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弃责 弃责的意思
zhài

弃责

简体弃责
繁体棄責
拼音qì zhài
注音ㄑㄧˋ ㄗ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ì,(1) 舍去,扔掉。【组词】:抛弃。遗弃。弃权。弃市(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弃世(超出世俗或指去世)。弃养(父母死亡的婉辞)。弃置不顾。弃瑕录用。

zé zhài,(1) 同“债”。

基本含义

放弃责任、不承担责任

弃责的意思

弃责 [qì zhài]

1. 免除旧债。责,通“债”。

弃责 引证解释

⒈ 免除旧债。责,通“债”。

《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歛,施舍分寡。”
韦昭 注:“弃责,除宿责也。”
《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颜师古 注:“以简牘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弃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匡困释义:救济贫困。《国语·晋语四》:“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后汉书·臧洪传》:“况僕据金城之固,驱士人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
    • 2.
      唾骂释义:鄙弃责骂:当面唾骂。 受天下人唾骂。
    • 3.
      岁竟释义:年终。《史记·高祖本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司马贞 索隐:“至岁终总弃不责也。”《汉书·丙吉传》:“岁竟,丞相课其殿最,奏行赏罚而已。”
    • 4.
      弃责释义:免除旧债。责,通“债”。《国语·晋语四》:“公属百官,赋职任功,弃责薄歛,施舍分寡。”韦昭 注:“弃责,除宿责也。”《汉书·高帝纪上》:“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颜师古 注:“以简牘为契券,既不徵索,故折毁之,弃其所负。”《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 5.
      征算释义:⒈亦作“征筭”。 指 汉 代征收算缗钱。宋 叶适《财总论一》:“汉武帝 奢侈,有均榷征筭之政。”参阅《文献通考·征榷一》。⒉征收人丁税。《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十年》:“所灌县郡,蠲赋弃责,流民所过,毋得征算。”
    • 6.
      蝥贼释义: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 令狐 之役。”杜预 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 秦 纳 公子雍。”《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李贤 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唐 杜甫《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梁启超《新民说·论公德》:“苟放弃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羣与国之蝥贼。”
    • 7.
      贷负释义:借贷赊欠。明 归有光《沉引仁妻周氏墓志铭》:“引仁 先有所贷负,年久,主者往往弃责,或忘之。孺人皆疏记,次第以偿。”

弃责(qiz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弃责是什么意思 弃责读音 怎么读 弃责,拼音是qì zhài,弃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弃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