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 [mù liáo]
1. 古代地方军政长官衙署中参谋、书记、顾问之类,后泛指官署中的辅助人员。
例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宋史·颜衎传》
英[aides and staffs; assistant to a ranking official or general in old China;]
幕僚 引证解释
⒈ 古称将帅幕府中的参谋、记室之类的僚属,后亦泛称地方军政官衙署中协助办理文案、刑名、钱谷等公务的人员。
引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三:“李太师 光颜 ……爱女未聘,幕僚谓其必选佳婿。”
《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四年》:“楚王 希范 始开天策府,置护军中尉、领军司马等官,以诸弟及将校为之。又以幕僚 拓跋恆、李弘皋、廖匡图、徐仲雅 等十八人为学士。”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题:“夺风情村妇捐躯,假天语幕僚断狱。”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杜 区区一幕僚,何必引节镇大官自戒。”
国语词典
幕僚 [mù liáo]
⒈ 幕府中的僚属。
引《宋史·卷二七〇·颜衎传》:「请自今藩镇幕僚,勿得任台官。」
⒉ 军中为主官分析敌情、策定作战计划的参谋人员。
⒊ 协助机关主管处理文书等日常事务的人员。
幕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游释义:谓游幕。指到各地做幕僚。
- 2.
俊僚释义:才智杰出的幕僚。
- 3.
僚幕释义:幕僚;幕友。
- 4.
入幕宾释义:语出《晋书·郗超传》:“谢安 与 王坦之 尝诣 温 论事,温 令 超 帐中卧听之,风动帐开,安 笑曰:‘郗生 可谓入幕之宾矣!’”后因称参与机密的幕僚为“入幕宾”。
- 5.
入幕释义:⒈进入帷幕。 北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还飈入幕,写雾出楹。”⒉引申指进入内室。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剧贼遁免》:“﹝ 罗龙文 ﹞与 严东楼 款密,且令品第所得江南诸宝玩,其入幕无间朝夕。后与 严 同败,同遣戍。”⒊指入为幕僚。唐 贾岛《送陈判官赴绥德》诗:“将军遥入幕,束带便离家。”金 元好问《送樊顺之》:“王粲 从军正年少,庾郎 入幕更风流。”参见“入幕宾”。
- 6.
内文案释义:旧社会在官署内签押房办公、与长官关系较密切、预闻机要的幕僚。
- 7.
参军释义:⒈参加部队。⒉古代官名。汉末至唐时设立,是王、相或将军的军事幕僚。宋有司户参军等,为地方低级官员。元废。
- 8.
吏佐释义:泛指将帅府中的幕僚人员。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桓宣武 薨,桓南郡 年五岁。服始除,桓车骑 与送故文武别,因指语 南郡:‘此皆汝家故吏佐。’”《魏书·源怀传》:“边隅事尠,实少畿服,请主帅吏佐五分减二。”
- 9.
咨议释义:旧时备顾问的幕僚。
- 10.
坐馆释义:旧时指担任塾师或幕僚。
- 11.
外嬖释义:指宫禁外的宠臣(包括男宠)。 《左传·庄公二十八年》:“驪姬 嬖,欲立其子,赂外嬖 梁五,与 东关嬖五。”杜预 注:“姓 梁 名 五。在闺闥之外者。东关嬖五,别在关塞者,亦名 五。皆大夫,为 献公 所嬖幸,视听外事。”章炳麟《讨满洲檄》:“幕僚外嬖,交伍於道,官邪之成,为古今所未有。”参见“内嬖”。
- 12.
婉画释义:语本 南朝 宋 谢瞻《张子房》诗:“婉婉幙中画。”谓 张良 为 刘邦 运筹帷幄之中。后以“婉画”指幕僚辅助长官谋划。
- 13.
宾东释义:古代主人的座位在东,客人的座位在西,因此称宾与主为宾东(多用于幕僚和官长,家庭教师和家长,店员和店主)。
- 14.
宾僚释义:宾客幕僚。
- 15.
宾席释义:⒈宾客的席位。 ⒉幕友;幕僚。
- 16.
宾寀释义:亦作“賔寀”。 客舍。借指幕僚。
- 17.
宾幕释义:⒈亦作“賔幕”。 幕府。⒉幕宾;幕僚。
- 18.
宾寮释义:幕僚。 唐 白居易《韦审规可西川节度副使御使中丞制》:“其於张大光荣,与四方征镇之宾寮不侔矣。”宋 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安中令大度》:“中令 宽宏大度,不妄喜怒,事无大小,既与宾寮商议,至夜,必召 刘某 审之。”王闿运《珍珠泉铭》:“侍郎 文煜,以 咸丰 九年秋,奉皇帝詔,巡抚 山东。明年上元,觴宾寮於公府。”
- 19.
宾故释义:指幕僚故吏。
- 20.
宾籍释义:旧时官长的幕僚名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