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 [huái hǎi]
1. 指以徐州为中心的淮河以北及海州(现在的连云港市西南)一带的地区。
英[Huaihai,the area centered around Xuzhou in the north of the Huaihe River;]
淮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大战役释义:指解放战争中的三个大战役,即 辽沉、淮海、平津 战役。 毛泽东《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人民解放军自一九四八年冬季取得 辽沉、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以后……消灭了一百八十三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和九十八万土匪游子。”
- 2.
三影释义:宋 张先 的别号。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尚书郎 张先 善著词,有云:‘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幕卷花影’、‘堕絮轻无影’,世称诵之,号 张三影 。” 明 谢谠 《四喜记·怡情旅邸》:“既是就词取号,何不唤做 三影 。” 樊增祥 《东溪草堂词选自序》:“论其圆吭徐转,明姿淡泞,意周乎调,情餘於词,固亦 三影 之壎箎, 淮海 之鼓吹也。”
- 3.
刑侦队释义:负责刑事侦缉的专门队伍。《文汇报》25:“市公安局刑侦队在会同淮海路派出所民警侦查时,听游客反映,有个叫‘本昌’的男青年当时在现场。”《解放日报》25:“交通队、刑侦队干警火速赶到现场,经勘察,这是被人用自行车撞死的,但肇事者已不知去向。”
- 4.
嗣响释义:谓继承前人的事业,如响应声。多用于诗文方面。《文选·沉约<宋书·谢灵运传论>》:“若夫 平子 艷发,文以情变,絶唱高踪,久无嗣响。”张铣 注:“艷,美也。言 张平子 文章之美,无能继其音响。”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子薪 年逾四十,始习倚声,学力未充,而才气甚旺,使天假之年,未始不可为 迦陵 嗣响。”况周颐《蕙风词话续编》卷一:“诗餘者,古诗之苗裔也。语其正则 南唐 二主为之祖,至 漱玉、淮海 而极盛,高 史 其嗣响也。”
- 5.
大晟释义:⒈指大晟府。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宣和 元年八月丁丑,皇帝詔大晟作景钟。”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至 美成 提举大晟,演为曼声,变调綦繁,美且备已。”⒉指大晟府整理、制作的乐曲。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始 端州 上 宋成公 之鐘,而后得以作《大晟》。”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学·赤城词》:“夫《大晟》久亡,宫音不正。”⒊指 北宋 词人 周邦彦。周邦彦 曾提举大晟府,故称。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究其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小雅》,胎息於 淮海、大晟,而寝馈於 碧山 也。”
- 6.
徐州释义:市名。位于江苏省西北部。人口102万(1997年)。京沪和陇海两大铁路干线在此交会,自古为军事重镇。也是苏北重要工业城市,煤炭工业发达。市南建有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纪念馆。
- 7.
惊慑释义:亦作“惊慴”。惊慌害怕。唐 郑棨《开天传信记》:“法善 密以小剑击之,随手坠于阶下,化为瓶榼,一座惊慑。遽视其所,乃盈瓶醲醖也。”《太平御览》卷四一五引 唐 张读《宣室志》:“忽一日雷风甚,动其屋庐,殷殷然不断,若在簷宇。里人惊慴,遁去者不可胜计。”宋 吴坰《五总志》:“淮海 国王 钱俶 等惊慑,不敢仰视。”宋 洪迈《夷坚丙志·舒州刻工》:“时羣臣及市民卖物者百餘人,震雷一击,其八十人随声而仆,餘亦惊慴失魄。”冰心《往事(二)》九:“这语声又似是从空中来,入耳使我惊慑。”
- 8.
憨幌子释义:憨幌子(方言:hān huáng zi),徐淮海地区的常见方言。比喻憨孩子,脑筋不太好使的、傻呼呼的人(并非限定于小孩子,成年人亦可用)。
- 9.
文宴释义:亦作“文燕”。赋诗论文的宴会。清 曹寅《广陵载酒歌》:“从来 淮海 盛文讌,近时翰墨崇贤科。”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五:“沉谦之 在 蒋树存 先生家文燕,坐客 王虚舟 ……等七人。”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七:“﹝ 杨愷 ﹞晚年归老,具盛饌招余文讌。”
- 10.
日畿释义:亦称“日围”。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地下》:“天子之畿方千里,象日月径围,故曰日畿,又曰日围。”宋 汪藻《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诗之一:“戎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百年 淮海 地,回首復成非。”元 马祖常《都门一百韵》:“天枢夹杓垣,日畿络雄幕。”
- 11.
杜聿明释义:(1905-1981)陕西米脂人。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1933年参加长城抗战。抗日战争期间,任国民党政府第五军军长、中国远征军第一路代司令长官、第五集团军总司令。曾率部参加徐州会战,到缅甸支援盟军对日作战。抗战胜利后,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徐州“剿总”副总司令。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1959年被特赦。曾任全国政协常委。
- 12.
燕垒释义:⒈燕子的窝。 比喻脆弱的据点。宋 姜夔《圣宋铙歌吹曲·淮海浊》:“汝胡弗思,与越豨辈;皇威压之,燕垒自碎。”⒉喻栖身之所。郁达夫《珍珠巴刹小食摊上口占》:“如非燕垒来蛇鼠,忍作投荒万里行!”⒊喻指娼馆妓院。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邮政·逐娼妓》:“凡邮骑接递之所……每有无耻棍豪,多置狎邪门巷,遂作鸎巢燕垒,顿成柳市花街。”⒋指 燕 军的营垒。宋 苏轼《云龙山观烧得云字》:“火牛入 燕 垒,燧象奔 吴 军。”
- 13.
玉钩斜释义:⒈亦作“玉钩斜”。亦作“玉勾斜”。古代著名游宴地。在今 江苏 铜山县 南。《太平广记》卷二○四引《桂苑丛谈》:“咸通 中,丞相 李尉 拜端揆日,自 大梁 移镇 淮海 ……一旦,命於 戏马亭 西,连 玉钩斜 道,开剏池沼,搆葺亭臺。挥斤既毕,号曰‘赏心’。”周实丹《秋虫》:“秋雨衰梧金井畔,荒烟野蔓 玉钩斜。”亦省作“玉鉤”。宋 苏轼《与舒教授张山人参寥帅同游戏马台》诗之一:“路失 玉鉤 芳草合,林亡白鹤古泉清。”⒉古代著名游宴地。在 江苏 江都县 境,相传为 隋炀帝 葬宫人处。后泛指葬宫人处。宋 陈师道《
- 14.
瞶眩释义:眼花头晕。清 褚人穫《坚瓠馀集·淮海龙神》:“﹝ 张鲤庭 ﹞子某往探父,待舟 瓜步,见一虬髯老翁,以斗盛虾米至步头负贩。某欲市以贡父,取二尾尝乾湿,甫入口,顿觉瞶眩,口发譫语。”
- 15.
短狐释义:即蜮。 又名射工。传说能含沙射影、使人得病的怪物。《诗·小雅·何人斯》“为鬼为蜮”毛 传:“蜮,短狐也。”《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元年》:“己丑,僧辩 等上表劝进,且迎都 建业。湘东王 答曰:‘淮海 长鲸,虽云授首;襄阳 短狐,未全革面。太平玉烛,尔乃议之。’”胡三省 注:“长鲸,谓 侯景 …… 岳阳王 詧 据 襄阳,与 湘东 为敌,故斥为短狐。”参见“短弧”。
- 16.
第三野战军释义:解放战争时 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主力部队之一。 原为山东解放区的八路军和华中解放区的新四军。1947年初正式组成 华东野战部队。1948年11月整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春又整编为第三野战军。陈毅任司令员兼政委,粟裕任副司令员,谭震林任副政委。1947年发动孟良崮战役,歼敌七十四师,震动全国。1948年与中原 野战军一起,发动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以北华中和中原地区。1949年4月和第二野战军共同发起渡江战 役,解放南京、杭州、上海。接着挺进福建,至1949年10月解放了华东和沿海大部分岛屿。
- 17.
绢扇释义:绢面的扇子。《晋书·安帝纪》:“﹝ 义熙 元年﹞五月癸未,禁绢扇及摴蒲。”《宋史·魏王廷美传》:“阎怀忠 尝为 廷美 诣 淮海王 钱俶 求犀玉带、金酒器,怀忠 受 俶 私遗白金百两、金器、绢扇等。”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她是胖身子,八月里还挥着小绢扇。”
- 18.
薰蒸释义:⒈烟熏气蒸。《参同契》卷上:“若能练己,则真气薰蒸遍于一身。”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二:“余偶见一医僧解犀……以极薄纸裹置於怀中,近肉,以人气蒸之,候气薰蒸浹洽,乘热投臼中急擣,应手如粉。因知人气之能粉犀也。”明 何孟春《馀冬序录摘钞》卷二:“铅气有毒……业久之家,长幼为毒薰蒸,多萎黄,旋致风挛瘫软之疾,不得其寿而毙。”⒉熏陶。宋 司马光《上谨习疏》:“上行下效谓之风,薰蒸渐渍谓之化。”明 张居正《与中丞孙淮海书》:“今惟积此真意,渐次薰蒸,假以一二年,庶可少变。”清 戴名世《<禹贡锥指>序》:“会今天子
- 19.
醉乡春释义:⒈词牌名。调见宋秦观《淮海词》。因词中有“春色又添多少”及“醉乡广大人间小”句,故名。又名《添春色》。参阅《词谱》七。⒉曲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