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佩 [yù pèi]
1. 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英[jade plate;]
玉佩 引证解释
⒈ 见“玉佩”。亦作“玉珮”。古人佩挂的玉制装饰品。
引《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宋 梅尧臣 《天上》诗:“紫微垣里月光飞,玉佩腰间正陆离。”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栖真》:“何处瑶天笙弄,听云鹤縹緲,玉珮丁冬。”
冰心 《寄小读者》二四:“其馀众人,或挂 中国 的玉佩,或著 中国 的绸衣。”
国语词典
玉佩 [yù pèi]
⒈ 身上佩带玉制的饰物。
引《诗经·秦风·渭阳》:「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唐·王维〈酬郭给事〉诗:「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玉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佩珰释义:耳环。亦泛指玉佩。
- 2.
佩琚释义:玉佩。
- 3.
佩瑱释义:犹玉佩。
- 4.
佩璜释义:玉佩。
- 5.
佩袋释义:⒈以红纱制成的一种小袋子,专用以套在佩玉上。 ⒉装玉佩的纱袋。
- 6.
叮咚释义:形容玉石、金属等撞击或水滴落下的声音:玉佩叮咚。泉水叮咚。也作丁冬、丁东。
- 7.
嘈囋释义:声音杂乱;喧闹。唐 欧阳炯《春光好》词之三:“嘈囋如敲玉佩,清泠似滴香泉。”宋 陆游《夜归》诗:“浮桥沽酒市嘈囋,江口过埭牛凌兢。”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比及村口,则一家灯火出入,人语嘈囋,云:‘新妇縊死復苏矣。’”
- 8.
大放厥词释义:原意指写出很 多优美的文字。 唐韩愈《祭柳子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 现多指夸夸其谈,大发议论(含贬义)。厥(jué):其。
- 9.
如鸣佩环释义:像是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
- 10.
宝历释义:⒈见“宝历”。⒉亦作“宝歷”。指国祚;皇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椒觴再献,寳歷万年。”《梁书·武帝纪上》:“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夫丑纵,方煽京邑。”《魏书·世宗纪》:“朕幼承宝历,艰忧在疚,庶事不亲,风化未洽。”唐 欧阳詹《回鸾赋》:“应千年之宝歷,承八圣之重光。”明 梅鼎祚《玉合记·赐完》:“玉佩朝元,宝历迎祥。”
- 11.
拖玉释义:衣襟下垂带玉佩。喻指显贵。语出 晋 潘岳《西征赋》:“飞翠緌,拖鸣玉,以出入禁门者众矣。”唐 杜甫《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诗:“挥金应物理,拖玉岂吾身。”清 曹寅《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鹿苑》诗:“拖玉廿年空皓首,衰残何以报吾君。”
- 12.
捐佩释义:⒈见“捐佩”。⒉亦作“捐珮”。抛弃玉佩。语本《楚辞·九歌·湘君》:“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南朝宋颜延之《祭屈原文》:“访怀沙之渊,得捐珮之浦。”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寄张员外》诗:“共思捐珮处,千骑拥青緺。”宋蒋捷《贺新郎·弹琵琶者》词:“捐佩洲前裙步步,渺无边、一片相思苦。”参见“捐玦”。
- 13.
掠削释义:梳理齐整貌。唐 元稹《连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綃,掠削云鬟旋装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少间,妓果出,年十七八,玉佩丁冬,云鬟掠削。”清 吴兰修《黄竹子传》:“张 故业梨园……双鬟掠削,妙人也。”
- 14.
朱绶释义:红色丝带。 古代用以系印章、玉佩和帷幕之类。
- 15.
汉皋解佩释义:汉皋山名。佩玉佩。相传周郑交甫于汉皋台下遇二女,解佩相赠。后因称男女爱慕赠答为汉皋解佩。
- 16.
玉佩琼琚释义:⒈玉佩:玉做的佩饰。琼琚:赤玉做的佩饰。⒉泛指玉制的佩饰。⒊对诗文作品的美称。
- 17.
玉华释义:⒈最精美的玉。 ⒉指最美的玉佩。⒊指纯洁如玉的白花,多指菊、梅等。⒋指道家谓服之可以长生的玉屑。⒌仙女名。⒍比喻才德。⒎比喻秀出的子弟。⒏道教语。称鬓发。
- 18.
玉服释义:玉佩。
- 19.
玦佩释义:环形而有缺口的玉佩。
- 20.
环佩释义:环形玉佩;妇女的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