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用 [qì yòng]
1. 指器皿用具。
例器用什物。
英[ utensils; ]
2. 兵器与农具。
例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国语》
英[ weapon and farm implements; ]
3. 才具;才干。
例有胆略器用。
英[ ability; ]
4. 比喻人才。
例国家之器用也。——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
英[ talent; ]
器用 引证解释
⒈ 器皿用具。
引《书·旅獒》:“无有远邇,毕献方物,惟服食器用。”
《尉缭子·原官》:“程工人,备器用,匠工之功也。”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二》:“司徒 郑贞公,每在方镇公厅,陈设器用,无不精备。”
许地山 《无忧花》:“她所受的教育使她要求都市底物质生活,喜欢外国器用。”
⒉ 兵器与农具。
引《国语·周语上》:“先王之於民也,懋正其德而厚其性,阜其财求而利其器用。”
韦昭 注:“器,兵甲也;用,耒耜之属也。”
⒊ 专指武器或农具。此指农具。
引《尉缭子·制谈》:“便吾器用,养吾武勇,发之如鸟击,如赴千仞之谿。”
此指武器。 汉 桓宽 《盐铁论·禁耕》:“器用不便,则农夫罢於壄而草莱不辟。”
唐 柳宗元 《钴鉧潭西小丘记》:“即更取器用,剷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⒋ 比喻人才。
引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
⒌ 才具,才干。
引《三国志·吴志·蒋钦传》“盛(徐盛 )常畏 钦 因事害己,而 钦 每称其善”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盛 忠而勤彊,有胆略器用,好万人督也。”
⒍ 重用;使用。
引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下》:“宠(陈宠 )奉事先帝,深见委任。若以岁月言之,宜蒙受功劳之报;以才量言之,应受器用之赏,不可以机微之故,以伤辅政之德。”
宋 范仲淹 《上时相议制举书》:“国家劝学育材,必求为我器用,辅我风教。”
国语词典
器用 [qì yòng]
⒈ 各种用具。
引汉·桓宽《盐铁论·禁耕》:「器用不便,则农夫罢于壄。」
《唐语林·卷六·补遗》:「陈设器用,无不精备。」
⒉ 人才。
引《文选·王襃·圣主得贤臣颂》:「夫贤者,国家之器用也。」
器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案释义:⒈指一件陈奉食物的托盘。《新唐书·礼乐志五》:“皇子束脩:束帛一篚,五匹;酒一壶,二斗;脩一案,五脡。”⒉一张几桌。《朱子语类》卷十八:“如一案有许多器用,逐一理会得,少间便自见得都是案上合有底物事。”《宣和遗事》后集:“引帝至帐下,旋次升阶,惟有一案设香烛。”⒊一桩案件。⒋犹言一个部门。《宋史·职官志三》:“刑部旧有详覆案,自官制行,归诸路提刑司,至是復置。四年,併制勘、体量为一案。”
- 2.
三恪释义:周 朝新立,封前代三王朝的子孙,给以王侯名号,称三恪,以示敬重。周 封三朝说法有二。一说封 虞 、 夏 、 商 之后于 陈 、 杞 、 宋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昔 虞閼父 为 周 陶正,以服事我先王。我先王赖其利器用也,与其神明之后也,庸以元女 大姬 配 胡 公,而封诸 陈 ,以备三恪。” 杜预 注:“ 周 得天下,封 夏 、 殷 二王后,又封 舜 后,谓之恪,并二王后为三国。其礼转降,示敬而已,故曰三恪。”一说封 黄帝 、 尧 、 舜 之后于 蓟 、 祝 、 陈 。《诗·陈风谱》 唐 孔颖达 疏
- 3.
五雉释义:相传 少皞 时掌工务的五个官名的合称。《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杜预 注:“五雉,雉有五种。”孔颖达 疏:“雉声近夷,雉训夷,夷为平,故以雉名工正之官。”或以为五种雉鸟各表示某一工种。孔颖达 疏引 贾逵 曰:“西方曰鷷雉,攻木之工也;东方曰鶅雉,搏埴之工也;南方曰翟雉,攻金之工也;北方曰鵗雉,攻皮之工也;伊 洛 而南曰翬雉,设五色之工也。”北周 庾信《周祀五帝歌·配帝舞》:“司正五雉,歌庸九川。”
- 4.
任正释义:古代车箱底部木档,在前方、左方、右方者谓之“任正”。与在后方者(即所谓“轸”)共相构成车箱之方矩形,故称。《周礼·考工记·輈人》:“凡任木、任正者,十分其輈之长,以其一为之围。”郑玄 注:“任正者,谓舆下三面材,持车正者也。”孙诒让 正义:“郑珍 云:‘车箱三面之下,即軫之左、右、前三方也。’…… 黄以周 云:‘任正者,任此正也。正谓车正,车正者,舆也。舆形方正,故谓之车正,其前、左、右三面材之尌輢式者,与古文“匚”、“正”字同。’”宋 沉括《梦溪补笔谈·器用》:“熙寧 八年,章子厚 与予同领军器监,被旨
- 5.
佩章释义:⒈指古代官员佩带的印章。宋 沉括《梦溪笔谈·器用》:“今人地中得古印章,多是军中官。古之佩章,罢免迁死皆上印綬,得以印綬葬者极稀。土中所得,多是没於行阵者。”⒉佩带在胸前的奖章、勋章。如:市长亲自颁给她佩章。
- 6.
创置释义:亦作“剏置”。 设立;建置。唐 元稹《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臣等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散纳诸使,斤两盖寡,创置鑪冶,器具颇繁,一年勒停,并是废物。”《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所居连簷重阁,洞户相通,华丽雄壮,与王侯之家相等,浩 犹以为隘窄。又於所居之北,剏置一园。”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武帝 时,因为对少数族用兵,内务防务空虚,于是在北军创置八校尉,开始募兵。”
- 7.
北宫释义:⒈古代王后所居之宫。《周礼·天官·内宰》:“宪禁令于王之北宫而纠其守。”孙诒让 正义:“古者宫必南乡,王路寝在前,谓之南宫……后六宫在王六寝之后,对南宫言之,谓之北宫。”《左传·襄公十年》:“子西 闻盗,不儆而出,尸而追盗。盗入於北宫,乃归,授甲,臣妾多逃,器用多丧。”⒉指后宫。《楚辞·刘向<九叹·思古>》:“西施 斥於北宫兮,仳倠 倚於弥楹。”王逸 注:“言 西施 美好,弃於后宫,不见进御。”⒊汉 宫名。在 长安。汉高祖 时建,后 武帝 增修之。《汉书·东方朔传》:“常从游戏 北宫,驰逐 平乐,观鸡鞠
- 8.
即墨侯释义:砚的别名。 据 宋 苏易简《文房四谱·砚谱》载,唐 人 文嵩 曾以砚拟人作《即墨侯石虚中传》曰:“上利其器用,嘉其谨默,詔命常侍御案之右,以备濡染,因累勋绩,封之即墨侯。”后因用以称砚。
- 9.
和钧释义:谓使计量标准准确划一。《书·五子之歌》:“关石和钧,王府则有。”孔 传:“金铁曰石,供民器用,通之使和平,则官民足。”蔡沉 集传:“关,通;和,平也。百二十斤为石,三十斤为钧……关通,以见彼此通同,无折閲之意;和平,以见人情两平,无乖争之意。”唐 柳宗元《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重轻开塞,有和钧肃给之效。”宋 曾巩《贺熙宁十年南郊礼毕大赦表》:“关通和钧之利,阜於市廛。”
- 10.
备守释义:⒈守备之器用。⒉守备。
- 11.
夷民释义:⒈谓使度量标准统一,民众交易公平。《左传·昭公十七年》:“五雉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孔颖达 疏:“使其利便民之器用,正丈尺之度,斗斛之量,所以平均下民也。樊光、服虔 云:雉者,夷也;夷,平也;使度量器用平也。”⒉对外国人的泛称。清 姚鼐《侍讲张君墓志铭》:“澳门 者,香山 南境,斗入海,西洋夷民居之……上吏以君贤,俾摄其职,君尤能得夷民情而柔调之。”
- 12.
奢汰释义:犹奢泰。 《荀子·仲尼》:“闺门之内,般乐奢汰,以 齐 之分奉之而不足。”宋 刘子翚《兼道携古墨来感作此诗》:“当时好玩不独此,器用往往穷奢汰。”《明史·轩輗传》:“是年,超擢 浙江 按察使。前使奢汰,輗 力矫之。”
- 13.
宂散释义:⒈亦作“冗散”。闲散,无固定职守。《后汉书·蔡邕传》:“而今在任无復能省,及其还者,多召拜议郎、郎中。若器用优美,不宜处之冗散。”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及既得之,终不能拔,或纳谗而诛之,或放之乎冗散。”宋 陆游《辞免赐出身状》:“欲望敷奏,特赐追寝,以安冗散之分。”明 王世贞《辛日之郊外小饮河亭即事》诗:“所欣居冗散,况此乐游年。”⒉指闲散的人。明 文徵明《送周君振之宰高安叙》:“乡贡率起自冗散,其得邑往往鄙小。”⒊疲沓涣散。《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兵在精不在众,宂散坐食,非计也。”⒋
- 14.
宴犒释义:设宴犒赏。唐 赵璘《因话录》卷二:“司徒 郑真公,每在方镇,崇树公家,陈设器用,无不精备。至於宴犒之事,未尝刻薄。”唐 裴铏《传奇·昆仑奴》:“﹝ 崔生 ﹞遂宴犒以酒肉。”《新五代史·杂传·张全义》:“﹝ 张全义 ﹞年老不能进趋,遣人掖扶而登,宴犒尽欢,命皇子 继岌、皇弟 存纪 等皆兄事之。”
- 15.
小矩释义:短小的标尺。宋 沉括《梦溪笔谈·器用》:“予顷年在 海州,人家穿地得一弩机,其望山甚长,望山之侧为小矩,如尺之有分寸。”
- 16.
库书释义:旧时官府仓库中掌管造册登记等事的吏员。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庶政·修葺馆署》:“一应供帐器用与旗帜执事,乐人舆皂衣帽,俱预製整齐,造册点记,贮库备用,令库书收掌。”《廿载繁华梦》第一回:“库书不过一个书吏,若不是靠着侵吞鱼蚀,试问年中如许进项,从哪里得来。”
- 17.
得壹元宝释义:古钱名。 唐 乾元 二年 史思明 据 洛阳 时所铸。形制略似开元通宝。亦省称“得壹钱”、“得壹”。宋 洪遵《泉志·伪品下·史思明得壹钱》:“得壹钱,《唐书·食货志》曰:‘史思明 据 东都 铸“得壹元宝”钱,径寸四分,以一当“开元通宝”之百。’《旧谱》曰:‘得臺钱,径寸三分,重十三銖。’余按此钱重十二銖六絫。”宋 沉括《梦溪笔谈·器用》:“熙寧 中,尝发地得大钱三十餘千文,皆‘顺天’、‘得壹’,当时在庭皆疑古无‘得壹’年号,莫知何代物。予按《唐书》,史思明 僭号,铸‘顺天’、‘得壹’钱。顺天 乃其伪年号,‘
- 18.
急就章释义:⒈为了应急需而匆促写成的书面材料或草草办完的事情。⒉也叫《急就篇》。书名。西汉史游撰。是一部教学童识字的七言韵语字书。全书三十四章,有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
- 19.
惜千千释义:宋 时戏具名。 清 方以智《通雅·器用十三》:“惜千千,转轮戏也。《南宋市肆记》载京瓦儿戏之场有惜千千,盖如京师之放空鐘、抽陀螺乎?形扁丸,有脐,以绳卷而放之,其转不已,谓之千千,或其遗称。”
- 20.
惟桑释义:语出《诗·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朱熹 集传:“桑梓二木,古者五亩之宅,树之墻下,以遗子孙给蚕食、具器用者也。”后因以“维桑”、“惟桑”指父祖所建的住宅。泛指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