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妖孽 妖孽的意思
yāoniè

妖孽

简体妖孽
繁体
拼音yāo niè
注音一ㄠ ㄋ一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āo,(1) 迷信的人指异于常态而害人的东西。【组词】:妖魔鬼怪。妖精(①妖怪;②喻姿色迷人的女子。“精”均读轻声)。妖氛。(2) 装束或神态不正派。【组词】:妖里妖气。妖态。(3) 媚,艳丽。【组词】:妖女。妖娆。妖艳。妖冶。妖妍。(4) 邪恶而迷惑人的。【组词】:妖言。妖人。妖术。

niè,(1) 恶因,恶事,邪恶。【例句】:孽臣(奸佞之臣)。孽种(zhŏng)。孽根。孽海。孽障(①长辈骂后辈为不肖子弟的话;②佛教指妨碍修行的种种罪恶。均亦称“业障”)。作孽(做伤天害理的事)。罪孽(罪恶)。造孽。(2)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多妻制下指妾及其子女。【组词】:孽妾。孽子。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超乎寻常的异样,常带有贬义,形容其不正常或出奇的特点。

妖孽的意思

妖孽 [yāo niè]

1. 古时指怪异反常的事物。

[ sb.(sth.)connected with misfortune; ]

2. 比喻邪恶的人。

驱百万之师扫四方之妖孽。——《三国志平话》

[ evildoer; ]

妖孽 引证解释

⒈ 指物类反常的现象,古人以为是不祥之兆。

《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禨祥·死麟》:“河南 光山县 有一麟,亦牛所孕,其产时,光怪照耀,比邻皆谓火发来救,愚民不识,詈为妖孽,共击死。”

⒉ 指妖魔鬼怪之类。

《西游记》第六七回:“若果降了妖孽,浄了地方,我等每家送你两亩良田。”
《抗日歌谣·大冶鄂城山区民歌》:“贪官污吏象妖孽,乡保豪绅相勾结。”

⒊ 比喻邪恶的事或人。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一·西颢》:“姦伪不萌,妖孽伏息。”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清方档案·给事中蔡金台奏折附片》:“所可虑者,独在此謡传不实,真信不通,人心摇动,则妖孽潜滋。”
叶紫 《星》第五章:“今年就是清扫妖孽的年辰呀!”

⒋ 比喻女色。

唐 元稹 《莺莺传》:“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⒌ 犹祸害,危害。

《国语·吴语》:“今大夫老,而又不自安恬逸,而处以念恶,出则罪吾众,挠乱百度,以妖孽 吴国。”


国语词典

妖孽 [yāo niè]

⒈ 怪异、凶恶的事物或预兆。

《礼记·中庸》:「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史记·卷一二八·褚少孙补·龟策传》:「妖孽数见,传为单薄。」

⒉ 祸乱。

《国语·吴语》:「挠乱百度,以妖孽吴国。」


妖孽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孽障释义:业障。
    • 2.
      恶魔释义:佛教指阻碍佛法及一 切善事的恶神、恶鬼。后也比喻十分凶恶的人。
    • 3.
      邪祟释义:指邪恶而作祟的事物:驱除邪祟。 战胜邪祟。
    • 4.
      邪魔释义:宗教指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

妖孽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神仙释义:⒈神话中的人物,有超人的能力,可以超脱尘世,长生不老。⒉比喻能预料或猜透事情的人。⒊比喻逍遥自在、毫无拘束和牵挂的人。

妖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伤化虐民释义:伤:伤害;化:风俗;虐:残害。破坏传统的风尚习俗,残害平民百姓。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裴松之注引《魏晋春秋》:“司空曹操,祖父腾,故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
    • 2.
      凶祥释义:不吉之兆。祥,征兆。《左传·昭公十八年》“将有大祥”唐 孔颖达 疏:“祥者,善恶之徵。《中庸》云‘国家将兴,必有禎祥’,祥则吉祥也;‘国家将亡,必有妖孽’,孽则凶祥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正始 元年,戴鵀之鸟,巢 臶(张臶)门阴。臶 告门人曰:‘夫戴鵀阳鸟,而巢门阴,此凶祥也。’乃援琴歌咏,作诗二篇,旬日而卒。”
    • 3.
      前知释义:预知;有预见;事先知道。《礼记·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禎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汉 赵晔《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胥(伍子胥)为人少好於文,长习於武,文治拜国,武定天下,执纲守戾,蒙垢受耻,虽寃不争,能成大事。此前知之士,安可致耶?”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一:“《序》称 天祐 元年,金城 冯贄 取九世典籍,撮其膏髓,别为一书,庶兵火煨烬之后来者不至束手。今百书遂无存者,则 贄 可谓前知矣。”《红楼梦》第一一四回:“他背地里合我説,妙玉 怎么前知,怎么参禪悟道,如今他遭此大难,
    • 4.
      厉虐释义:⒈暴虐。⒉妖孽。
    • 5.
      发孽释义:发生妖孽、灾殃。
    • 6.
      国妖释义:国家的妖孽。 指危害国家的人。
    • 7.
      宦孽释义:对宦官的蔑称。 孽,妖孽、祸害。
    • 8.
      平荡释义:⒈见“平荡”。 ⒉亦作“平盪”。扫荡平定。《后汉书·梁统传》:“高帝 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南朝 宋 鲍照《建除》诗:“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唐 康骈《剧谈录·裴晋公天津桥遇老人》:“臣请以一詔追兵,可以平荡妖孽。”唐 杜牧《感怀》诗:“勃云走轰霆,河南 一平盪。”《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取来年渡河,先斩 朱玫 李昌符,然后平盪 朱温。”
    • 9.
      戚孽释义:外戚中的妖孽。
    • 10.
      旬始释义:⒈星名。⒉指妖孽的征象。
    • 11.
      构妖释义:勾结妖孽。
    • 12.
      沴孽释义:妖孽。
    • 13.
      牙孽释义:⒈妖孽;邪恶。⒉指小人。⒊犹媒孽;陷害。⒋犹牙蘖。
    • 14.
      疆妖释义:强暴的妖孽。疆,通“彊”。
    • 15.
      眚妖释义:疾病妖孽。
    • 16.
      石孽释义:因石而成的灾祸或妖孽。
    • 17.
      草妖释义:因某种原因而引起草木变异的现象。 古人以为妖孽。《汉书·五行志中之下》:“僖公 三十三年:‘十二月,陨霜不杀草。’刘歆 以为草妖也。”《后汉书·五行志二》:“中平 元年夏……有草生,其茎靡纍肿大如手指,状似鳩雀龙蛇鸟兽之形,五色各如其状,毛羽头目足翅皆具。近草妖也。”《隋书·五行志下》:“高祖 时,上党 有人,宅后每夜有人呼声,求之不得。去宅一里所,但见人参一本,枝叶峻茂。因掘去之,其根五尺餘,具体人状,呼声遂絶。盖草妖也。”
    • 18.
      莺莺传释义:一名《会真记》。传奇小说。唐代元稹作。贞元中有张生游蒲州,遇崔氏女莺莺,见其绝色而倾心,经婢女红娘撮合定情。后张生赴长安应试变心,并以美色为人间妖孽之托词,掩饰其背盟毁约之行径。后不断被人用作小说、诗歌、说唱、戏剧的题材。最著者为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 19.
      薉孽释义:丑恶的妖孽。
    • 20.
      蛇妖释义:蛇为妖孽。 《左传·庄公十四年》“犹有妖乎”唐 孔颖达 疏:“公闻 厉公(郑厉公)之入,问於 申繻 曰:‘犹有蛇妖而 厉公 得入乎?’”宋 石介《击蛇笏铭》:“祥符 年,寧州 天庆观 有蛇妖,极怪异。”

妖孽(yaon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妖孽是什么意思 妖孽读音 怎么读 妖孽,拼音是yāo niè,妖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妖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