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退 [yǐn tuì]
1. 一个人退出社会生活,尤其是政治生活,走向个人生活圈子的倾向,它通常产生于对复杂的社会活动感到无意义或对它缺乏理解之时。
英[ privatization; ]
2. 隐没;逐渐消失。
例往事早已从他的记忆中隐退了。
英[ vanish; ]
3. 退出政治生活,隐居起来;退隐;引退。
例称病隐退。
英[ retire from office; ]
隐退 引证解释
⒈ 指为官者退职后隐居林下。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兼以北方政教严切,全无隐退者故也。”
《南史·隐逸传上·雷次宗》:“少入 庐山 ……隐退不受徵辟。”
《易·遁》“遯,亨小利贞” 唐 孔颖达 疏:“遯者,隐退逃避之名。”
高亨 注:“退而隐居为遯。此言人当不可进仕之时,退隐乃通,仅有小利,是亦正道也。”
老舍 《赵子曰》第一:“就是那半间厕所,当客人们不愿见朋友或债主子的时候,也可以权充外国医院,好像政客们的托疾隐退之所。”
⒉ 消褪。
引茅盾 《子夜》十二:“吴荪甫 那一脸不介意的微笑渐渐隐退了,转变为沉思。”
沙汀 《堰沟边》:“这些痛苦的回忆,一般说来,早已从他意识上隐退了。”
国语词典
隐退 [yǐn tuì]
⒈ 辞职隐居。
例如:「他因过不惯官场生涯,决定辞官隐退,当个平凡人。」
隐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湖心释义:谓隐退江湖之志。
- 2.
仕止释义:指出仕或隐退。明 李贽《与弱侯焦太史书》:“重念 龙谿老 没矣,近老 亦又老矣,五臺老 未知仕止如何?”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七十致仕》:“今则距悬车之期,只有二年,而尚有议余不应遽退者。殆亦未就古人行藏之大义,及仕止之恒规,而一按之也。”
- 3.
养望释义:⒈培养虚名。 《世说新语·政事》“陶公 性检厉”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唐 司空图《五十》诗:“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清 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朕闻留务多閒,诸曹郎类优游养望,而刑曹尤甚。”⒉指隐退闲居。《北齐书·魏收传》:“不养望於丘壑,不待价於城市。”《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去年小弟到京,不料 高先生 却养望在家了。”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国同盟会》:“益以 孙文 交卸总统政权,养望在野。”
- 4.
冥穷释义:犹隐退。
- 5.
出处语默释义: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
- 6.
出处进退释义:指出仕或隐退。
- 7.
功成身退释义:身:自身,自己。 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 8.
勇退释义:勇于隐退;见机急退。
- 9.
勇退急流释义: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
- 10.
卷怀释义:⒈全部拿走。⒉语本《论语·卫灵公》:“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刘宝楠正义:“卷,收也。怀,与‘褱’同,藏也……卷而怀之,盖以物喻。”后以“卷怀”谓藏身隐退,收心息虑。⒊指包容。⒋退避,敛迹。
- 11.
屏伏释义:⒈隐退,避匿。宋 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忠朴屏伏,憸狡得志。”明 高启《送倪雅序》:“余旅食江上,别君者累年,屏伏摧沮,曩时之意尽矣。”⒉伏地。清 侯方域《赠季弟序》:“见公卿皆屏伏惕息,不敢仰首视。”
- 12.
幽蛰释义:冬眠土中的虫类。喻草野或隐退之士。
- 13.
张良慕赤松释义:慕:羡慕;赤松:仙人赤松子。张良羡慕赤松子。比喻功成名就后,想要隐退,摆脱世俗,追随神仙。
- 14.
张范释义:⒈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 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⒉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⒊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
- 15.
弭翼释义:收敛羽翼。喻隐退。
- 16.
收身释义:⒈指隐退。 ⒉缩着身体。
- 17.
敛然释义:⒈聚集貌。 ⒉自我约束貌。指隐退。
- 18.
敛翼释义:收拢翅膀。比喻隐退。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復敛翼於故枝,块然独处,有离群之志。”晋 潘岳《寡妇赋》:“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唐 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白帝城 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
- 19.
敛退释义:收敛退让;隐退。
- 20.
文行出处释义: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隐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湖心释义:谓隐退江湖之志。
- 2.
仕止释义:指出仕或隐退。明 李贽《与弱侯焦太史书》:“重念 龙谿老 没矣,近老 亦又老矣,五臺老 未知仕止如何?”清 梁章鉅《归田琐记·七十致仕》:“今则距悬车之期,只有二年,而尚有议余不应遽退者。殆亦未就古人行藏之大义,及仕止之恒规,而一按之也。”
- 3.
养望释义:⒈培养虚名。 《世说新语·政事》“陶公 性检厉”刘孝标 注引 晋 孙盛《晋阳秋》:“君子当正其衣冠,摄以威仪,何有乱头养望,自谓宏达邪?”唐 司空图《五十》诗:“清秩偶叨非养望,丹方频试更堪疑。”清 钱谦益《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朕闻留务多閒,诸曹郎类优游养望,而刑曹尤甚。”⒉指隐退闲居。《北齐书·魏收传》:“不养望於丘壑,不待价於城市。”《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去年小弟到京,不料 高先生 却养望在家了。”谢彬《民国政党史·中国同盟会》:“益以 孙文 交卸总统政权,养望在野。”
- 4.
冥穷释义:犹隐退。
- 5.
出处语默释义:出仕和隐退,发言和沉默。
- 6.
出处进退释义:指出仕或隐退。
- 7.
功成身退释义:身:自身,自己。 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
- 8.
勇退释义:勇于隐退;见机急退。
- 9.
勇退急流释义:比喻在官场得意时及时隐退。
- 10.
卷怀释义:⒈全部拿走。⒉语本《论语·卫灵公》:“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刘宝楠正义:“卷,收也。怀,与‘褱’同,藏也……卷而怀之,盖以物喻。”后以“卷怀”谓藏身隐退,收心息虑。⒊指包容。⒋退避,敛迹。
- 11.
屏伏释义:⒈隐退,避匿。宋 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忠朴屏伏,憸狡得志。”明 高启《送倪雅序》:“余旅食江上,别君者累年,屏伏摧沮,曩时之意尽矣。”⒉伏地。清 侯方域《赠季弟序》:“见公卿皆屏伏惕息,不敢仰首视。”
- 12.
幽蛰释义:冬眠土中的虫类。喻草野或隐退之士。
- 13.
张良慕赤松释义:慕:羡慕;赤松:仙人赤松子。张良羡慕赤松子。比喻功成名就后,想要隐退,摆脱世俗,追随神仙。
- 14.
张范释义:⒈汉张良、春秋越范蠡的并称。 两人俱善谋,又皆功成隐退。⒉东汉张劭、范式的并称。两人友情笃厚。⒊南朝宋张永、梁范怀约的并称。二人俱善书。
- 15.
弭翼释义:收敛羽翼。喻隐退。
- 16.
收身释义:⒈指隐退。 ⒉缩着身体。
- 17.
敛然释义:⒈聚集貌。 ⒉自我约束貌。指隐退。
- 18.
敛翼释义:收拢翅膀。比喻隐退。三国 魏 应璩《与侍郎曹长思书》:“復敛翼於故枝,块然独处,有离群之志。”晋 潘岳《寡妇赋》:“雀群飞而赴楹兮,鸡登栖而敛翼。”唐 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白帝城 边又相遇,敛翼三年不飞去。”
- 19.
敛退释义:收敛退让;隐退。
- 20.
文行出处释义: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