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县 [qǔ xiàn]
1. 亦作“曲悬”。
3. 周礼,诸侯之乐,室内三面悬乐器,形曲,谓之“曲县”。县,“悬”的古字。
曲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曲悬”。 周 礼,诸侯之乐,室内三面悬乐器,形曲,谓之“曲县”。县,“悬”的古字。
引《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
杜预 注:“轩县也。 周 礼,天子乐宫县四面,诸侯轩县,闕南方。”
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轩县闕一面,故谓之曲县。”
《孔子家语·正论》:“请曲悬之乐。”
曲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曲县释义:亦作“曲悬”。 周 礼,诸侯之乐,室内三面悬乐器,形曲,谓之“曲县”。县,“悬”的古字。《左传·成公二年》:“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杜预 注:“轩县也。周 礼,天子乐宫县四面,诸侯轩县,闕南方。”孔颖达 疏引 王肃 曰:“轩县闕一面,故谓之曲县。”《孔子家语·正论》:“请曲悬之乐。”
- 2.
曲悬释义:见“曲县”。
- 3.
汾桥释义:古桥名。在 汾水 之上。故址在今 山西省 阳曲县 东。相传为 战国 初期 晋 刺客 豫让 为其主 智伯 报仇而谋刺 晋 大夫 赵襄子 处。
- 4.
皋落释义:⒈春秋 时北方的少数民族。 《左传·闵公二年》:“晋侯 使太子 申生 伐 东山 皋落氏。”杜预 注:“赤狄 别种也。皋落 其氏族。”《国语·晋语一》:“以 皋落狄 之朝夕苛我边鄙,使无日以牧田野。”韦昭 注:“皋落,东山狄 也。”汉 焦赣《易林·离之蹇》:“东山 皋洛,一朝殞落。”⒉古城名。赤狄 皋落氏 所筑。故址在今 山西省 垣曲县 东南 皋落镇。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清水 歷其南,东流,逕 皋落 城北。服虔 曰:赤翟 之都也。世谓之 倚亳城。”金 元好问《马岭》诗:“皋落 东南三百里,鬢毛
- 5.
繁缨释义:古代天子、诸侯所用辂马的带饰。 繁,马腹带;缨,马颈革。《礼记·礼器》:“大路繁缨一就,次路繁缨七就。”孔颖达 疏:“繁,谓马腹带也。”《左传·成公二年》:“既,卫 人赏之以邑,辞,请曲县、繁缨以朝,许之。”汉 贾谊《新书·审微》:“叔孙于奚 者,卫 之大夫也。曲县者,卫君 之乐体也;繁缨者,君之驾饰也。”汉 蔡邕《独断》卷下:“繁缨在马膺前,如索帬者是也。”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公言 孔子 不以名器假人,繁缨以朝,且犹不可,允言 近习之臣,非有元勋大劳,而赠以三公之官,给以一品卤簿,其为繁缨,不亦
- 6.
统押释义:统管督率。宋 岳飞《奏郾城县并绛州垣曲县捷状》:“当日又据本司统领忠义军马 梁兴、董荣 申,依准指挥统押军马前来过 大河,攻击 金 人,佔夺州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时诸军既集,而 江西 马步军副总管 刘纲,右宣教郎、统押 池州 土豪乡兵 邓酢,皆在兵间。”
- 7.
阪泉释义:古地名。相传 黄帝 与 炎帝 战于 阪泉 之野。其地所在,有三说:(1)在 山西省 阳曲县 东北,相传旧名 汉山。《左传·僖公二十五年》:“遇 黄帝 战于 阪泉 之兆。”参阅《嘉庆一统志·太原府》。(2)在今 河北省 涿鹿县 东南。《史记·五帝本纪》:“教熊羆貔貅貙虎,以与 炎帝 战於 阪泉 之野。”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阪泉,今名 黄帝泉,在 嬀州 怀戎县 东五十六里。出五里至 涿鹿 东北,与 涿水 合。又有 涿鹿 故城,在 嬀州 东南五十里,本 黄帝 所都也。《晋太康地里志》曰:‘涿鹿 城东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