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职权 职权的意思
zhíquán

职权

简体职权
繁体職權
拼音zhí quán
注音ㄓˊ ㄑㄩ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í,(1) 职务,分(fèn )内应做的事。【组词】:职业。职务。职守。职权。天职。尽职。(2) 职位,执行事务所处的一定地位。【组词】:职工。职位。职员。职称。以身殉职。(3) 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组词】:卑职。职当奉命。(4) 掌管。【组词】:职掌。(5) 由于。【组词】:职此而已。

quán,(1) 职责范围内支配和指挥的力量。【组词】:政权。权力。权威。权贵。权柄。权势。生杀予夺之权。(2) 有利的形势。【组词】:主动权。(3) 变通,不依常规。【组词】:权变。权谋(随机应变的计谋)。权术。智必知权。(4) 暂且,姑且。【组词】:权且。(5) 秤锤。【组词】:权衡。(6) 衡量,估计。【组词】:权其轻重。(7) 姓。

基本含义

指担任特定职务的人所具有的权力和责任。

职权的意思

职权 [zhí quán]

1. 务职的权限。

职权很大。

[powers of office; authority of office;]

职权 引证解释

⒈ 职务范围以内的权力。

清 端方 《请改定官制以为立宪预备折》:“更设丞参各官,划定职权。”
老舍 《四世同堂》二五:“他的热心绝不会使他侵犯了校长或任何教员职员的职权,或分外多管些闲事。”


国语词典

职权 [zhí quán]

⒈ 职务上的权限。

如:「行使职权」、「侵犯职权」。

权柄


职权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权柄释义:所掌握的权力。

职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院制释义:“两院制”的对称。议会只设一个议院,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芬兰、丹麦、新加坡、突尼斯等国采用。主张者的理由是:公意只有一个,不必设立两院;且一院办事便捷,容易通过法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 2.
      临朝称制释义:谓母后当政,代行皇帝职权。 《汉书·高后纪》:“ 惠帝 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 颜师古 注:“天子之言,一曰制书,二曰詔书。制书者,谓为制度之命也,非皇后所得称。今 吕太后 临朝行天子事,断决万机,故称制詔。”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即位,改元 天圣 ,时 章献明肃太后 临朝称制。”
    • 3.
      争职释义:⒈争逐官职。⒉争夺职能。⒊在职权范围内尽力谏诤。
    • 4.
      事寄释义:犹言职权范围。
    • 5.
      事权释义:处理事情的职权。
    • 6.
      事枢释义:犹职权,权柄。
    • 7.
      互不相容释义:⒈不能相容的性质或状态。⒉指高职位官员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行使职权时彼此不一致。
    • 8.
      五院制释义:孙中山 提出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制度。按照这个制度,中央政府分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各自独立,分别行使职权,都对国民大会负责。
    • 9.
      仆射释义:古代官名。 始于秦。凡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根据所领职事作称号,即其中的首长。汉代后职权渐重,属尚书台,分左、右仆射。魏晋后相当于宰相职位。隋唐归尚书省。南宋后废。射(yè)。
    • 10.
      代行释义:谓代人行使职权。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大计纠内阁》:“每年初冬朝审罪犯,俱太宰主笔,相仍已久。至庚午秋復当审时,高 以首揆兼掌吏部,则事体非旧例可比,谓宜遣他尚书代行,而 高 奋然自请往讞,所释放最多,较他年加数倍。”南丁《科长》:“刘局长 走了后,人民委员会又派了一位副局长来代行局长职务。”
    • 11.
      使官释义:⒈谓利用职权。《商君书·农战》:“今上论材能智慧而任之,则智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⒉使臣。三国 魏 曹操《善哉行》:“仲尼 之世,王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他生於六一七年,十三岁(六二九年)继位,十八岁(六三四年)遣使官到 唐朝 求婚。”
    • 12.
      侵职释义:超越职权。
    • 13.
      党政分开释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指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职能分开。针对党和政府的职能混淆、以党代政的现象而提出。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真正发挥党的总揽全局的作用,管好路线和方针政策,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管好其职权范围内的工作。
    • 14.
      党的代表大会释义:政党各级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分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是党在基层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
    • 15.
      凌节释义:⒈谓超越职权范围。⒉谓越出音乐的节律。⒊淩節:逾越法度。
    • 16.
      分科释义:为获得效率和调整将企业分成部门的过程;按部门和下属部门分任务并为完成任务而授予职权。
    • 17.
      南京临时参议院释义: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 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 18.
      参赞释义:使馆中职位仅次于使馆馆长的高级外交官。一般有政务、商务、文化、新闻参赞等。协助使馆馆长工作。在一些国家的使馆中,还设有公使衔参赞,其职位高于一般参赞。使馆馆长不在时,一般由参赞以临时代办名义作为使馆馆长的代表,行使使馆馆长的职权,主持使馆事务。参赞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 19.
      反位释义:⒈回复原位。 ⒉回到本来的职位。谓不要做超越职权的事。
    • 20.
      台符释义:⒈《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唐 颜师古 注:“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 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应劭 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职权如中阶,有承上启下之功用。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三:“左右置相,以总吾喉舌之司;东西分臺,以斡我钧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⒉朝廷的诏书。《北史·元暹传》:“﹝ 暹 ﹞欲规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一臺符,誑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宋 吴曾

职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院制释义:“两院制”的对称。议会只设一个议院,由它行使议会全部职权的制度。芬兰、丹麦、新加坡、突尼斯等国采用。主张者的理由是:公意只有一个,不必设立两院;且一院办事便捷,容易通过法案,可节约人力、物力、财力。
    • 2.
      临朝称制释义:谓母后当政,代行皇帝职权。 《汉书·高后纪》:“ 惠帝 崩,太子立为皇帝,年幼,太后临朝称制。” 颜师古 注:“天子之言,一曰制书,二曰詔书。制书者,谓为制度之命也,非皇后所得称。今 吕太后 临朝行天子事,断决万机,故称制詔。” 宋 欧阳修 《归田录》卷一:“ 仁宗 即位,改元 天圣 ,时 章献明肃太后 临朝称制。”
    • 3.
      争职释义:⒈争逐官职。⒉争夺职能。⒊在职权范围内尽力谏诤。
    • 4.
      事寄释义:犹言职权范围。
    • 5.
      事权释义:处理事情的职权。
    • 6.
      事枢释义:犹职权,权柄。
    • 7.
      互不相容释义:⒈不能相容的性质或状态。⒉指高职位官员之间的一种关系,在行使职权时彼此不一致。
    • 8.
      五院制释义:孙中山 提出的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权分立的政府组织制度。按照这个制度,中央政府分设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院,各自独立,分别行使职权,都对国民大会负责。
    • 9.
      仆射释义:古代官名。 始于秦。凡侍中、尚书、博士、郎皆有,根据所领职事作称号,即其中的首长。汉代后职权渐重,属尚书台,分左、右仆射。魏晋后相当于宰相职位。隋唐归尚书省。南宋后废。射(yè)。
    • 10.
      代行释义:谓代人行使职权。明 沉德符《野获编·吏部二·大计纠内阁》:“每年初冬朝审罪犯,俱太宰主笔,相仍已久。至庚午秋復当审时,高 以首揆兼掌吏部,则事体非旧例可比,谓宜遣他尚书代行,而 高 奋然自请往讞,所释放最多,较他年加数倍。”南丁《科长》:“刘局长 走了后,人民委员会又派了一位副局长来代行局长职务。”
    • 11.
      使官释义:⒈谓利用职权。《商君书·农战》:“今上论材能智慧而任之,则智慧之人希主好恶,使官制物,以适主心。”⒉使臣。三国 魏 曹操《善哉行》:“仲尼 之世,王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他生於六一七年,十三岁(六二九年)继位,十八岁(六三四年)遣使官到 唐朝 求婚。”
    • 12.
      侵职释义:超越职权。
    • 13.
      党政分开释义: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之一。指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职能分开。针对党和政府的职能混淆、以党代政的现象而提出。目的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保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真正发挥党的总揽全局的作用,管好路线和方针政策,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管好其职权范围内的工作。
    • 14.
      党的代表大会释义:政党各级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分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是党在基层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
    • 15.
      凌节释义:⒈谓超越职权范围。⒉谓越出音乐的节律。⒊淩節:逾越法度。
    • 16.
      分科释义:为获得效率和调整将企业分成部门的过程;按部门和下属部门分任务并为完成任务而授予职权。
    • 17.
      南京临时参议院释义:1912年1月各省都督选派代表在南京组成。 为临时政府的最高立法机关,执行议会职权。2月批准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制定并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不久迁往北京。次年4月解散。
    • 18.
      参赞释义:使馆中职位仅次于使馆馆长的高级外交官。一般有政务、商务、文化、新闻参赞等。协助使馆馆长工作。在一些国家的使馆中,还设有公使衔参赞,其职位高于一般参赞。使馆馆长不在时,一般由参赞以临时代办名义作为使馆馆长的代表,行使使馆馆长的职权,主持使馆事务。参赞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权。
    • 19.
      反位释义:⒈回复原位。 ⒉回到本来的职位。谓不要做超越职权的事。
    • 20.
      台符释义:⒈《汉书·东方朔传》“愿陈《泰阶六符》”唐 颜师古 注:“孟康 曰:‘泰阶,三台也。 每台二星,凡六星。符,六星之符验也。’应劭 曰:‘泰阶者,天之三阶也。上阶为天子,中阶为诸侯公卿,下阶为士庶人。’”因以“台符”喻指宰相之职权如中阶,有承上启下之功用。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三:“左右置相,以总吾喉舌之司;东西分臺,以斡我钧衡之任。居中如鼎足之峙,承上若台符之联。”⒉朝廷的诏书。《北史·元暹传》:“﹝ 暹 ﹞欲规府人及商胡富人财物,诈一臺符,誑诸豪等,云欲加赏。一时屠戮,所有资财生口,悉没自入。”宋 吴曾

职权造句

1.有些领导利用职权大开方便之门,假公济私,让国家蒙受巨大的损失。

2.他利用职权,夺人所好,是不道德的行为。

3.他利用职权受贿,东窗事发后,人就没来上班了。

4.这种利用职权巧取豪夺的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5.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事情败露后,受到开除公职的处分。

6.经管财物的人一定要做到涓滴归公,不要利用职权谋求私利。

7.利用职权贪赃枉法者,是这次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的重点。

8.有的干部利用职权侵占国家或集体的财产,必须予以严惩。

9.我们不能饶恕那些利用职权侵吞国家财产的蛀虫。

10.他利用职权大肆侵吞国家财产,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11.他利用职权谋取私利,受到了党纪国法的惩处。

12.必须坚决查处少数干部凭借职权谋取私利的腐败行为。

13.他利用职权,吞没了国家巨额财产。

14.些领导利用职权,近水楼台,为自己谋私利。

15.他利用手中的职权从公司里捞取了不少钱财。

16.一些领导利用职权,近水楼台,为自己谋私利。

职权(zhiq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职权是什么意思 职权读音 怎么读 职权,拼音是zhí quán,职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职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