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í,(1)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组词】:旗子。旗帜。旗号。旗舰。旗手。(2) 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例句】:旗人(满族人)。旗籍。旗袍。(3)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gǎn gān, ◎ 较长的棍。【例句】:杆子(a.长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结伙抢劫的土匪)。旗杆。桅杆。电线杆。(1) 器物上像棍子的细长部分。【例句】:杆秤(区别于台秤等)。笔杆儿。杆菌。(2) 量词,用于有杆的器物。【组词】:一杆笔。一杆步枪。
1. 升旗于其上的杆子。
英[flagpole;]
⒈ 同“旗竿”。
引杨朔 《昨日的临汾》:“孩子们在绕着旗杆互相追逐。”
赵树理 《三里湾·从旗杆院说起》:“这东西……用四个石墩子,每两个中间夹着一根高杆,竖在大门外的左右两边,名字虽说叫‘旗杆’,实际上并不挂旗。”
⒈ 悬旗的高竿。也作「旗竿」。
例如:「因为下雨了,他们将国旗自旗杆降下。」
1.松树那灰褐色的树干,就像旗杆高高地耸立在门外。
2.操场中央竖立着一根旗杆。
3.教学楼的门前竖立着一根高耸的旗杆。
4.把旗杆安安稳稳地插在座孔里。
5.如果你能把这面旗子挂到旗杆顶部,你就可以拿这些奖品中的任何一件。
6.旗杆,举起的是庄严地象征。
7.旗杆上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