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 [guān xué]
1. 旧时官府设立的学校。官方奉行的学说。
官学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官府设立的学校。 西周 的国学、乡学, 汉 的太学、州郡县学, 唐 宋 后的太学、国子监、府州县学, 元 后的社学,皆属官学。
引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序》:“唐 兴,官学大振,歷世之文,能者互出。”
宋 曾巩 《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其夫叹曰:‘我能一意自肄于官学,不以私累其志, 曾氏 助我也。’”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八旗官学》:“雍正 中,设八旗官学,凡三品。”
⒉ 官方奉行的学说。
引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一章第三节:“韩非 虽死,而他的学说实际上成为 秦 代的官学,并从正反两个方面对 中国 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语词典
官学 [guān xué]
⒈ 古时由政府设立,教育官吏子弟的学校。如清朝设有八旗官学。
官学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儒师释义:⒈博雅淳正的师傅。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房玄龄大有誉》:“ 房玄龄 幼稚日, 王通 説其文,谓:‘此细眼奴,非立忠志则为乱贼,辅帝者则为儒师。’绰有大誉矣。”⒉元 明 时称官学的教官。《续文献通考·学校四》:“凡儒师之命於朝廷者,曰教授,路、府、上州置之;命於礼部及行省与宣慰司者,曰学正、山长、学録、教諭,州、县及书院置之。”
- 2.
儒官释义:古代掌管学务的官员或官学教师。《汉书·翼奉传》:“奉 以中郎为博士、諫大夫,年老以寿终。子及孙皆以学在儒官。”《宋书·武帝纪下》:“便宜博延胄子,陶奬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学。”唐 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於是总太学儒官三十有六人,列燕于祭酒之堂。”清 周亮工《梁溪成二鸿旧以孝廉训皖未能遽归也》诗:“儒官容易罢,秃笔不教閒。”
- 3.
学官释义:⒈学校的房舍。《汉书·循吏传·文翁》:“又修起学官於 成都 市中。”颜师古 注:“学官,学之官舍也。”《晋书·苻坚载记上》:“坚 广修学官,召郡国学生通一经以上充之。”⒉指学校。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皇帝建学官,亲近忠良,欲以絶怪恶之端。”《汉书·吾丘寿王传》:“今陛下昭明德,建太平,举俊才,兴学官。”《后汉书·鲁丕传》:“学官传五帝之道,修先王礼乐教化之处。”⒊指古时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如 汉 代开始设置的五经博士、博士祭酒,西晋 开始设置的国子祭酒、博士、助教,宋 以后的提学、学政和教
- 4.
官学生释义:⒈入官学肄业的学生。⒉清末民国初政府派遣的留学生,即官费留学生。
- 5.
寄学释义:⒈古指在州县官学就学的外地士人。宋 王溥《唐会要·学校》:“会昌 五年正月制:公卿百官子弟及京畿内士人寄客脩明经、进士业者,并宜隶於太学,外州县寄学及士人,并宜隶各所在官学。”⒉明 代童生,通过捐纳或经提学考试核准,而取得同秀才同等的待遇,称为“寄学”。俞樾《茶香室续钞·儒士观场》引 清 张穆《顾亭林年谱》:“天啟 五年乙丑,年十三岁,时有纳穀寄学之例。蠡源公 以先生天资颖异,合早取科名,遂为先生应例。”又引 清 车守谦 语云:“明 时寄学,亦经提学考取岁试后,准作附生。”
- 6.
寄客释义:寄居他乡之人。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会昌五年举格节文》:“公卿百寮子弟及京畿内士人寄客、外州府举士人等修明经进士业者,并隶名所在监及官学,仍精加考试。”宋 曾巩《拟岘台记》:“裴君 治抚之二年,因城之东隅作臺以游,而命之曰 拟峴臺,谓其山谿之形拟乎 峴山 也。数与其属与州之寄客者游,而间独求记於予。”
- 7.
小门生释义:⒈称再传弟子。 清 梁章鉅《称谓录·小门生》:“《七修类稿》以弟子復传於人为门生,是则今之小门生耶?”⒉清 时考试中式者的座师的座师为太老师,中式者为太老师的小门生。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三:“余与 庄 君 念农 先往,大呼而入曰:‘太老师来捉小门生矣!’彼此大笑。”此“小门生”指 储师轼。储 为 袁枚 门生 李英 的门生。清 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朱封翁》:“宝应 朱武曹 先生 彬,余师 文定公 之尊人也……举孝廉,官学博。时 文定公 已通显矣,督学使者非年家子即小门生。”
- 8.
府学释义:古代官学之一种。 由府一级设立。
- 9.
教授释义:⒈高等教育机构的教师的最高级学衔。 ⒉古时设置在地方官学中的学官。⒊对私塾老师的敬称。⒋讲解传授知识、技能。
- 10.
旗学释义:八旗子弟学校有八旗官学、八旗义学、八旗学堂三种。参阅《清会典事例·礼部·学校》。
- 11.
私学释义:中国历史上指私人开办的学校。与“官学”相对。西周以前,学在官府,学校统由官办,称为官学。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激剧变化,诸子百家蜂起,出现私人讲学的风气,私学也兴盛起来。秦统一后曾下令禁止,至汉又恢复。以后就和官学一起,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学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 12.
羊陆释义: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与 吴 将 陆抗 对峙,二人互无疑忌,使命交通,友好往来,为后人所称许。事见《晋书·羊祜传》。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 羊 陆 之交,往来 侨 肸 之好。”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吴禄贞》:“禄贞 与 斋藤 划 鸭緑江 而守。斋藤 曾充士官学校教师,与 禄贞 有师弟谊,尊酒往还,不减当年 羊 陆。”
- 13.
蒋介石释义:(1887—1975)名中正,浙江奉化人。 早年曾在保定军官学校肄业,后留学日本,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上海投靠军阀陈其美。1923年被派赴苏联学习军事,1924年回国后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1926年任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常委会主席,国民革命军总司令。1927年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主席和政府主席,控制党政大权,对内实行独裁统治,对外投靠帝国主义。九一八事变后,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东北、华北
- 14.
陶铸释义:(1908—1969)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湖南祁阳人。192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曾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1933年5月,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被营救出狱。出狱后担任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长。后创建了鄂中游击区。1940年到延安,先后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和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长。解放战争期间,先后任辽宁、辽吉、辽北等省省委书记,东北野战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一书记等职。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
- 15.
静退释义:⒈恬淡谦逊,不竞名利。《韩非子·主道》:“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晋 卢谌《赠刘琨》诗:“因其自然,用安静退。”唐 韩愈《举荐张籍状》:“右件官学有师法,文多古风;沉默静退,介然自守。”金 王若虚《高思诚咏白堂记》:“盖 乐天 之为人,冲和静退,达理而任命。”⒉指安静的退隐生活。宋 曾巩《奏乞与潘兴嗣子推恩状》:“熙寧 二年……以为 筠州 军事推官,不就。今年五十六岁,安于静退三十餘年。”清 唐孙华《元宵前一日》诗之三:“柳州 思静退,有地且名 愚。”
- 16.
鸡豚释义:⒈鸡和猪。 古时农家所养禽畜。⒉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语出《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於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郑玄注:“畜马乘,谓以士初试为大夫也。伐冰之家,卿大夫以上……鸡豚牛羊,民之所畜养以为利者也。”明唐寅《上吴天官书》:“寅夙遭哀閔,室无强亲,计盐米,图婚嫁,察鸡豚,持门户。”清龚自珍《明良论一》:“其讲官学士,左经右史,鲜有志温饱,察鸡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