棘寺 [jí sì]
1. 泛指九卿官署。
3. 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
棘寺 引证解释
⒈ 泛指九卿官署。
引《北齐书·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於外,槐宫棘寺显丽於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
唐 骆宾王 《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棘寺游《三礼》, 蓬山 簉八儒。”
⒉ 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
引唐 刘长卿 《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 梅仙 已误身。”
宋 陈亮 《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 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近者 沉长卿 以谤訕被乡人讼送棘寺。”
国语词典
棘寺 [jí sì]
⒈ 古时掌管刑狱的官署。因古时最初听讼断狱于棘木之下,故称为「棘寺」。
引唐·刘长卿〈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梅仙已误身。」
棘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佐棘释义:古代最高刑狱机关大理寺别称棘寺,因称佐治大理寺刑狱为佐棘。
- 2.
张盖释义:张开伞盖;打伞。《史记·商君列传》:“五羖大夫 之相 秦 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晋书·天文志上》:“天员如张盖,地方如棊局。”唐 李贺《瑶华乐》:“列斾如松,张盖如轮。”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又至 成化 间,定五年一大恤,命司礼掌印内臣主之,出则张盖列骑,正坐於棘寺堂。”或曰,戴席帽谓之“张盖”。参阅 宋 无名氏《释常谈》。
- 3.
架阁释义:⒈指架阁库。宋 苏辙《论户部乞收诸路帐状》:“至於驛料等帐,非三司国计虚赢所繫,故止令勘磨架阁。”宋 洪迈《容斋四笔·张浮休书》:“无以遣日,因取架阁陈年公案,反覆观之。”参见“架阁库”。⒉指架阁库官。宋 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偶在 陈一之 架阁处逢一 朱秀才。”《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三年》:“架阁 卫博,论用人宜録所长,弃所短。”⒊建造楼阁。唐 韩愈《送僧澄观》诗:“构楼架阁切星汉,夸雄鬭丽止者谁。”⒋空中楼阁。比喻虚幻,乌有。元 汤式《醉花阴·离思》套曲:“
- 4.
棘寺释义:⒈泛指九卿官署。《北齐书·邢邵传》:“美榭高墉严壮於外,槐宫棘寺显丽於中。更明古今,重遵乡饮,敦进郡学,精课经业。”唐 骆宾王《久戍边城有怀京邑》诗:“棘寺游《三礼》,蓬山 簉八儒。”⒉大理寺的别称。古代听讼于棘木之下,大理寺为掌刑狱的官署,故称。唐 刘长卿《西庭夜燕喜评事兄拜会》诗:“棘寺初衔命,梅仙 已误身。”宋 陈亮《甲辰答朱元晦书》:“五月二十五日,亮 方得离棘寺而归。”《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近者 沉长卿 以谤訕被乡人讼送棘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