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1. 全国民众。
英[ national; citizen; ]
3. 今指取得一国国籍的人,即该国国民。
⒈ 一国或藩封所辖的百姓。
引《周礼·春官·墓大夫》:“令国民族葬。”
《左传·昭公十三年》:“先神命之,国民信之。”
《史记·东越列传》:“威行於国,国民多属,窃自立为王。”
《汉书·王子侯表下》:“藉阳侯 显,坐恐猲国民取财物,免。”
清 秋瑾 《赠浯溪女士徐寄尘和原韵》:“今日舞臺新世界,国民责任总应分。”
⒉ 近代以来称具有某国国籍的人为该国国民。
⒈ 泛指全国的人民。
引《左传·昭公十三年》:「民无怨心,先神命之,国民信之。」
近公民 人民
⒉ 凡取得一国国籍的人民,就是该国的国民。
1.在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内部,为了争权夺利,总是钩心斗角,互相倾轧。
2.国民党反动派倾巢而出,对红军根据地进行围剿。
3.在国民党内部,各军官将士为了升官发财,排斥异己是他们惯用的伎俩。
4.国民党反动派杀害闻一多先生,真是天理难容!
5.解放前,国民党官方宣传的惯用手法是强奸民意,造谣惑众。
6.中国民间历来把鸳鸯当作恩爱夫妻的象征。
7.这是“情逾骨肉”的,当年国民党反动派要将我们斩尽杀绝的险境中的最真挚而伟大的“天下父母心”啊!
8.当国民党反动派袭击新四军的消息传来后,周恩来同志投袂而起,写下了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诗句。
9.国民党反动派内部实力派想排除异己,巩固他们的统治。
10.无庸讳言,我们国民收入的平均水平与一些发达国家比较还有着较大的差距。
11.国民政府留下的是一个贫穷落后,百孔千疮的烂摊子。
12.国民党的衮衮诸公管我们这些穷学生的什么“宣言”、“上书”!
13.国民党搞的“伪国大”,候选人堂而皇之地进行贿选,真是贿赂公行。
14.国民党极端分子想重温旧梦,但那只是妄想。
15.解放战争时期,被国民党反动派视为金城汤池的济南,还是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一举攻克了。
16.在国民党统治下,军阀混战,局事风谲云诡,变幻莫测,一定要多加小心。
17.国民党政府的官员上下其手,腐败透顶。
18.当时国民党认为不可逾越的长江天险,还是被英勇无敌的人民解放军顺利地渡过了。
19.国民党军队由于纪律不严,不堪一击,败给了八路军。
20.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的消息,吓得国民党政府要员们惶惶不可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