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衮 公衮的意思
gōnggǔn

公衮

简体公衮
繁体公袞
拼音gōng gǔn
注音ㄍㄨㄥ ㄍㄨ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gǔn,(1) 古代君王等的礼服。【组词】:衮服。衮衣。衮冕。华衮(色彩绚丽的官服)。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高尚,言行正直,不为私利所动。

公衮的意思

公衮 [gōng gǔn]

1. 上公之命服。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礼服。

3. 指三公一类的显职。

公衮 引证解释

⒈ 上公之命服。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礼服。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下:“丁晋公、冯魏公,位三公侍中,而未尝冠貂蝉。

杜祁公 相甫百日,当 庆历 四年郊祠,貂冠公衮,又升輅奉册,改諡诸后。”

⒉ 指三公一类的显职。

宋 范仲淹 《祭吕相公文》:“谨致祭於故相赠太师令公 吕公 之灵……忧劳疾生,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
宋 王安石 《贺留守太尉启》:“伏维留守太尉,朝廷伟材,宗庙贵器,华问既大,宠禄用光……将坛之拜既崇,公衮之归岂晚。”


公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衮释义:⒈上公之命服。 衮,古代帝王、上公的礼服。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丁晋公、冯魏公,位三公侍中,而未尝冠貂蝉。杜祁公 相甫百日,当 庆历 四年郊祠,貂冠公衮,又升輅奉册,改諡诸后。”⒉指三公一类的显职。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谨致祭於故相赠太师令公 吕公 之灵……忧劳疾生,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宋 王安石《贺留守太尉启》:“伏维留守太尉,朝廷伟材,宗庙贵器,华问既大,宠禄用光……将坛之拜既崇,公衮之归岂晚。”
    • 2.
      嘉遯释义:亦作“嘉遁”。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明 许潮《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见几远害。或厉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 3.
      广文释义:唐天宝九年设广文馆。设博士、助教等职,主持国学。明清时因称教官为广文,亦作广文先生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饭不足。--唐.杜甫《醉时歌赠广文馆学士郑虔》
    • 4.
      衮衮诸公释义:唐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台省,广文先生官独冷。” 后以“衮衮诸公”指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僚政客。
    • 5.
      诸公释义:⒈众公卿。《公羊传·隐公五年》:“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诸公者何?诸侯者何?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其餘大国称侯。”汉 班固《白虎通·礼乐》:“诸公六六为行,诸侯四四为行。”⒉诸多年老长者。《史记·田叔列传》:“叔 为人刻廉自喜,喜游诸公。”张守节 正义:“诸公谓丈人行也。”⒊泛称各位人士。唐 杜甫《醉时歌》:“诸公衮衮登臺省,广文先生官独冷。”元 贡师泰《送江西傅与砺赴广州教授》诗:“买得 吴 船便欲东,更骑羸马别诸公。”《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三位先生,小弟有个疑难在此,诸公大家参一参。”

公衮(gonggu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衮是什么意思 公衮读音 怎么读 公衮,拼音是gōng gǔn,公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