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损 [jiǎn sǔn]
1. 减去一部分。
例减损效益。
英[decrease;]
减损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减损”。减少。
引《史记·礼书》:“叔孙通 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 秦 故。”
宋 苏辙 《民政上》:“今者国家幸而欲减损其徒,日朘月削将至於亡。”
明 陈子龙 《论选宫人疏》:“臣闻王者之政,与民同其欲恶。苟民情之所不欲者,未尝不深自减损焉。”
叶圣陶 《前途》:“可厌的是胃口太好了,吃得这样简陋,两个人的饭量都不会减损。”
国语词典
减损 [jiǎn sǔn]
⒈ 减少。
引《史记·卷二三·礼书》:「至于高祖,光有四海,叔孙通颇有所增益减损,大抵皆袭秦故。」
反增益
减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亏盈释义:⒈减损盈满者。⒉缺损与盈满。引申为消长,盛衰。⒊输赢。⒋犹出入,差别。
- 2.
冰沍释义:冰冻。 明 归有光《通政使司右参议张公墓表》:“知 济寧州,至则减损户徭,拊循流亡。州水陆二驛併,水驛须冰沍乃给陆,以省其费。”清 吴乔《雪夜感怀》诗:“不知冰沍何时了,一见梅花眼便清。”
- 3.
减损释义:减少;减弱:虽经磨难,而斗志丝毫没有减损。
- 4.
削薄释义:⒈减损。 ⒉刻薄。⒊很薄,厚度很小。
- 5.
割损释义:割削;减损。
- 6.
小驾释义:古时帝王车驾之一,多在祠宗庙或行凶礼时用之;较大驾减损部分车马仪仗。 《后汉书·舆服志上》:“行祠天郊以法驾,祠地,明堂省什三,祠宗庙尤省,谓之小驾。”《新唐书·礼乐志十》:“若临丧……皇帝小驾、卤簿,乘四望车,警蹕,鼓吹备而不作。”《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帝以前詔惟祀事丰洁,餘从简约,於是改用小驾仪仗,寻改小驾名曰鸞驾。”参见“大驾”。
- 7.
折减释义:减损;减少。
- 8.
折寿释义:迷信的人指因享受或受到的礼遇过分而减损寿命。
- 9.
折死释义:谓因享受过分而减损福寿。后亦用以表示承受不起。
- 10.
折除释义:犹减损。
- 11.
损思释义:减损思虑。
- 12.
损服释义:谓减少或降低所用衣服、车马的规格,以示俭约。《汉书·谷永传》:“古者穀不登亏膳,灾娄至损服,凶年不塈涂,明王之制也。”《后汉书·何敞传》:“《礼》,一穀不升,则损服彻膳。”李贤 注:“损服,减损服御。”
- 13.
损薄释义:谓降低标准,减损。
- 14.
日销月铄释义:一天天一月月地销熔、减损。
- 15.
消损释义:⒈(构成某个物体的物质)逐渐减少。 ⒉消磨而失去;消减损伤:岁月消损。锐气消损。
- 16.
消铄释义:⒈亦作“消烁”。消减;减损。指事物由多变少,由大变小,由盛而衰。《京氏易传·否》:“阴阳升降,阳道消鑠,阴气凝结。”唐 元稹《赛神》诗:“吏来官税迫,求质倍称緍。贫者日消鑠,富亦无仓囷。”清 黄宗羲《万悔庵先生墓志铭》:“方其盛时,交游满地,事有不可言,风波消鑠且尽。”⒉消亡;消融。《战国策·赵策四》:“秦 举 安邑 而塞 女戟 ……伐 魏,絶 韩,包二 周,即 赵 自消烁矣。”唐 谷神子《博异志·马侍中》:“狞目电烻,吐火噀血,跳躑哮吼,铁石消鑠。”⒊消耗;消磨。宋 苏舜钦《吴江岸》诗:“壮怀消鑠尽,
- 17.
萧耗释义:萧条;减损。
- 18.
薄刑释义:⒈轻罪;轻刑。⒉减损刑罚;不以刑罚为重。
- 19.
衰耗释义:衰落减损;减弱。
- 20.
赐用释义:赏赐和耗用。 《隋书·食货志》:“十二年,有司上言,库藏皆满。帝曰:‘朕既薄赋於人,又大经赐用,何得尔也?’对曰:‘用处常出,纳处常入。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曾无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