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理义 理义的意思

理义

简体理义
繁体理義
拼音lǐ yì
注音ㄌㄧˇ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本意或本质,也指事物的真实性质。

理义的意思

理义 [lǐ yì]

1. 公理与正义。

2. 指社会道德规范,行事准则。

4. 专指儒家的经义。

理义 引证解释

⒈ 公理与正义。

《孟子·告子上》:“故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有人问 袁侍中 曰:‘ 殷仲堪 何如 韩康伯 ?’答曰:‘理义所得,优劣乃復未辨。’”
宋 叶适 《著作正字二刘公墓志铭》:“其学本於师友,成於理义,轻爵禄而重出处,厚名闻而薄利势。”
明 海瑞 《兴革条例·刑属》:“小民不顾理义当否,以讼输为深愧。”

⒉ 指社会道德规范,行事准则。

《吕氏春秋·劝学》:“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於不知理义。”
高诱 注:“不知理义,在君父则不仁不慈,在臣子则不忠不孝。”

⒊ 专指儒家的经义。

《北史·刘芳传》:“芳 音义明辨,疑者皆往询访,故时人号为 刘石经 …… 芳 理义精赡,类皆如是。”
《文献通考·经籍九》:“公羊、穀梁 考事甚疏,然理义却精,此二人乃是经生,传得许多説话,往往不曾见国史。”
清 戴震 《题<惠定宇先生授经图>》:“夫所谓理义,苟可以舍‘经’而空凭胸臆,将人人凿空得之,奚有於经学之云乎哉?”


理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悦口释义:适口,可口。 语本《孟子·告子上》:“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明 王琼《双溪杂记》:“虽曰信手杂録,而举一事寓一理,使读者忘倦,如芻豢之悦口,斯不为徒言矣。”
    • 2.
      惇信明义释义:惇:重视;信:诚实。 重视信实,明白理义。
    • 3.
      牲刍释义:牲畜。语本《孟子·告子上》:“故理义之悦我心犹芻豢之悦我口。”赵岐 注:“草牲曰芻。”南朝 梁 萧子云《雅乐歌·需雅》:“蒸民乃粒有牲芻,自 卫 反 鲁 删《诗》《书》。”
    • 4.
      诺已释义:⒈叹词。犹今言罢了。《公羊传·僖公元年》:“奚斯 不忍反命于 庆父,自南涘,北面而哭。庆父 闻之曰:‘嘻,此 奚斯 之声也,诺已。’”何休 注:“诺已,皆自毕语。”⒉承诺与否。《管子·形势》:“圣人之诺已也,先论其理义,计其可否。义则诺,不义则已。可则诺,不可则已。”
    • 5.
      风神释义:⒈风采;神态。《晋书·裴楷传》:“楷 风神高迈,容仪俊爽,博涉羣书,特精理义,时人谓之‘玉人’。”宋 王谠《唐语林·豪爽》:“上为皇孙时,风神秀异,英姿雋迈。”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三》:“余见 周昉、李龙眠 及近代 仇实父 诸美人图,皆穠髮丰肌,衣粧稠迭,一种风神媚态,畧无彷彿。”王统照《号声》:“长叶子的美人蕉在椭圆形的蓝色水盂内摇曳着幽媚含笑的姿态,也似乎装点出特有的 日本 妇女婀娜的风神。”⒉指艺术作品的文采神韵。《南史·褚彦回传》:“彦回 援琴奏《别鵠》之曲,宫商既调,风神谐畅。”明 唐顺之《

理义(li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理义是什么意思 理义读音 怎么读 理义,拼音是lǐ yì,理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理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