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诏诰 诏诰的意思
zhàogào

诏诰

简体诏诰
繁体詔誥
拼音zhào gào
注音ㄓㄠˋ ㄍ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ào,(1) 告诉,告诫。【例句】: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2) 帝王所发的文书命令。【组词】:诏书。诏令。诏谕。奉诏。遗诏。

gào,(1) 古代帝王对臣子的命令。【组词】:诰命。诰封。(2) 告诫,勉励。【组词】:自诰。诰诫。(3) 帝王任命或封赠的文书。【例句】:诰敕(官吏受封的文书)。

基本含义

指明君主的旨意或宣布天子的谕旨。

诏诰的意思

诏诰 [zhào gào]

1. 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

诏诰 引证解释

⒈ 文体名。古代帝王、皇太后或皇后发布的命令、文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诏策》:“两 汉 詔誥,职在尚书。”
《宋史·选举志二》:“今进士纯用经术。如詔誥、章表、箴铭……其文皆朝廷官守日用不可闕,且无以兼收文学博异之士。”
清 钱泳 《履园丛话·阅古·铁券》:“按自 忠懿王 纳土后,至 太宗 之 淳化 元年, 杭州 守臣以前券及竹册、玉册各三副,詔誥百餘函进呈。”


诏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掌纶释义:执掌起草诏诰。
    • 2.
      玉简释义:⒈相传羲皇授予大禹的玉尺。⒉玉质的简札。指道家的符箓。⒊玉质的简札。帝王封禅、诏诰用的文书。⒋玉质的手版。⒌指珍籍。
    • 3.
      王言释义:⒈君王的言语、诏诰。⒉指制诰之职。
    • 4.
      知制诰释义: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唐 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开元 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宋 代因之,为清要之职。明 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清 代废。唐 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权德舆 ﹞转起居舍人,遂知制誥,凡撰命词九年,以类集为五十卷,天下称其能。”《旧唐书·韦郊传》:“郊 文学尤高,累歷清显。自礼部员外郎知制誥,正拜中书舍人。”清 袁枚《随园随笔·官职上》:“唐 之中书舍人,宋 之知制誥,皆就省中
    • 5.
      诰箓释义:天帝的诏诰和符箓。

诏诰(zhaog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诏诰是什么意思 诏诰读音 怎么读 诏诰,拼音是zhào gào,诏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诏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