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用 [cáng yòng]
1. 潜藏着的功用。语本《易·系辞上》:“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孔颖达疏:“藏诸用者,潜藏功用,不使物知。”谓隐藏难知者而更显表其功用。
3. 指暗藏其用意。
藏用 引证解释
⒈ 谓隐藏难知者而更显表其功用。
引语本《易·繫辞上》:“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
孔颖达 疏:“藏诸用者,潜藏功用,不使物知。”
《南齐书·乐志》:“道閟期运,义开藏用。”
⒉ 指暗藏其用意。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或明理以立体,或隐义以藏用。”
詹鍈 义证:“有时隐晦含蓄把作品的用意暗藏起来,使读者有想象的餘地。”
藏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八风舞释义:舞名。 《新唐书·祝钦明传》:“帝与群臣宴,钦明 自言能《八风舞》,帝许之。钦明 体肥丑,据地摇头睆目,左右顾眄,帝大笑。吏部侍郎 卢藏用 嘆曰:‘是举五经扫地矣。’”《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载此事,胡三省 注云:“祝钦明 所作《八风舞》,非 春秋 鲁 大夫 众仲 所谓舞者所以节八音行八风者也,借八风之名,而备诸淫丑之态耳。”元 程自修《岁云暮矣》诗:“乡里小儿《紇那歌》,前辈先生《八风舞》。”
- 2.
司明释义:⒈负责让眼睛明亮。 谓使了解下情。《左传·昭公九年》:“女为君目,将司明也……而女不见,是不明也。”亦指眼睛。清 曹寅《夜饮和培山眼镜歌》:“生人六凿宜藏用,五官首出司明重。”⒉官名。新莽 设置。参阅《汉书·王莽传中》。
- 3.
大寳龟释义:古时天子宝藏用以卜疑的大龟甲。
- 4.
广成子释义: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晋 葛洪《神仙传·广成子》:“广成子 者,古之仙人也。居 崆峒 之山石室之中。黄帝 闻而造焉。”唐 陈子昂《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轩辕台》诗:“尚想 广成子,遗跡白云隈。”一说即 老子。《庄子·在宥》:“黄帝 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 广成子 在於空同之山,故往见之。”陆德明 释文:“广成子,或云即 老子。”
- 5.
徵据释义:犹证据。《宋书·范晔传》:“卿与 谢综,徐湛之、孔熙先 谋逆,并已答款,犹尚未死,徵据见存,何不依实。”《旧唐书·卢藏用传》:“附会前史,变易旧经,依记空文,以为徵据。”
- 6.
折俎释义:⒈古代祭祀、宴会时,杀牲肢解而后置于俎上。 俎,盛牺牲的礼器。《仪礼·乡饮酒礼》:“宾升自西方,乃设折俎。”贾公彦 疏:“凡解牲体之法,有全烝其豚。解为二十体,体解即此折俎是也。”《左传·宣公十六年》:“王享有体荐,宴有折俎,公当享,卿当宴。王室之礼也。”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徵圣》:“宋 置折俎,以多文举礼。”⒉引申为参与国家大典。唐 毛杰《与卢藏用书》:“杰 时在草莽,运厄穷愁,思折俎而无因,嗟扫门而不逮。”
- 7.
终南快捷方式释义:1,唐 卢藏用 举进士,隐居 终南山 中,以翼征召,后果以高士名被召入仕,时人称之为随驾隐士。司马承祯 尝被召,将还山,藏用 指 终南山 曰:“此中大有嘉處。”承祯 徐曰:“以僕視。
- 8.
终南捷径释义:《新唐书·卢藏用传》记载,卢藏用想入朝做官,就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终南山,希望得到征召。后果然被召去当了大官。司马承祯也曾被召,想归山。卢指着终南山说:“此中大有嘉(佳)处,何必在远。” 承祯缓缓地说:“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 后以“终南捷径”比喻最近便的升官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 9.
謡言释义:⒈民间流传的歌谣或谚语。 《后汉书·刘陶传》:“光和 五年,詔公卿以謡言举刺史、二千石为民蠹害者。”李贤 注:“謡言谓听百姓风謡善恶而黜陟之也。”《南史·张敬儿传》:“﹝ 张敬儿 ﹞又使於乡里为謡言,使小儿辈歌曰:‘天子在何处?宅在 赤谷口;天子是阿谁?非猪如是狗。’”宋 范镇《东斋记事》卷一:“前史载謡言者,信哉不可忽也。”⒉没有事实根据的传言。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故 藏用 以喜用热药得谤,羣医至为謡言曰:‘藏用 檐头三斗火。’人或畏之。”《红楼梦》第一一七回:“今早听见一个謡言,説是咱们家又
- 10.
运海释义:谓鹏鸟在海上天空中飞行。 语本《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於南冥。”王先谦 集解:“《玉篇》:‘运,行也。’案行於海上,故曰海运,下云水击是也。”郭庆藩 集释:“庄子 言鹏之运行不息於海,则将徙天池而休息矣。”唐 卢藏用《答毛杰书》:“览 庄生 鵾鹏之喻,则乾坤龙马之旨可好矣,培风运海,则六九之源无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