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便溺 便溺的意思
biànniào

便溺

简体便溺
繁体
拼音biàn niào
注音ㄅㄧㄢˋ ㄋㄧㄠ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便

biàn pián,(1) 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组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2) 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组词】: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随便。便宜(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3) 便利的时候。【例句】:便中请来信。(4) 就。【组词】:说了便做。(5) 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组词】:大便。便秘。(1) 〔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2) 〔便宜〕物价较低。【例句】:这些东西都很便宜。占便宜(小利,私利。)(3) 〔便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4) 〔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nì niào,(1) 淹没。【组词】:溺水。溺死。(2) 沉迷不悟,过分,无节制。【组词】:溺爱。沉溺。(1) 同“尿”。

基本含义

指随随便便、不加思索地说话和行事。

便溺的意思

便溺 [biàn niào]

1. 排除大便和小便。

[urinate of defecate;]

便溺 引证解释

⒈ 排泄屎尿。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阴府辩词》:“其家就牀褥作一窍,任其便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珊瑚》:“无何,母以鬱积病,委顿在牀,便溺转侧皆须生。”

⒉ 屎尿。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雷公》:“大骇,急以器中便溺倾注之。”
许杰 《吉顺》下:“一种特别的气味,是儿童们的便溺。”


国语词典

便溺 [biàn niào]

⒈ 排泄大小便。

如:「不可随地便溺。」


便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便溺释义:⒈排泄大小便:不许随地便溺。⒉屎和尿:这种动物的便溺有种特殊的气味。
    • 2.
      圊桶释义:便溺器。
    • 3.
      急须释义:⒈煮茶、暖酒器名。⒉一说古为便溺器名。
    • 4.
      扶抱释义:双手扶持或抱着。《南史·萧坦之传》:“帝又夜醉…… 坦之 与 曹道刚 扶抱还 寿昌殿 瑇瑁牀上卧。”宋 叶适《蔡知閤墓志铭》:“孝宗 崩,光宗 疾不能丧。太皇太后命今上即位。上却避再三,公与同列 韩侂胄 扶抱登御榻,涕泪被面,庭中惊悚。”明 唐顺之《都察院都事秦君墓表》:“张孺人 尝病瘫不能起……便溺起坐,必君自扶抱,朝夕必侧,如是者十九年。”郭沫若《屈原》第二幕:“屈原 因事起仓卒,且左右无人,亦急将 南后 扶抱。”
    • 5.
      溷器释义:供便溺用的器具。
    • 6.
      立通丸释义:一种药名,主治胃热肠寒,善食数饥,便溺,小腹胀痛,大便或涩。
    • 7.
      脾泄释义:中医学病名。由于脾脏关系所致的腹泻。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肉豆蔻》﹝附方﹞:“脾泄气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三回:“恰好 多老爷 得了个脾泄的病,做儿媳妇的,别的都好伺候,惟有这搀扶便溺,替换小衣,是办不到的。”周作人《三礼赞》三:“至于失恋以至反目,事属寻常,正如酒徒呕吐,烟客脾泄,不足为病。”
    • 8.
      蜜人释义:生前服蜜,死后以蜜浸泡,埋葬期久而形成的木乃伊。明 陶宗仪《辍耕录·木乃伊》:“回回 田地,有年七十八岁老人,自愿捨身济众者,絶不饮食,惟澡身啖蜜,经月,便溺皆蜜。既死,国人殮以石棺,仍满用蜜浸,鐫志岁月于棺盖瘞之。俟百年启封,则蜜剂也。凡人损折肢体,食匕许,立愈。虽彼中亦不多得,俗曰蜜人,番言木乃伊。”
    • 9.
      蹲坑释义:⒈蹲在粪坑上(便溺)⒉〈方〉指种菜时刨坑。

便溺(biann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便溺是什么意思 便溺读音 怎么读 便溺,拼音是biàn niào,便溺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便溺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