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处断 处断的意思
chǔduàn

处断

简体处断
繁体處斷
拼音chǔ duàn
注音ㄔㄨˇ ㄉㄨ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ǔ chù,(1) 地方。【组词】:处处。处所。(2) 点,部分。【例句】:长(cháng )处。好处。(3) 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组词】:办事处。筹备处。

duàn,(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组词】: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组词】: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3) 判定,决定。【组词】: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组词】: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基本含义

指处理问题或纠纷时做出决断,解决疑难情况。

处断的意思

处断 [chǔ duàn]

1. 处理决断。

处断 引证解释

⒈ 处理决断。

《晋书·王浑传》:“浑 不尚刑名,处断明允。”
《隋书·斛斯政传》:“于时外事四夷,军国多务, 政 处断辩速,称为干理。”
郑观应 《盛世危言·传教》:“遇有事故,仍依华例惩办。既係 中国 人民,不得因入教遂分轻重,飭令地方官公平处断。”


国语词典

处断 [chǔ duàn]

⒈ 处置裁断。

《晋书·卷四二·王浑传》:「浑不尚刑名,处断明允。」

⒉ 执行死刑。

《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到日中时分,有监斩官杨巡检名庆的,管押刘文政赴法场处断。」


处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合江亭释义:古迹名。 为 唐 人宴饯题咏之所。(1)在今 湖南 衡阳县 北。唐 韩愈 有《合江亭》诗。孙汝听 题解:“亭在 衡州 负郭,今之 石鼓头,即其地也。地形特异,岿然崛起於二水之间,旁有 朱陵洞,亦谓之 朱陵仙府,唐 人题刻散满巖上。”(2)在今 湖北 宜都县 北。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三:“唐 路侍中 巖 ……以官妓 行云 等十人侍宴,移镇 渚宫 日,於 合江亭 离筵赠 行云 等《感恩多》词,有‘离魂何处断?烟雨 江 南岸。’至今播於倡楼也。”(3)在今 四川 成都市 东南。传为 唐 韦皋 建。参阅 宋
    • 2.
      断离释义:谓经官府判处断绝婚姻关系。
    • 3.
      絶望释义:⒈断绝希望。 ⒉极目远望。词语出处断绝希望。《左传·襄公十四年》:“若困民之主,匱神乏祀,百姓絶望,社稷无主,将安用之?”《史记·孝文本纪》:“夫 秦 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 也,天下絶望,一矣。”唐 元稹《莺莺传》:“﹝ 崔鶯鶯 ﹞言毕,翻然而逝,张 自失者久之。復踰而出,於是絶望。”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极目远望。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昔有思妇,夫官於 蜀,屡愆秋期,登此山絶望,忧感而死。”唐 王勃《上九成
    • 4.
      絶息释义:断绝;停止。词语出处断绝;停止。《史记·秦始皇本纪》:“阐并天下,甾害絶息,永偃戎兵。”《汉书·贾山传》:“夫布衣韦带之士,修身於内,成名於外,而使后世不絶息。”《隋书·循吏传·刘旷》:“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繫囚,争讼絶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 5.
      裁当释义:谓处断其罪。
    • 6.
      论决释义:⒈判决。 《唐律疏议·名例·二罪从重》:“若一罪先发,已经论决,餘罪后发,其轻若等,勿论。”《宋史·刑法志一》:“自今凡言处断、重断、极断、决配、朝典之类,未得论决,具狱以闻。”《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二年》:“其未允者,宰相復以闻,始命论决。”⒉判处死刑;处决囚犯。《新唐书·后妃传上·则天武皇后》:“有上封事言 岭 南流人谋反者,太后遣摄右臺监察御史 万国俊 就按,得实即论决。”明 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一》:“及论决之日,大风霾雷电。”

处断(chud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处断是什么意思 处断读音 怎么读 处断,拼音是chǔ duàn,处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处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