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马祖 马祖的意思

马祖

简体马祖
繁体馬祖
拼音mǎ zǔ
注音ㄇㄚˇ ㄗ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ǎ,(1) 哺乳动物,颈上有鬃,尾生长毛,四肢强健,善跑,供人骑或拉东西。【组词】:马匹。骏马。马到成功。马首是瞻(喻跟随别人行动)。(2) 大。【组词】:马蜂。马勺。(3) 姓。

zǔ,(1) 父亲的上一辈。【组词】:祖父。祖考。祖母。祖妣。(2) 称与祖父同辈的人。【组词】:外祖父。外祖母。(3) 先代。【组词】:祖宗。祖业。祖制。祖祭。祖国。(4) 初,开始。【组词】:鼻祖。(5) 某种事业或派别的创始人。【组词】:祖师。(6) 出行时祭路神,引申为送行。【例句】:“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祖饯。(7) 姓。

基本含义

指一个人在激烈的战斗或竞争中,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勇猛、英勇和顽强的精神。

马祖的意思

马祖 [mǎ zǔ]

1. 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

2. 海神名。

4. 马祖列岛的简称。在福建省东部闽江口外,主要有马祖岛、长屿山等岛。

马祖 引证解释

⒈ 星宿名。即房星(天驷星)。

《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执驹。”
郑玄 注:“马祖,天駟也。 《孝经説》曰:‘房为龙马。’”
贾公彦 疏:“马与人异,无先祖可寻,而言祭祖者,则天駟也,故取《孝经説》房为龙马,是马之祖。”
唐 张说 《大唐陇右监校颂德碑》:“若夫春祭马祖,夏祭先牧,秋祭马社,冬祭马步,敬其本也。”
清 彭孙贻 《拟明郊祀歌·马祖》:“马祖皇炎炎,光鋭入于汉。”

⒉ 海神名。

清 郁永河 《海上纪略一》:“海神惟 马祖 最灵,即古天妃神也,凡海舶危难,有祷必应。”

马祖列岛 的简称。在 福建省 东部 闽江 口外,主要有 马祖岛、长屿山 等岛。


国语词典

马祖 [mǎ zǔ]

⒈ 星名。天驷房星。

《周礼·夏官·校人》:「春祭马祖,执驹。」

⒉ 神话传说中的海神。相传海上危难,有祷必应。见清·郁永河《海上纪略》。

⒊ 唐代一位高僧。法名道一。俗姓马,汉州什邡(今属四川)​人。初从处寂出家学禅,后到衡山,遇怀让,经怀让指导而开悟。大历年中,住钟陵(今江西进贤县)​开元寺,四方学者云集。法嗣有百丈怀海、西堂智藏等一百三十九人,为一方宗主,禅宗至此而大盛。道一因在洪州弘传怀让的禅法,所以当时称其门为「洪州宗」。

⒋ 岛名。参见「马祖岛」条。


马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喝释义:一声叱咤。佛教禅师于弟子参见时,常大喝一声,断其妄想,以示警醒。如 百丈 参问 马祖道一,马祖 振威一喝。后 百丈 谓其门下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被 马大师 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见《景德传灯录·洪州百丈山怀海禅师》。参见“棒喝”。
    • 2.
      三年不窥园释义:《汉书·董仲舒传》:“少治《春秋》,孝景 时为博士。下帷讲诵,弟子传以久次相授业,或莫见其面。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颜师古 注:“虽有园圃,不窥视之,言专学也。”后以“三年不窥园”为专心苦学之典。元 马祖常《壮游八十韵》:“三年不窥园,自谓五经笥。”苏曼殊《焚剑记》:“生专心篤学,三年不窥园。”
    • 3.
      丫丫释义:⒈两髻分叉的形状。元 马祖常《绝句》之四:“江 南女儿年十五,两髻丫丫面粉光。”⒉指女孩。刘亚舟《男婚女嫁》第三二章:“这丫丫,又是喊,又是叫……小手直拍打,小脚直踔踔。”⒊象声词。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相公又恶噷噷乖劣,夫人又叫丫丫似蝎蜇。”
    • 4.
      临济宗释义:中国 佛教禅宗南宗五家(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一。 属于 南岳 怀让 法系。经 马祖、百丈、黄蘗 而至 唐 河北 临济院 义玄禅师,义玄 正式创立此宗,故名临济宗。其宗风单刀直入,机锋峻烈,使人忽然省悟,为其特色。主要宗旨有“四宾主”、“四料简”、“四照用”等。下传六世,至 北宋 石霜 楚园 门下分为 黄龙、杨岐 二派,和原来的五家合称五家七宗。公元十二、三世纪间相继传入 日本,今仍流行。
    • 5.
      丹鸾释义:神话传说中毛羽红色的鸾鸟。元 马祖常《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诗:“往年家住篔簹谷,丹鸞之实美如粟。”
    • 6.
      从橐释义:亦作“从槖”。谓负橐簪笔,以备顾问。亦指文学侍从之臣。语出《汉书·赵充国传》:“安世(张安世)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宋 刘克庄《凤凰阁》词:“浮荣菌蕣,选甚庶官从橐。”宋 张世南《游宦纪闻》卷四:“公登从槖,夫人尚无恙。”元 马祖常《杂咏》诗之二:“归帆夜宿山前寺,从橐秋辤仗外车。”
    • 7.
      休澣释义:⒈亦作“休浣”。 指官吏按例休假。南朝 宋 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诗:“休澣自公日,宴慰及私辰。”唐 包何《和程员外春日东郊即事》诗:“郎宫休浣怜迟日,野老欢娱为有年。”元 马祖常《寄舒真人》诗:“伊我逢休浣,从兹咏浴 沂。”清 袁枚《随园随笔·典礼》:“宋 时百司,十日一休假谓之休澣。”⒉泛指休息。《旧五代史·梁书·太祖纪二》:“时以 青州 未平,命军士休澣以俟东征。”
    • 8.
      台澎金马释义:一个地理名词和政治区域,意即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地区,又称台澎金马地区、台湾地区,是台湾当局统治区域的大体全称。
    • 9.
      外番释义:指外国或外族。明 沉德符《野获编·叛贼·马祖师》:“正德 间 四川 贼首 刘烈,本名 乐,眉州 人,冒为举人,暱 保寧山 中,寻又化逃,或传由 云南 入外番。”《明史·袁崇焕传》:“擅开马市於 皮岛,私通外番。”
    • 10.
      小行年释义:星命家谓每一年所行之运。唐 张籍《赠任道人》诗:“欲得定知身上事,凭君为算小行年。”元 马祖常《赠杨洞天道人》诗:“题诗秋卷了,为説小行年。”参见“小运”。
    • 11.
      御士释义:近卫之士。《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以狄师攻王,王御士将御之。”杨伯峻 注:“御士,盖王侍御之士。”《左传·襄公二十二年》:“子南 之子 弃疾 为王御士。”元 马祖常《奏对兴圣殿后》诗:“侍臣橐笔皆鵷凤,御士櫜弓尽虎羆。”
    • 12.
      恤隐释义:⒈忧念百姓疾苦。语本《国浯·周语上》:“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韦昭注:“恤,忧也;隐,痛也。”晋干宝《晋纪总论》:“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南朝陈徐陵《陈武帝下州郡玺书》:“卿等拥旄方岳,相任股肱,剖符名宇,方寄恤隐。”元马祖常《都门一百韵》:“詰姦鉏大猾,恤隐发深瘼。”⒉谓怜悯百姓的穷苦。
    • 13.
      日畿释义:亦称“日围”。 京畿。国都及其附近的地方。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地下》:“天子之畿方千里,象日月径围,故曰日畿,又曰日围。”宋 汪藻《己酉乱后寄常州使君侄》诗之一:“戎马窥天堑,边烽断日畿。百年 淮海 地,回首復成非。”元 马祖常《都门一百韵》:“天枢夹杓垣,日畿络雄幕。”
    • 14.
      月卿释义:朝廷的贵官。语本《书·洪范》:“王省惟岁,卿士惟月,师尹惟日。”孙星衍 疏:“案 马 义以王所眚职如岁兼四时,则卿士惟月,当谓统於王如月统於岁,师尹统於卿士如日统於月。”唐 高适《送柴司户充刘卿判官之岭外》诗:“月卿临幕府,星使出词曹。”元 马祖常《送忽都达儿著作祠岳渎》诗:“行观謡俗期星使,归奏蕃釐拜月卿。”
    • 15.
      橐笔释义:亦作“槖笔”。 古代书史小吏,手持囊橐,簪笔于头,侍立于帝王大臣左右,以备随时记事,称作持橐簪笔,简称“橐笔”。语本《汉书·赵充国传》:“卬 家将军以为 安世 本持橐簪笔事 孝武帝 数十年。”颜师古 注引 张晏 曰:“橐,契囊也。近臣负橐簪笔,从备顾问,或有所纪也。”元 马祖常《奏对兴圣殿后》诗:“侍臣橐笔皆鵷凤,御士櫜弓尽虎羆。”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 淀园 被毁,昔日天潢授简之区,邹 枚 橐笔之舍,瑶瓦芝楣,鞠为茂草。”后亦以指文士的笔墨耕耘。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一章:“明 以来之文臣不为
    • 16.
      汇类释义:谓汇总其类。 元 马祖常《送简管勾序》:“平易以坦夷,和乐而静专,年弥久而情益真也,时益躓而义愈篤也,如斯而已矣。汇类而观之,古之君子入道之域者,亦由於是矣。”
    • 17.
      焯焯释义:⒈显著;昭然。唐 韩愈《太学生何蕃传》:“司业、祭酒撰次 蕃 之羣行焯焯者数十餘事,以之升於礼部而以闻於天子。”明 叶盛《水东日记·苏天爵<元文类>》:“夫有 元 名人文集,如 王百一、阎高唐、姚牧菴、元清河、马祖常、元好问 之焯焯者,今皆无传。”清 钱谦益《涂母王夫人五十序》:“通政夫妇大节焯焯,国史彤史胥予言有徵焉。”⒉谓明亮貌。《人民文学》1977年第10期:“远看像萤飞逐,来近似流星焯焯。”
    • 18.
      玉雁释义:⒈玉雕的雁形饰物。唐 李廓《长安少年行》之八:“新年高殿上,始见有光辉。玉雁排方带,金鹅立仗衣。”⒉凤钗一类的玉雕首饰。元 马祖常《骊山》诗之一:“华清 梦断飞尘起,玉雁衔香堕野田。”
    • 19.
      瑶琼释义:⒈泛指美玉。语本《诗·卫风·木瓜》:“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汉 秦嘉《留郡赠妇诗》之三:“诗人感木瓜,乃欲答瑶琼。”唐 储光羲《同诸公秋霁曲江俯见南山》诗:“羣峯悬中流,石壁如瑶琼。”清 唐孙华《喜雨》诗:“两年逢旱潦,斗米如瑶琼。”⒉指美石。唐 刘禹锡《送李策秀才还湖南》诗:“油幕似 崑丘,粲然叠瑶琼。”元 马祖常《登都北神山醉中题壁》诗:“过溪踏瑶琼,入山採苍翠。”⒊喻指冰雪。宋 苏辙《腊月九日雪》诗之一:“病士拥衾催煖酒,闭门不听扫瑶琼。”⒋对他人诗文、赠礼的美称。晋 傅咸《答潘尼诗》:“貽
    • 20.
      篔筜谷释义:谷名。因谷中多产竹,故称。宋 苏轼《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 与可 ﹞因以所画 篔簹谷 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丈之势。’篔簹谷 在 洋洲。与可 尝令予作 洋洲 咏,篔簹谷 其一也。”元 马祖常《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往年家住 篔簹谷,丹鸞之实美如粟。”清 黄遵宪《游箱根》诗:“行携《桃源图》,归我 篔簹谷。”

马祖(maz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马祖是什么意思 马祖读音 怎么读 马祖,拼音是mǎ zǔ,马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马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