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布 [xià bù]
1. 用苎麻织的麻布。
英[grass cloth; grass linen;]
夏布 引证解释
⒈ 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宜于制夏装,故名。为我国特产,多产于 江西、湖南、广东、四川 等地。
引《元史·英宗纪一》:“给 通 漷 二州 蒙古 户夏布。”
茹志鹃 《高高的白杨树》:“床上挂着一个夏布小帐子。”
国语词典
夏布 [xià bù]
⒈ 用苎麻纤维织成的布,属夏季的衣料,故称为「夏布」。中国境内以湖南省浏阳县和江西省万载县出产的最著名。
近麻布
夏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波罗盖释义:方言。膝盖。《醒世姻缘传》第十回:“这话长着哩!隔着层夏布裤子,垫的波罗盖子慌!我起来説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这老妈子把自己的波罗盖儿堵住了二奶奶的谷道。”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三:“﹝ 刘胜 ﹞两手抱着低垂的头,肘子支在波罗盖上。”
- 2.
浏阳释义:县名。在湖南省东部,湘江支流浏阳河流域。农林产以稻、油茶、竹、木材、麻类为主,并产爆竹、豆豉、夏布等。
- 3.
爱国布释义: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我国人民抵制帝国主义国家布匹的倾销,提倡服用自产土布,称之为爱国布。柔石《人间杂记》:“三套白洋布小衫、一件爱国布长衫、一顶夏布帐子,天气冷起来,我想今年不再用它了。”
- 4.
生裙释义:夏布裳。
- 5.
白纻释义:⒈亦作“白苧”。白色的苧麻。宋 袁文《瓮牖闲评》卷四:“晁无咎 诗云:‘上山割白紵,山高叶摵摵,持归当户绩,为君为絺綌。’”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苧麻》:“白苧叶面青,其背皆白。”⒉指白紵所织的夏布。唐 张籍《白紵歌》:“皎皎白紵白且鲜,将作春衣称少年。”宋 范成大《晚春》诗之一:“轻颸宜白紵,时节近清微。”元 郭翼《阳春曲》:“宫中裁白苧,犹怯剪刀寒。”清 龚自珍《莺啼序》词:“凌波袜懒,绣线裙鬆,换 吴 棉白苧。”刘成禺《洪宪纪事诗》之一七八:“白紵轻衫紫玉歌,府中狎客妙年多。”⒊白衣。古代士
- 6.
白苎衫释义:细白夏布衫。
- 7.
白蕉衫释义:白夏布短袖单衣。
- 8.
脱胎释义:⒈漆器的一种制法,在泥或木制的模型上糊上薄绸或夏布,再经涂漆磨光等工序,最后把胎脱去,涂上颜料。⒉指一事物由另一事物孕育变化而产生:脱胎换骨。这出戏脱胎于一个神话故事。
- 9.
麻布释义:用麻织成的布,多用来做衬布或包装物品。 细麻布叫夏布,可以做衣料。
- 10.
麻织品释义:用麻做原料织成的物品,如夏布、工业用的亚麻帆布、包装用的麻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