组要散台,我们就把它转成了合作社,它就巩固了。”
    • 6.
      旗幅释义:一面伸开的旗子从旗杆算起的长度。
    • 7.
      旗枪释义:⒈亦作“旗鎗”。旗与枪。战争的工具。⒉旗杆端。⒊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称枪,至二旗则老。参阅宋王得臣《麈史》卷中。⒋见“旗枪”。
    • 8.
      杠首释义:旗杆的顶端。
    • 9.
      烧头释义:⒈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头,以示虔诚。《法苑珠林》卷五一:“舍利高出,见者不同……或有全不见者。问其本末,为一生已来多造重罪,有善友人教使彻到懺悔,或有烧头炼指,刺血洒地,殷重至诚,遂得见之。”⒉方言。指作燃料用的柴草。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献给耿长锁》:“咱县目前还有十一个受灾村,从去年就没有柴烧,首先要供给他们;再其次是经济作物地区,也缺烧头。”
    • 10.
      画荆释义:指有画饰的旗杆。
    • 11.
      竖立释义: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门前竖立一根旗杆。
    • 12.
      竖旗杆释义:科举时代,秀才成为贡生以后,在宗祠或家宅前面竖根旗杆,以示荣耀。
    • 13.
      竹杠释义:⒈旗杆;竹竿。⒉比喻敲诈钱财。
    • 14.
      竿旌释义: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
    • 15.
      粉房释义:⒈亦作“粉坊”。制作粉条、粉皮、粉丝等食品的作坊。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盖起这房廊屋舍、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做的生意,就如水也似长将起来。”《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1期:“还要附设饲养场,养猪、养鸡鸭、养鱼、养奶牛,办粉坊、豆腐坊、酱园、种菜园。”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开个粉房,妇女们可以漏粉。”⒉指妓院。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周舍 云]你来粉房里寻我。”
    • 16.
      鎞首释义:旗杆顶上的尖物。形如箭镞。
    • 17.
      铁番竿释义:指 元 代 上都(今 内蒙古自治区 正蓝旗 东 闪电河 北岸)铁幡竿岭 上所树的铁旗杆。 高数十丈。山下有 铁竿渠,山洪暴发时,渠水泛滥。

旗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幡释义:杂技的一种,表演时舞弄顶上有幡的高大旗杆。
    • 2.
      升旗释义:把国旗、军旗等慢慢地升到旗杆顶上:升旗仪式。
    • 3.
      半旗释义:指旗杆上的旗的位置,在旗杆顶部以下约在中部但不必在正中间的某点。
    • 4.
      忽悠释义:晃动:旗杆叫风吹得直忽悠。渔船上的灯火忽悠忽悠的。
    • 5.
      散台释义:垮台。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一九五○年互助组要散台,我们就把它转成了合作社,它就巩固了。”
    • 6.
      旗幅释义:一面伸开的旗子从旗杆算起的长度。
    • 7.
      旗枪释义:⒈亦作“旗鎗”。旗与枪。战争的工具。⒉旗杆端。⒊绿茶名。由带顶芽的小叶制成。茶芽刚刚舒展成叶称旗,尚未舒展称枪,至二旗则老。参阅宋王得臣《麈史》卷中。⒋见“旗枪”。
    • 8.
      杠首释义:旗杆的顶端。
    • 9.
      烧头释义:⒈信佛者以身供养于佛。自烧其头,以示虔诚。《法苑珠林》卷五一:“舍利高出,见者不同……或有全不见者。问其本末,为一生已来多造重罪,有善友人教使彻到懺悔,或有烧头炼指,刺血洒地,殷重至诚,遂得见之。”⒉方言。指作燃料用的柴草。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献给耿长锁》:“咱县目前还有十一个受灾村,从去年就没有柴烧,首先要供给他们;再其次是经济作物地区,也缺烧头。”
    • 10.
      画荆释义:指有画饰的旗杆。
    • 11.
      竖立释义: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门前竖立一根旗杆。
    • 12.
      竖旗杆释义:科举时代,秀才成为贡生以后,在宗祠或家宅前面竖根旗杆,以示荣耀。
    • 13.
      竹杠释义:⒈旗杆;竹竿。⒉比喻敲诈钱财。
    • 14.
      竿旌释义:旗杆顶端所饰的雉羽。
    • 15.
      粉房释义:⒈亦作“粉坊”。制作粉条、粉皮、粉丝等食品的作坊。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二折:“盖起这房廊屋舍、解典库、粉房、磨房、油房、酒房。做的生意,就如水也似长将起来。”《新华半月刊》1959年第1期:“还要附设饲养场,养猪、养鸡鸭、养鱼、养奶牛,办粉坊、豆腐坊、酱园、种菜园。”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开个粉房,妇女们可以漏粉。”⒉指妓院。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三折:“[ 周舍 云]你来粉房里寻我。”
    • 16.
      鎞首释义:旗杆顶上的尖物。形如箭镞。
    • 17.
      铁番竿释义:指 元 代 上都(今 内蒙古自治区 正蓝旗 东 闪电河 北岸)铁幡竿岭 上所树的铁旗杆。 高数十丈。山下有 铁竿渠,山洪暴发时,渠水泛滥。

旗杆造句

1.松树那灰褐色的树干,就像旗杆高高地耸立在门外。

2.操场中央竖立着一根旗杆

3.教学楼的门前竖立着一根高耸的旗杆

4.旗杆安安稳稳地插在座孔里。

5.如果你能把这面旗子挂到旗杆顶部,你就可以拿这些奖品中的任何一件。

6.旗杆,举起的是庄严地象征。

7.旗杆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旗杆(qig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旗杆是什么意思 旗杆读音 怎么读 旗杆,拼音是qí gān,旗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旗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