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校学 校学的意思
xiàoxué

校学

简体校学
繁体校學
拼音xiào xué
注音ㄒㄧㄠˋ ㄒㄩㄝ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o jiào,(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组词】:校园。校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例句】: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1) 比较。【组词】:校场。(2) 查对、订正。【组词】:校勘。校订。校对。

xué,(1)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组词】:学生。学徒。学习。学业。学友。学者。学阀。学制。学历。学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2) 传授知识的地方。【例句】:学校(简称“学”或“校”)。学院。学府。中学。大学。上学。(3) 掌握的知识。【例句】:学问(简称“学”)。学术(一切学问的总称)。学位。学士(➊学位名,大学毕业生;➋古代官名)。才学。治学。学识。博学多才。(4)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组词】:学说。哲学。数学。小学(➊古代指文学、音韵、训诂学;➋现指初等学校)。

基本含义

校学指的是校正学问、检查学业的意思。它用来形容经过检查和校对后的学问或事物更加完善和精确。

校学的意思

校学 [xiào xué]

1. 学校。

校学 引证解释

⒈ 学校。

汉 扬雄 《法言·孝至》:“辟廱以本之,校学以教之,礼乐以容之,舆服以表之。”
宋 文彦博 《圣驾幸太学赋》:“尚乃惕严衷而驭朽,思嘉謨而涉渊,以为治国之道,校学为先。”


校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学释义:⒈到学校学习:我每天早晨七点钟上学。⒉开始到小学学习:现在孩子一般六岁上学。
    • 2.
      借读释义:没有本地区正式户口的中、小学生在本地区中、小学就读,叫做借读。没有某校学籍的学生,因故在某校就读,也叫借读。
    • 3.
      入学释义:⒈开始进某个学校学习:入学考试。 明天检查体格,后天就入学。⒉开始进小学学习:入学年龄。
    • 4.
      兵役制度释义: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义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 主要包括公民依照法律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以及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规定。
    • 5.
      军训释义:军事训练: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都应参加军训。
    • 6.
      半工半读释义:⒈一部分时间工作一部分时间在校学习。⒉指一部分时间工作,一部分时间读书的教育制度。
    • 7.
      同学释义:⒈在同一个学校学习:我们自幼同学。我和他同过三年学。⒉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老同学。这位是我的同班同学。⒊称呼学生:同学,请问你到游乐场怎么走?
    • 8.
      同窗释义:⒈同时在一个学校学习:同窗三载。同窗好友。⒉同时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他是我旧日的同窗。
    • 9.
      在学释义:就学;在校学习在学十年有成。
    • 10.
      堂生释义:谓学校学生。
    • 11.
      增加释义: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增加品种。增加抵抗力。在校学生已由八百增加到一千。
    • 12.
      大学肄业释义:学生在校学习,尚未毕业而因故不能继续学业。
    • 13.
      奸凶释义:⒈亦作“姦兇”。亦作“姧凶”。亦作“奸兇”。亦作“奸凶”。指奸诈凶恶的人。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庶竭駑钝,攘除姦凶。”唐 李翱《祭中书韦相公文》:“升俊良之滞淹,摧姦兇之炽盛。”唐 元稹《招讨镇州制》:“便合兴师进讨,以翦姧凶。”宋 苏舜钦《苦调》诗:“姦凶喜欺罔,放意快目前。”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粤侨学校学生联合分会宣言》:“比者 京 津 学子,吴 楚 生徒,反 日 挥戈,抽刀断水,亟联团体,先扫奸兇。”⒉奸诈凶恶。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河东 太守 董卓 慕其名,使兄遗 奂(张奂)
    • 14.
      季考释义:⒈宋 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宋 陈亮《变文法策》:“经术造士之意非不美,而新学《字説》何为者哉!学校课试之法非不善,而月书季考何为者哉!”《宋史·选举志三》:“视庠序如传舍,目师儒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文具。”⒉现代学校学期中、末举行的考试。冰心《离家的一年》:“季考近了,他又忙又乐,便写信回家报告放学的日期。”
    • 15.
      学员释义:一般指在高等学校、中学、小学以外的学校或进修班、训练班学习的人:党校学员。
    • 16.
      学年论文释义:高等学校学生的一种独立作业。 学生于学年结束时,按照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作出的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或报告。
    • 17.
      学正释义:⒈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⒉地方学校学官。
    • 18.
      学籍释义: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保留学籍。开除学籍。
    • 19.
      学费释义:⒈学校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应缴纳的费用。⒉个人求学的费用。
    • 20.
      就学释义:旧指学生到老师所在的地方去学习,今指进学校学习:就学于北京大学。

校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学释义:⒈到学校学习:我每天早晨七点钟上学。⒉开始到小学学习:现在孩子一般六岁上学。
    • 2.
      借读释义:没有本地区正式户口的中、小学生在本地区中、小学就读,叫做借读。没有某校学籍的学生,因故在某校就读,也叫借读。
    • 3.
      入学释义:⒈开始进某个学校学习:入学考试。 明天检查体格,后天就入学。⒉开始进小学学习:入学年龄。
    • 4.
      兵役制度释义:国家关于公民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义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 主要包括公民依照法律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队外服预备役以及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规定。
    • 5.
      军训释义:军事训练:高等院校在校学生都应参加军训。
    • 6.
      半工半读释义:⒈一部分时间工作一部分时间在校学习。⒉指一部分时间工作,一部分时间读书的教育制度。
    • 7.
      同学释义:⒈在同一个学校学习:我们自幼同学。我和他同过三年学。⒉在同一个学校学习的人:老同学。这位是我的同班同学。⒊称呼学生:同学,请问你到游乐场怎么走?
    • 8.
      同窗释义:⒈同时在一个学校学习:同窗三载。同窗好友。⒉同时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他是我旧日的同窗。
    • 9.
      在学释义:就学;在校学习在学十年有成。
    • 10.
      堂生释义:谓学校学生。
    • 11.
      增加释义: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增加品种。增加抵抗力。在校学生已由八百增加到一千。
    • 12.
      大学肄业释义:学生在校学习,尚未毕业而因故不能继续学业。
    • 13.
      奸凶释义:⒈亦作“姦兇”。亦作“姧凶”。亦作“奸兇”。亦作“奸凶”。指奸诈凶恶的人。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庶竭駑钝,攘除姦凶。”唐 李翱《祭中书韦相公文》:“升俊良之滞淹,摧姦兇之炽盛。”唐 元稹《招讨镇州制》:“便合兴师进讨,以翦姧凶。”宋 苏舜钦《苦调》诗:“姦凶喜欺罔,放意快目前。”海上闲人《上海罢市实录·粤侨学校学生联合分会宣言》:“比者 京 津 学子,吴 楚 生徒,反 日 挥戈,抽刀断水,亟联团体,先扫奸兇。”⒉奸诈凶恶。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河东 太守 董卓 慕其名,使兄遗 奂(张奂)
    • 14.
      季考释义:⒈宋 代太学中每一季度末举行的考试。宋 陈亮《变文法策》:“经术造士之意非不美,而新学《字説》何为者哉!学校课试之法非不善,而月书季考何为者哉!”《宋史·选举志三》:“视庠序如传舍,目师儒如路人;季考月书,尽成文具。”⒉现代学校学期中、末举行的考试。冰心《离家的一年》:“季考近了,他又忙又乐,便写信回家报告放学的日期。”
    • 15.
      学员释义:一般指在高等学校、中学、小学以外的学校或进修班、训练班学习的人:党校学员。
    • 16.
      学年论文释义:高等学校学生的一种独立作业。 学生于学年结束时,按照要求,在教师指导下作出的有一定质量的论文或报告。
    • 17.
      学正释义:⒈宋、元、明、清国子监所属学官,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 ⒉地方学校学官。
    • 18.
      学籍释义: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转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保留学籍。开除学籍。
    • 19.
      学费释义:⒈学校规定的学生在校学习应缴纳的费用。⒉个人求学的费用。
    • 20.
      就学释义:旧指学生到老师所在的地方去学习,今指进学校学习:就学于北京大学。

校学造句

1.时不我待,我们要珍惜在学校学习的分分秒秒,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2.摘要高校学术界造假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曝光。

3.校学生的小发明展览,因设计独具匠心而赢得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4.凡是本校学生,都有竞选的资格。

5.他不仅是校学生会的主席,而且他还是班上的学习委员。

6.经验学校学费高,愚人旁处学不到。

7.因为被指责是忽视我们是教育,我爸爸不得不百我两兄弟送到暑期补习学校学习。

8.我们学校学生有统购的校服。

9.今后少和你的那些三朋四友来往,一心一意在学校学习好了。

校学(xiaox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校学是什么意思 校学读音 怎么读 校学,拼音是xiào xué,校学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校学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