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ò zuō,(1) 起,兴起,现在起。【组词】:振作。枪声大作。(2) 从事,做工。【组词】:工作。作息。作业。(3) 举行,进行。【例句】:作别(分别)。作乱。作案。作战。作报告。(4) 干出,做出,表现出,制造出。【例句】:作恶(è)。作弊。作梗。作祟。作态。作色。作为。作难。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5) 当成,充当。【组词】:作罢。作保。作伐(做媒人)。作壁上观(人家交战,自己站在营垒上看,喻坐观别人成败)。(6) 创造。【组词】:创作。写作。作曲。作者。(7) 文艺方面的成品。【组词】:作品。不朽之作。(8) 同“做”。(9) 旧时手工业制造加工的场所。【组词】:作坊。(10) 从事某种活动。【组词】:作揖。作弄。作死。
zhě,(1) 用在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词组后,并与其相结合,指人、指事、指物、指时等。【组词】:读者。作者。二者必居其一。来者。(2) 助词,表示语气停顿并构成判断句的句式。【例句】:陈胜者,阳城人也。(3) 这,此(多用在古诗词曲中)。【组词】:者个。者回。者番。者边走。
1. 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
英[ author; writer; ]
2. 创始之人。
英[ originator; ]
⒈ 创始之人。
引《礼记·乐记》:“作者之谓圣,述者之谓明。”
⒉ 称在艺业上有卓越成就的人。
引五代 贯休 《读刘得仁贾岛集》诗之一:“二公俱作者,其奈亦迂儒。”
⒊ 指从事文章撰述或艺术创作的人。
引三国 魏 吴质 《答东阿王书》:“还治讽采所著,观省英瑋,实赋颂之宗,作者之师也。”
唐 杜甫 《李潮八分小篆歌》:“秦 有 李斯 汉 蔡邕,中间作者絶不闻。”
清 朱彝尊 《摸鱼子》词:“《乐章》《琴趣》三千调,作者古今能几?”
孙犁 《澹定集·大星陨落》:“作者狭隘,其作嚣嚣。”
⒋ 指隐逸之士。
引《论语·宪问》:“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子曰:‘作者七人矣。’”
邢昺 疏:“此章言自古隐逸贤者之行也……作,为也,言为此行者,凡有七人。”
《后汉书·逸民传序》:“汉室 中微, 王莽 篡位,士之藴藉义愤深矣。是时裂冠毁冕,相携持而去之者,盖不可胜数。 杨雄 曰:‘鸿飞冥冥,弋者何篡焉。’言其违患之远也……盖録其絶尘不反,同夫作者,列之此篇。”
《后汉书·黄琼传》:“伏见处士 巴郡 黄错、汉阳 任棠,年皆耆耋,有作者七人之至。宜更见引致,助崇大化。”
李贤 注引《论语》:“作者七人。”
⒌ 指工匠、役夫。
引《韩非子·解老》:“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
《史记·平準书》:“当是时, 汉 通 西南夷 道,作者数万人。”
《隋书·杨素传》:“寻令 素 监 仁寿宫,素 遂夷山堙谷,督役严急,作者多死。”
⒈ 创作诗歌、文章或其他艺术品的人。
引《文选·曹丕·典论论文》:「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杂文》:「自七发以下,作者继踵。」
近作家
1.这些根雕充分显示出作者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
2.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3.作者在绪论中发凡起例,要言不烦。
4.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中体会作者的思想。
5.看了这本分析国际形势的书后,让人不得不讚叹作者的目光如炬,慧眼独具。
6.编辑同志说:“这篇文章,作者文责自负,你放心发表好了。”。
7.这一大段西风落叶的场景描写,透露出作者内心的美人迟暮之感。
8.这些散文写得风格秀丽,如美女簪花,没想到作者竟是个山东大汉!
9.这位编辑自作聪明,把作者原稿的精华部分删改了。
10.这部论着作者钩沉探奥,钻冰求酥,多有创获,确为难得之作。
11.做好宣传舆论工作,为这件新生物茁壮成长鸣锣开道,是我们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这首乐曲是作者经过了深深的思索之后,带着激情一气呵成的。
13.能够见到这本书的作者,真是三生有幸。
14.毛主席号召革命文艺工作者要处理好普及和提高的关系,不能只搞阳春白雪,不搞下里巴人。
15.现在医学研究工作者又发现一条不言而喻的道理。
16.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发扬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17.评比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作者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以文会友。
18.医务工作者应全始全终为病人服务。
19.这篇小说让人看了回味无穷,作者确实是别具匠心。
20.这些根雕充分显示了作者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