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飞 [hóng fēi]
1. 鸿雁飞翔。鸿雁高飞。比喻升迁腾达,奋发有为。哀鸿遍飞。比喻灾民极多。鸿雁远翔。比喻超脱尘世。
鸿飞 引证解释
⒈ 鸿雁飞翔。
引《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
唐 苗神客 《乙速孤府君碑铭》:“鸿飞渐陆,振玉羽於元霄。”
⒉ 鸿雁高飞。比喻升迁腾达,奋发有为。
引《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乃鸿騫旧 吴,作守东 楚” 李善 注引 三国 魏 吴质 《魏都赋》:“我太公鸿飞 兖 豫。”
唐 梁肃 《为雷使君祭孟尚书文》:“昔在 天宝,滥觴登朝,爰自中兴,鸿飞乃高。”
清 林则徐 《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⒊ 鸿雁远翔。比喻超脱尘世。
引唐 孟浩然 《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诗:“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宋 陆游 《故山》诗:“老尉鸿飞隐市门,千年犹有旧巢痕。”
⒋ 哀鸿遍飞。比喻灾民极多。
引唐 李峤 《攀龙台碑》:“既而六师鱼渍,九野鸿飞,竟兆天亡之徵,卒成土崩之势。”
国语词典
鸿飞 [hóng fēi]
⒈ 鸿鸟飞翔。
引唐·张说〈蜀路〉诗二首之一:「叶落苍江岸,鸿飞白露天。」
⒉ 比喻高举远引,以避祸患。
引唐·孟浩然〈同曹三御史行泛湖归越〉诗:「杳冥云外去,谁不羡鸿飞?」
鸿飞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冥冥释义:⒈昏暗:暮色冥冥。⒉愚昧无知;昏昧。⒊渺茫;高远:鸿飞冥冥。⒋指阴间。
- 2.
冥鸿释义:⒈高飞的鸿雁。前蜀 杜光庭《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君道逸冥鸿,寿逾 辽 鹤。”清 曹寅《发横林未到锡山六十里示同舍》诗:“冥鸿沙鸟极升沉,画舫青帘共盍簪。”⒉汉 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弋人何簒焉。”李轨 注:“君子潜神重玄之域,世网不能制御之。”后因以“冥鸿”喻避世隐居之士。唐 陆龟蒙《和寄题罗浮轩辕先生所居》诗:“暂应青词为宂凤,却思丹徼伴冥鸿。”明 唐顺之《登常山山寺次壁间韵》之一:“忧时讥丧狗,逃世托冥鸿。”明 沉宸荃《谒梅子真祠》诗:“明哲早见几,冥鸿避矰弋。隐跡 吴
- 3.
凫乙释义:《南齐书·高逸传·顾欢》:“昔有鸿飞天首,积远难亮。
- 4.
指爪释义:⒈指甲。⒉趾甲;爪子。⒊喻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復计东西。”清张四科《忆旧游·春窗剪烛》词:“似踏雪飞鸿,空留指爪,回首茫然。”
- 5.
溟鸿释义:⒈高飞的鸿雁。语本汉扬雄《法言·问明》:“鸿飞冥冥。”《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算得生前随分过,争如云外指溟鸿。”⒉指高空。
- 6.
牧马释义:⒈牧放马匹。⒉古代作战多用战马,故常以“牧马”指驻防、戍边或胡骑南侵。⒊放牧的马。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唐李益《塞下曲》:“燕歌未断塞鸿飞,牧马羣嘶边草緑。”⒋引申指胡骑或征骑。
- 7.
碧山释义:⒈青山。 南朝 梁 江淹《悼室人》诗之十:“掩映金渊侧,游豫碧山隅。”唐 杜牧《鹭鸶》诗:“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南唐 冯延巳《酒泉子》词:“芳草长川,柳映危桥桥下路,归鸿飞,行人去,碧山边。”⒉山名。在今 湖北省 安陆市 境。唐 李白《山中问答》诗:“问余何意栖 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清道光重修安陆县志》卷五:“白兆山,一名 碧山,治西三十里,高二百丈许…… 李太白 读书其下。”
- 8.
蹇客释义:落魄潦倒的旅人。 清 朱伦瀚《蹇客叹》诗:“唳月征鸿飞不定,忽闻蹇客悲声高。蹇客家本 长安 市,自言先世皆金紫。”
- 9.
辽鹤释义:⒈指 辽东 丁令威 得仙化鹤归里事。唐 刘禹锡《遥和白宾客分司初到洛中戏呈冯尹》:“冥鸿何所慕,辽 鹤乍飞迴。”宋 周邦彦《点绛唇·伤感》词:“辽 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元 赵孟頫《东阳八景楼》诗:“羽士曾闻 辽 鹤语,征人又见塞鸿飞。”宁调元《壬子感事四章》之一:“不食帝羓终积憾,似闻 辽 鹤有啼痕。”⒉辽东 人 丁令威,学道后化鹤归 辽,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 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事见 晋 陶潜《搜神后记》卷一。后以“辽鹤”指代千年。前蜀 杜光庭《刁子宗勉太尉谒灵池朱真人洞词》:“伏惟仙
- 10.
遵渚释义:语出《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原谓鸿雁循着水中小洲飞翔。后用以形容鸿飞。
- 11.
遵鸿释义:指顺渚而飞的鸿雁。语出《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
- 12.
醉目释义:醉眼。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酒失》:“宋 人 卫元规 酒后忤 宋州 丁僕射,书谢略曰:‘自兹囚酒星於天狱,焚醉目於 秦 坑。’人多记之。”宋 梅尧臣《雪中通判家饮回》诗:“醉目远望天地迷,何暇更问孤鸿飞。”宋 胡浩然《万年欢》词:“罗綺娇容,十里絳纱笼烛,花艶惊郎醉目。”
- 13.
雪泥鸿爪释义:鸿雁在雪地上留下的爪迹。 比喻往事的痕迹。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14.
驾鸿释义:指仙道乘鸿飞行。
- 15.
骥伏枥释义:亦作“驥櫪”。 亦作“驥伏”。犹老骥伏枥。喻年老而有壮志。语出 三国 魏 曹操《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宋 陆游《百岁》诗:“壮心空似驥伏櫪,病骨敢怀狐首丘。”宋 京镗《念奴娇·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词:“驥櫪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清 蒲松龄《上健川汪邑侯启》:“膏火烧残,欲下牛衣之泪;唾壶击缺,难消驥櫪之心。”清 林则徐《送嶰筠赐环东归》诗:“漫道识途仍驥伏,都从遵渚羡鸿飞。”
- 16.
鸿冥释义:⒈见“鸿飞冥冥”。⒉指高空。
- 17.
鸿渚释义:⒈《诗·豳风·九罭》:“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毛传:“鸿不宜循渚也。”郑玄笺:“鸿,大鸟也,不宜与鳬鷖之属飞而循渚。比喻周公今与凡人处东都之邑,失其所也。”后因以“鸿渚”谓鹄循渚而飞。⒉美称达官、伟人之下临。
- 18.
鸿路释义:⒈鸿飞之路。⒉指传递书信的途径。
- 19.
鸿陆释义:⒈《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王弼 注:“进处高絜,不累於位,无物可以屈其心而乱其志。”后遂以“鸿陆”指高位。 北周 庾信 《小园赋》:“不雪 雁门 之踦,先念鸿陆之远。”《全唐文》卷九九四载《珍州荣德县丞梁君墓志铭》:“鸿陆初渐,龙门早昇。” 明 汤显祖 《奉举主刘中丞开府闽中》诗:“儷景渐鸿陆,扬蕤覿紫宸。”⒉《诗·豳风·九罭》:“鸿飞遵陆,公归不復,於女信宿。” 毛 传:“陆,非鸿所宜止。”后因以“鸿陆”指不宜止息之地。 唐 宋之问 《为韦特进已下祭汝南王文》:“惟彼鴈堂,坠兹鸿陆
- 20.
鸿雪踪释义:宋 苏轼 《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復计东西。”后因以“鸿雪踪”比喻往事的痕迹。 元 柳贯 《自勘居士所作诗题其后》诗:“唯应未断綺语业,岂意更留鸿雪踪。” 清 黄景仁 《宿练潭用王文成韵》:“落落鸿雪踪,搜剔待来彦。”参见“ 鸿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