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字 [běn zì]
1. 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本字,如“燃”的本字是“然”
英[the original form of a character, as opposed to its present form;]
本字 引证解释
⒈ 原来的字。
引唐 颜师古 《匡谬正俗·逢》:“逢 姓者,盖出于 逢蒙 之后,读当如其本字,更无别音。”
清 顾茂才 《释名略例》:“《释名》之例可知也,其例有二焉,曰本字、曰易字是也……本字者何也?则‘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絶也’。以上释上,如此之属一也。”
⒉ “公”是“功”的借字,“功”是本字。
引如《诗·小雅·六月》:“以奏肤公。”
清 龚自珍 《古史钩沉论》三:“今夫《易》、《书》、《诗》、《春秋》之文,十五用假借焉,其本字盖罕矣。”
国语词典
本字 [běn zì]
⒈ 一个字通行的写法和本义的字形不同,原来的字形称为「本字」。有别于假借字、俗字、别字等。如耑,为「端」的本字。汉·毛亨·传:「公,功。」可知功为本字,公为功的借字。
引《诗经·小雅·六月》:「薄伐?狁,以奏肤公。」
本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亸神释义:方言。指轻薄少年。郭沫若《黑猫》七:“不打牌不吃酒的时候便是看京戏,学做 成都 的所谓‘軃神’,总是要坐在戏场中的第一排,对于自己所捧的旦角怪声叫好。”巴金《家》二五:“刚才我到学堂来,一路上被一些学生同流氓、軃神跟着。”原注:“軃神,即一些专门调戏妇女的年轻人。”徐复《方言溯源·軃神》:“蜀 人谓流薄不务正业者为軃神,音托何切。軃字亦后出俗体,其本字当由耽来。耽,《玉篇》变体作躭,涉隶书相似而讹。自耽变体为躭,而 蜀 人又别造声近之軃字为之。”
- 2.
便门桥释义:汉 长安 城西北、渭水 上的桥名,武帝 建元 三年始建。《汉书·武帝纪》:“初作 便门桥。”颜师古 注:“苏林 曰:‘去 长安 四十里。’服虔 曰:‘在 长安 西北,茂陵 东。’便门,长安 城北面西头门,即 平门 也……於此道作桥,跨渡 渭水 以趋 茂陵,其道易直,即今所谓 便桥 是其处也。便读如本字。”
- 3.
借音释义:指通假字改变声调以从本字的读音。
- 4.
像姑释义:旧时俗称少年男伶旦角。 《清稗类钞·优伶·像姑》:“都人称雏伶为像姑,实即相公二字,或以其同於仕宦之称谓,故以像姑二字别之,望文知义,亦颇近理,而实非本字本音也。”瞿秋白《论文学革命及语言文字问题·学阀万岁》:“贵族士大夫在自己家里养着一班髦儿戏子或者像姑戏子,同时,也养着一班琴棋书画诗古文词的清客。”
- 5.
切脚释义:⒈运用切音的原理,用反切上下字代替本字。 ⒉方言。确实的住处。
- 6.
后害星释义:[ 别吵 ],(“后”本字为“休”,中古时期发音为hou。
- 7.
堪忧释义:十分令人担忧。堪:基本字义为能,可以,足以:不堪忧设想。堪忧当重任。
- 8.
崩查释义:朽散的木筏。查,“楂”的本字。
- 9.
息的脚释义:邯郸人把“光着脚”说成“息的脚”,把“光着屁股”说成是“息的督的”,这很让人费解。其实,这口语中“息”的本字应是“跣”,就是光着的意思。
- 10.
悬衰释义:形容衣衫破烂。 衰,“蓑”的本字。草编的雨衣。
- 11.
悬责释义:拖欠的租税。责,“债”的本字。
- 12.
戕濯释义:基本字义:形容被摧残得精光戕1、杀害:戕濯害。自戕濯。
- 13.
易字释义:⒈更改字号。⒉更改文字。⒊训诂学术语。换别的字来解释本字的意义。
- 14.
本字释义:一个字通行的写法与原来的写法不同,原来的写法就称为本字,如“掰”的本字是“擘”,“搬”的本字是“般”,“喝”(喝酒)的本字是“欱”。
- 15.
枔妤释义:枔,树叶的意思。 妤,基本字义同“婕”。中国汉代宫中女官名。
- 16.
沈鄣释义:亦作“沉鄣”。蔽塞。鄣,“障”的本字。
- 17.
泰山若厉释义:厉:“砺”的本字,磨刀石。泰山剥蚀得像一块磨刀石那样大。比喻时间久远。
- 18.
然荻读书释义:然:“燃”的本字,燃烧;荻:芦苇一类的植物。 燃荻为灯,发奋读书。形容勤学苦读。
- 19.
破字释义:⒈古时注疏训诂字义的一种方法。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诗·鲁颂·泮水》“狄彼东南”郑玄 笺“狄当作剔”唐 孔颖达 疏:“毛 无破字之理,《瞻仰》传以狄为远,则北狄亦为远也。”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三:“《诗经》上所说的‘君子万年,景命有仆;其仆维何,釐尔士女;釐尔士女,从以孙子’,可知所谓‘仆’字正是奴隶的本字,用不着古经学家破字去解释了。”⒉即拆字。以汉字加减笔划,拆开偏旁或打乱字体结构,加以附会,以推算吉凶。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潘 陆 诸子《离合诗》、《赋》,《拭卜》、《
- 20.
笘籥释义:童子学书的用具。借指学童所识的基本字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