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井 [bīng jǐng]
1. 藏冰的地窖。
冰井 引证解释
⒈ 藏冰的地窖。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五》:“朝廷又置冰室于斯阜,室内有冰井。
引《春秋左传》曰:‘日在北陆而藏冰。’”
前蜀 贯休 《苦热寄赤松道者》诗:“天云如烧人如炙,天地鑪中更何适。蝉喘雷乾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宋 陈师道 《魏衍见过》诗:“洒然堕冰井,起粟竖寒毛。”
冰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台释义:⒈古代天子有灵台、时台、囿台,合称三台。 《初学记》卷二四引 汉 许慎《五经异义》:“天子有三臺,灵臺以观天文,时臺以观四时施化,囿臺以观鸟兽鱼鱉。”⒉汉 因 秦 制,以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后汉书·袁绍传》:“坐召三臺,专制朝政。”李贤 注引《晋书》:“汉 官,尚书为中臺,御史为宪臺,謁者为外臺,是谓三臺。”宋 司马光《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词》:“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⒊指 三国 魏 曹操 所建 铜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故址在今 河北 临漳县 三台村。《文选·左思<魏都赋
- 2.
冰井台释义:古台名。 建安 十八年 魏武帝 建于 邺城 西北。晋 陆翽《邺中记》:“北则 冰井臺,有屋一百四十间,上有冰室,室有数井,井深十五丈,藏冰及石墨…… 石季龙 於 冰井臺 藏冰,三伏之月,以冰赐大臣。”南朝 梁 江淹《杂体》诗之五:“从容 冰井臺,清池映华薄。”
- 3.
冰台释义:⒈艾的别名。《尔雅·释草》:“艾,冰臺。”郭璞 注:“今艾蒿。”唐 陈廷章《艾人赋》:“想在野之时,岂谓生无根柢;及得门之后,如其自有肝肠,列名号於冰臺,载典常於《玉烛》。”⒉冰井台 的省称。晋 陆翽《邺中记》:“金虎、冰井 皆 建安 十八年建也。”南朝 宋 鲍照《凌烟楼铭》序:“臣闻凭飇荐响,唱微効长;垂波鉴景,功少致深。是以 冰臺 筑乎 魏 邑,凤阁 起于 汉 京。皆所以赞生通志,感悦幽情者也。”⒊冰人。《歧路灯》第二八回:“王春宇 临行时,説道:‘我毕竟去与 孔二亲家 传个信去,叫他好往 冠县 捎
- 4.
蝉喘雷乾释义:蝉喘息,无雷声。形容酷热干旱。前蜀 贯休《苦热寄赤松道者》诗:“蝉喘雷乾冰井融,些子清风有何益。”
- 5.
邺台释义:曹操 为 魏 王,在 邺 起 冰井、铜雀、金虎 三台。其中 铜雀台 最有名。
- 6.
金兽释义:⒈指金色虎首形铺首。 唐 薛逢《宫词》:“锁衔金兽连环冷,水滴铜龙昼漏长。”⒉指兽形的香炉。宋 张耒《秋蕊香》词:“帘幕疎疎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明 刘基《望江南》词:“金兽有烟飞不起,玉虫无燄翳还明。”清 龚自珍《莺啼序》词:“残年半销金兽,啟朱帘琐户。”⒊铜镜上兽形花纹。清 陈维崧《虞美人·咏镜》词:“香奩凉鑑蟠金兽,背压蛟螭钮。”⒋古台名。汉 建安 十八年,曹操 建于 邺城 西北。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六:“三臺者,陆翽《鄴中记》云:魏武 於 鄴城 西北立三臺,中名 铜雀,南名 金兽,北名 冰井
- 7.
铜雀台释义:亦作“铜爵臺”。 汉 末 建安 十五年冬 曹操 所建。周围殿屋一百二十间,连接榱栋,侵彻云汉。铸大孔雀置于楼顶,舒翼奋尾,势若飞动,故名 铜雀台。故址在今 河北省 临漳县 西南古 邺城 的西北隅,与 金虎、冰井 合称三台。《三国志·魏志·武帝纪》:“﹝ 建安 十五年﹞冬,作 铜雀臺。”晋 陆翙《邺中记》:“铜爵臺 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间。”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鄴西 三臺……中曰 铜雀臺,高十丈,有屋百一间。”清 赵翼《邺城怀古》诗:“霸图开国古 漳 滨,铜雀臺 高逈入云。”吕志伊《读史感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