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陶器 陶器的意思
táo

陶器

简体陶器
繁体
拼音táo qì
注音ㄊㄠˊ ㄑ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áo yáo,(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组词】: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2) 制造陶器。【组词】:陶冶。陶铸。(3) 喻教育、培养。【组词】:陶化。陶育。陶染。熏陶。(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组词】:陶然。陶醉。陶陶。(5) 古同“淘”,洗。(6) 姓。

qì,(1) 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器械。木器。武器。器小易盈。(2) 生物体结构中具有某种独立生理机能的部分。【组词】:器官。消化器。(3) 人的度量、才干。【组词】:器度。器量(liàng )。器宇。器质。大器晚成。(4) 重视。【组词】:器重。器敬。

基本含义

指用陶土制作的器皿,也泛指陶瓷制品。

陶器的意思

陶器 [táo qì]

1. 用粘土成型、干燥后放在窑内于 950—1165°C下烧制而成的物品,为多孔、不透明的非玻璃质,通常上釉,也有不上釉的。

[pottery; earchenware;]

陶器 引证解释

⒈ 用黏土烧制的器皿。质地比瓷器粗糙,通常呈黄褐色。也有涂上别的颜色或彩色花纹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大量出现。现代用的陶器大多涂上粗釉。

《礼记·月令》:“﹝仲冬之月﹞陶器必良,火齐必得。”
唐 赵璘 《因话录·徵》:“兵察帝主院中茶,茶必市 蜀 之佳者,贮于陶器,以防暑湿。”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一编第二章第二节:“陶器的出现是人类在向自然界斗争中的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创造。”


国语词典

陶器 [táo qì]

⒈ 以陶土烧制成的器物。坯质不透明,具吸水性,经摄氏八百度至一千度温度培烧。成品质地较为粗糙,叩之声音混浊不清。可分为细陶和粗陶,无釉或有釉。随陶土成分和培烧温度的差异,坯体呈白、青、褐、棕等颜色。陶器在新石器时代大量出。

如:「陶器的形制、花纹等特征常是考古学上重要断代依据。」


陶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釉释义:上釉,就是所谓在烧制陶、瓷器时,首先应该烧制毛胚,烧好后拿出来上釉,然后再烧的一种方式。釉有很多种以石英、长石、硼砂、黏土等为原料制成的物质,涂在瓷器、陶器的表面,烧制成有玻璃光泽可分为结晶釉,裂纹釉等。在烧制好的毛坯上涂覆上一层玻璃质的釉层,主要起到保护和装饰作用。
    • 2.
      仿古释义:模仿古器物或古艺术品:紫砂仿古陶器。 仿古的唐三彩。
    • 3.
      六物释义:⒈谓岁、时、日、月、星、辰。《左传·昭公七年》:“六物不同,民心不壹……公曰:‘何谓六物?’对曰:‘岁、时、日、月、星、辰,是谓也。’”⒉六币。《周礼·秋官·小行人》:“合六币:圭以马,璋以皮,璧以帛,琮以锦,琥以绣,璜以黼。此六物者,以和诸侯之好故。”⒊酿酒所需之六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乃命大酋,秫稻必齐,麴糵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孔颖达 疏:“兼用六物者,秫稻一,麴糵二,湛炽三,水泉四,陶器五,火齐六也。物,事也,谓作酒之人用此六事
    • 4.
      凿坏而遁释义:坏:没有烧过的砖瓦、陶器等。 遁:逃避。谓隐居不仕。
    • 5.
      半坡遗址释义:中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重要遗址。在陕西西安。距今约六千年。反映了中国古代先人穴居方式演进的原始聚落聚居形态。自1953年发掘以来,已发现居住建筑基址46座,结构形式多采用木构架绑扎方式。居住区东面为制窑场,北面为墓葬区,三个功能区域用壕沟分开。还出土了大量的彩陶器皿、石制工具、骨制用品、装饰物及一陶罐菜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6.
      印纹陶文化释义:我国东南地区的一种古代文化。 以表面拍印几何形花纹的陶器为主要特征,故名。主要分布在 广东、台湾、福建、湖南、湖北、江西、浙江、江苏 等地。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流行于 商 周 时期,延续时间较长,而且各地区文化的面貌也不相同。
    • 7.
      周回陶钧释义:周回,循环往复之意;陶钧,制造陶器时用的转轮,比喻培育人材。
    • 8.
      唐三彩释义:唐代陶器和陶俑的釉色,有黄、绿、褐、蓝等多种颜色。 也指有这种釉色的陶制品,现多为仿制品。
    • 9.
      商代白陶释义:用白色粘土制成的陶器。
    • 10.
      国均释义:⒈国家政务的权柄。均,同“钧”,制陶器模子下面的圆盘,引申为权柄。⒉国家重臣。
    • 11.
      土工释义:⒈制作陶器的工人。⒉挖土、填土的工程。⒊旧时专司殡葬的人。⒋即仵作。旧时检验死尸的吏役。⒌泥塑匠人。
    • 12.
      土窑释义:⒈窑洞。⒉烧制陶器的窑。⒊手工开采的煤窑。
    • 13.
      坛子释义:口小腹大的陶器,多用来盛酒、醋、酱油等。
    • 14.
      坯陶释义:谓制作陶器。喻指造就,培养。
    • 15.
      埏埴释义:⒈和泥制作陶器。⒉陶器。⒊陶冶;培育。
    • 16.
      埏蹂释义:反复捶击、踩踏制作陶器的粘土。引申指反复修改、锤炼诗文。
    • 17.
      埏陶释义:和泥制作陶器。
    • 18.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释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 19.
      寺洼文化释义:中国 原始社会晚期的一种文化。最初发现于 甘肃 临洮 寺洼山,故名。主要分布在 甘肃 临洮 以南至 会川 之间 洮河 两岸一带。以马鞍形侈口平底的陶器为基本特征,已出现铜器。年代约当于中原的 周 代,可能是 氐、羌 族的原始文化。
    • 20.
      弥生时代释义:弥生时代(やよいじだい)公元前300-公元250年日本古代使用弥生式陶器的时代。

陶器(tao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陶器是什么意思 陶器读音 怎么读 陶器,拼音是táo qì,陶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陶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