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蝥贼 蝥贼的意思
máozéi

蝥贼

简体蝥贼
繁体蝥賊
拼音máo zéi
注音ㄇㄠˊ ㄗㄟ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o,(1) 〔斑蝥〕昆虫,腿细长,鞘翅上黄黑色斑纹,成虫危害农作物,可入药。

zéi,(1) 偷东西的人,盗匪。【组词】:贼人。盗贼。贼赃。贼窝。(2) 对人民有危害的人。【组词】:国贼。民贼。工贼。贼寇。蟊贼。(3) 害,伤害。【组词】:戕贼。“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4) 邪的,不正派的。【组词】:贼心不死。(5) 狡猾。【组词】:贼溜溜。(6) 副词,很。【组词】:贼冷。贼亮。贼横(hèng )。

基本含义

指心怀不轨、心狠手辣的坏人。

蝥贼的意思

蝥贼 [máo zéi]

1.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蝥贼 引证解释

⒈ 食禾稼的两种害虫。多比喻危害人民和国家的坏人或灾异。

《左传·成公十三年》:“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 令狐 之役。”
杜预 注:“蝥贼,食禾稼虫名。谓 秦 纳 公子雍。”
《后汉书·明帝纪》:“有司其勉顺时气,劝督农桑,去其螟蜮,以及蝥贼。”
李贤 注引《尔雅》:“食苗心曰螟,食节曰贼,食根曰蝥。”
唐 杜甫 《送韦讽上阆州录事参军》诗:“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蝥贼。”
梁启超 《新民说·论公德》:“苟放弃责任者,无论其私德上为善人为恶人,而皆为羣与国之蝥贼。”


国语词典

蝥贼 [máo zéi]

⒈ 专吃禾稼的害虫。比喻败类、祸害的意思。也作「蟊贼」。

《左传·成公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蝥贼以来,荡摇我边疆。」

败类


蝥贼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败类释义:集体中的堕落或变节分子:无耻败类。民族败类。

蝥贼(maoz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蝥贼是什么意思 蝥贼读音 怎么读 蝥贼,拼音是máo zéi,蝥贼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蝥贼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