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心所 心所的意思
xīnsuǒ

心所

简体心所
繁体
拼音xīn suǒ
注音ㄒㄧㄣ ㄙㄨㄛ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īn,(1)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组词】:心包。心律。心衰。心悸。(2) 中央,枢纽,主要的。【组词】:心腹。中心。(3) 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组词】: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旷神怡。人心惟危。

suǒ,(1) 处,地方。【组词】:住所。哨所。场所。处所。(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组词】:研究所。派出所。(3) 量词,指房屋。【例句】:一所四合院。(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例句】: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组词】:为人所敬。(6) 姓。

基本含义

指某人内心所愿、所想、所思的地方。

心所的意思

心所 [xīn suǒ]

1. 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心所 引证解释

⒈ 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与禽兽所同也。”

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心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释义:⒈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成王 定鼎于 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⒉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南朝 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唐 崔灝《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⒊指三十年。唐 权德舆《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 2.
      三界唯心释义:谓欲、色、无色等三界中,一切诸法皆由一心所变现。
    • 3.
      不定地法释义:俱舍家所立的六位心所之一。 指恶作、睡眠、寻、伺、贪、瞋、慢、疑等八心所法。
    • 4.
      不甘平凡释义:“甘”的本意是“甜美”,活用为动词表示“因甘美的感觉而心满意足”,“不甘”当然是“非心所愿”,“不甘平凡”就是“平平凡凡地做人不是自己出自内心的愿望”。
    • 5.
      不相应心释义:佛教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
    • 6.
      五位百法释义:佛教语。唯识宗说明一切现象的五类一百种概念。即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以及无为法六种。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 7.
      五徧行释义:佛教语。唯识宗指五种周遍于一切心理活动的“心所法”。即触、作意、受、想、思。见《百法明门论》。
    • 8.
      亚公释义:⒈司徒的别称。因司徒居三公的次位,故称。《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復与 周 平”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晋书》:“元夏 器量最优,有辅佐之风,展力仕宦,可为亚公。”《三国志·吴志·孙峻传》“共事如前”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吴录》:“羣臣上奏,共推 峻 为太尉,议 胤 为司徒。时有媚 峻 者,以为大统宜在公族,若 滕胤 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贰也。”⒉即阿公,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一出:“亚公,我住 五磯山 下七八十年,见了几家成败。”
    • 9.
      人心释义:⒈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振奋人心。大快人心。人心所向。人心惶惶。⒉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人心不古。他并不是没有人心的人。
    • 10.
      仁礼存心释义: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 11.
      从心释义:⒈顺从意愿。⒉见“从心所欲”。⒊由衷;发自内心。⒋任心。
    • 12.
      从心所欲释义:随心所欲。
    • 13.
      从欲释义:⒈随顺自己的意愿。《书·大禹谟》:“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孔 传:“使我从心所欲而政以治。”《荀子·大略》:“维予从欲而治。”⒉服从于自己的私欲。《左传·僖公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北齐书·幼主纪》:“后主 则不然,以人从欲,损物益己。”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⒊纵欲。《左传·昭公十三年》:“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韩诗外传》卷二:“貌美好者不以统朝涖民,而反以蛊女从欲。”三国 魏 嵇康《
    • 14.
      付诸行动释义:将内心所想的事情付出应有的行动。
    • 15.
      像心适意释义:指随心所欲。
    • 16.
      内含释义:⒈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⒉内容。⒊犹含蓄。
    • 17.
      内志释义:内心所想。
    • 18.
      化乐天释义:随心所欲变化各种妙欲来享受。
    • 19.
      十种信释义:『信』者,心所法之名,於诸法之实体,与三宝之净德,世出世之善根,深为信乐,使心澄净是为信。
    • 20.
      启沃释义:《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后因以“启沃”谓竭诚开导、辅佐君王。

心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十释义:⒈数词。十的三倍。《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左传·宣公三年》:“成王 定鼎于 郟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⒉指三十岁。《穀梁传·文公十二年》:“丈夫三十而娶。”南朝 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自矜心所爱,三十侍中郎。”唐 崔灝《赠王威古》诗:“三十羽林将,出身常事边。”⒊指三十年。唐 权德舆《古兴》诗:“人生大限虽百岁,就中三十称一世。”
    • 2.
      三界唯心释义:谓欲、色、无色等三界中,一切诸法皆由一心所变现。
    • 3.
      不定地法释义:俱舍家所立的六位心所之一。 指恶作、睡眠、寻、伺、贪、瞋、慢、疑等八心所法。
    • 4.
      不甘平凡释义:“甘”的本意是“甜美”,活用为动词表示“因甘美的感觉而心满意足”,“不甘”当然是“非心所愿”,“不甘平凡”就是“平平凡凡地做人不是自己出自内心的愿望”。
    • 5.
      不相应心释义:佛教术语,根本无明动静心之体,而生业转现之三细相,此位之惑心微细,而心王心所不相应,谓之不相应心。
    • 6.
      五位百法释义:佛教语。唯识宗说明一切现象的五类一百种概念。即心法八种、心所有法五十一种、色法十一种、不相应行法二十四种以及无为法六种。见《大乘百法明门论》。
    • 7.
      五徧行释义:佛教语。唯识宗指五种周遍于一切心理活动的“心所法”。即触、作意、受、想、思。见《百法明门论》。
    • 8.
      亚公释义:⒈司徒的别称。因司徒居三公的次位,故称。《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復与 周 平”裴松之 注引 晋 虞预《晋书》:“元夏 器量最优,有辅佐之风,展力仕宦,可为亚公。”《三国志·吴志·孙峻传》“共事如前”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吴录》:“羣臣上奏,共推 峻 为太尉,议 胤 为司徒。时有媚 峻 者,以为大统宜在公族,若 滕胤 为亚公,声名素重,众心所附,不可贰也。”⒉即阿公,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十一出:“亚公,我住 五磯山 下七八十年,见了几家成败。”
    • 9.
      人心释义:⒈指众人的感情、愿望等:振奋人心。大快人心。人心所向。人心惶惶。⒉指人的心地,特指善良的心地:人心不古。他并不是没有人心的人。
    • 10.
      仁礼存心释义:君子内心所怀的念头是仁,是礼。 仁爱的人爱别人,礼让 的人尊敬别人。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 11.
      从心释义:⒈顺从意愿。⒉见“从心所欲”。⒊由衷;发自内心。⒋任心。
    • 12.
      从心所欲释义:随心所欲。
    • 13.
      从欲释义:⒈随顺自己的意愿。《书·大禹谟》:“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孔 传:“使我从心所欲而政以治。”《荀子·大略》:“维予从欲而治。”⒉服从于自己的私欲。《左传·僖公二十年》:“以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北齐书·幼主纪》:“后主 则不然,以人从欲,损物益己。”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下:“循理则虽酬酢万变而未尝动也,从欲则虽槁心一念而未尝静也。”⒊纵欲。《左传·昭公十三年》:“不藏贿,不从欲,施舍不倦,求善不厌。”《韩诗外传》卷二:“貌美好者不以统朝涖民,而反以蛊女从欲。”三国 魏 嵇康《
    • 14.
      付诸行动释义:将内心所想的事情付出应有的行动。
    • 15.
      像心适意释义:指随心所欲。
    • 16.
      内含释义:⒈内心所具有的;内部包含的。⒉内容。⒊犹含蓄。
    • 17.
      内志释义:内心所想。
    • 18.
      化乐天释义:随心所欲变化各种妙欲来享受。
    • 19.
      十种信释义:『信』者,心所法之名,於诸法之实体,与三宝之净德,世出世之善根,深为信乐,使心澄净是为信。
    • 20.
      启沃释义:《书·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孔颖达 疏:“当开汝心所有,以灌沃我心,欲令以彼所见,教己未知故也。”后因以“启沃”谓竭诚开导、辅佐君王。

心所造句

1.台湾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2.江汉朝宗,祖国统一大业,人心所向。

3.他遇事从心所欲,弄得大家都对他有意见。

4.他随心所欲地泛泛而读,故对许多经典书籍不甚了了。

5.这是因为大家的同情心所致还是乐极生悲的喜好所归?

6.严厉打击黑社会势力,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7.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人心所向,其势不可阻挡。

8.中国共产党是人心所向。

9.深化改革,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已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10.搞好治理整顿,继续深化改革,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11.革命的胜利,乃人心所向的缘故。

12.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早已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13.改革开放,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14.作为一个班集体,就得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怎能由你一个人从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呢?

15.改革开放,富民强国,这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16.台湾经济奇迹是全国人民戮力同心所造就的。

17.文以载道,作者所要表明的思想观点,是文章的重心所在,我们阅读时必须给予相当的重视。

18.为了避免毒品对青少年身心所造成的损害,我们应该防微杜渐,事先做好预防的教导与宣传工作。

19.我们二人并坐,随心所欲的漫谈。

20.大家对他随心所欲地做事很有意见。

心所是什么意思 心所读音 怎么读 心所,拼音是xīn suǒ,心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心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