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解仇 解仇的意思
jiěchóu

解仇

简体解仇
繁体
拼音jiě chóu
注音ㄐㄧㄝˇ ㄔㄡ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ě jiè xiè,(1) 剖开,分开。【组词】:解剖。分解。瓦解。解体。(2) 把束缚着、系着的东西打开。【组词】:解开。解甲归田。解囊相助。(3) 除去,除,废除,停止。【例句】:解放(➊使广大人民群众脱离压迫;➋解除束缚而得到自由)。解除。解饿。解乏。解惑。解疑。解围。解脱。解雇。解聘。解散。解毒。(4) 溶化。【组词】:溶解。解冻。(5) 讲明白,分析说明。【组词】:解释。解析。解说。劝解。解嘲。(6) 懂,明白。【组词】:理解。见解。(7) 调和,处理。【组词】:解决。和解。调(tiáo )解。排解。(8) 高兴,开心。【组词】:解颜而笑。(9) 排泄。【组词】:解手。(10) 代数方程中未知数的值。(11) 演算方程式。【组词】:解方程。(12) 文体的一种,如韩愈《进学解》。(1) 发送。(2) 押送财物或犯人。【组词】:押解。起解。解差(chāi)。解回北京。(1) 古同“懈”,松弛,懈怠。(2) 古同“邂”,邂逅。(3) 旧时指杂技表演的各种技艺,特指骑在马上表演的技艺。【组词】:卖解的。跑马卖解。(4) 〔解湖〕湖名,在中国山西省。(5) 姓。

chóu qiú, ◎ 深切的怨恨。【组词】:仇敌。仇恨。仇视。疾恶如仇。同仇敌忾(全体一致痛恨敌人)。(1) 古同“逑”,匹配。(2) 姓。

解仇的意思

解仇 [jiě chóu]

1. 亦作“解雠”。亦作“解雠”。

3. 消除怨仇。

解仇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解讎”。亦作“解仇2”。消除怨仇。

《后汉书·邓训传》:“诸 羌 激忿,遂相与解仇结婚,交质盟诅。”
唐 司空图 《王纵追述碑》:“虏交未固於解仇, 汉 爵已颁于欵塞。”
宋 苏辙 《龙川别志》卷上:“﹝ 范文正公 ﹞恐 许公 不为之地,无以成功,乃为书自咎,解讐而去。”
明 唐顺之 《读<春秋>》:“盟会有解讎,有固党,有同欲相求,有同力相援,有同患相恤,有以夷狄受盟,有以夷狄主盟者。”
章炳麟 《排满平议》:“于是解讎修好,交相拥护,非独 汉 家之福,抑亦 满 人之利。”


解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仇嫌释义:怨仇,怨恨。《后汉书·西羌传论》:“故 永初 之间,羣种蜂起,遂解仇嫌结盟诅。”《元典章·刑部七·强奸》:“归问得 李百一 名 桂状,招年七十五岁,与 潘万三 原有仇嫌。”
    • 2.
      平难释义:平除危难。《三国志·蜀志·后主传》“五年春,丞相 亮 出屯 汉中”裴松之 注引《诸葛亮集》载 刘禅 诏:“昭烈皇帝 体明叡之德,光演文武,应乾坤之运,出身平难,经营四方,人鬼同谋,百姓与能。”《新五代史·唐庄宗纪上》:“昭宗 慰劳 克用,使与 茂贞 解仇以紓难,拜 克用‘忠正平难功臣’,封 晋王。”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二章:“毒蛇、猛兽之所盘据,毛人、生番之所栖宿,莫不夷险,平难,除莽,涤秽,犂巢,扫穴,奔魑,走魅,成为都会,邑居相望。”
    • 3.
      杯酒解怨释义:解:消除,排解;怨:怨恨,怨仇。指饮酒言欢,消解仇怨。
    • 4.
      盟诅释义:⒈结盟立誓。《周礼·春官·诅祝》:“作盟诅之载辞,以叙国之信用,以质邦国之剂信。”郑玄 注:“盟诅主於要誓。”孙诒让 正义:“盟诅亦有誓,但以用牲为异。”《穀梁传·隐公八年》:“誥誓不及五帝,盟诅不及三王,交质子不及五伯。”《汉书·赵充国传》:“元康 三年,先零 遂与诸 羌 种豪二百餘人解仇交质盟诅。”《新唐书·柳浑传》:“五帝无誥誓,三王无盟诅,盖盟诅之兴皆在季末。”⒉对神立誓诅咒。《周礼·秋官·司盟》:“有狱讼者,则使之盟诅。凡盟诅,各以其地域之众庶,共其牲而致焉。”《周礼·秋官·司盟》“盟万民之犯命
    • 5.
      解仇释义:亦作“解讎”。 亦作“解仇2”。消除怨仇。
    • 6.
      解讐释义:见“解仇”。
    • 7.
      解雠释义:见“解仇”。

解仇(jiecho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解仇是什么意思 解仇读音 怎么读 解仇,拼音是jiě chóu,解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解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