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政 [běn zhèng]
1. 指朝廷政令。
3. 指农事。
本政 引证解释
⒈ 指朝廷政令。
引《宋史·李纲传上》:“八曰议本政。谓政出多门,纪纲紊乱,宜一归之於中书,则朝廷尊。”
⒉ 指农事。
引宋 戴埴 《鼠璞·楮券源流》:“古人惟重本政,穀粟桑麻及诸用物食物。食物本也,钱末也,楮又末之末。”
本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国策释义:国家的基本政策。
- 2.
奸枉释义:⒈奸诈不正。 汉 王符《潜夫论·本政》:“臣忠良则君政善,臣姦枉则君政恶。”《后汉书·五行志二》:“先是 梁太后 兄 冀 挟姦枉,以故太尉 李固、杜乔 正直,恐害其事,令人诬奏 固 乔 而诛灭之。”宋 邵博《闻见后录》卷八:“第五伦 领 长安市,公平廉介,无有姦枉。”⒉指奸邪不正的人。《黄石公三略》卷上:“羣吏朋党,各进所亲,招举姦枉,抑挫仁贤,背公立私,同位相訕,是谓乱源。”
- 3.
有识释义:⒈有见识。汉 刘向《说苑·善说》:“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讎於弱 薛,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时有识之士心独怪之,后遂因 何氏 倾没 汉 祚焉。”元 孔齐《至正直记·防微杜渐》:“有识之男子,必当絶之于始,慎勿使妇人姑息,伤大义也。”郭沫若《羽书集·忠告日本政治家》:“壮年入贵族院,曾锐意于贵族院之改革,日本 的有识者都以为这位贵公子是相当有为。”⒉指有见识的人。《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
- 4.
民族区域自治释义: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结合我国具体情况而制定的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根据这个政策,各少数民族以自己的聚居区域的大小不同而建立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等自治机关,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除行使一般地方国家机关职权外,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 5.
洛川会议释义:1937年8月22日至25日中国共产党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了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反对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指明了争取抗战胜利的具体道路。会议针对党内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投降主义倾向,强调指出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会议确定在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为了团结各阶层一致抗日,会议确定在农村以减租减息作为抗战时期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 6.
狗屠释义:以屠狗为业者。亦泛指从事卑贱职业者。《战国策·韩策二》:“臣有老母,家贫,客游以为狗屠,可旦夕得甘脆以养亲。”汉 王符《潜夫论·本政》:“高祖 所以共取天下者,繒肆狗屠也。”明 叶宪祖《易水寒》第一折:“今日无事,不免去寻那狗屠与善击筑的 高渐离,同到市中沽饮一回,有何不可!”刘国钧《并游侠行》:“一朝时至成勋业,要遣功名到狗屠。”
- 7.
约法八章释义: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解放区的八项基本政策。1949年4月25日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的形式公布。主要内容为:(1)保护全体人民的生命财产。(2)保护民族工商农牧业。(3)没收官僚资本。(4)保护一切公私学校、医院、文化教育机关、体育场所和其他一切公益事业。(5)除怙恶不悛的战争罪犯和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外,凡不持枪抵抗,不阴谋破坏的国民党各级政权组织的一切人员,一律不加俘虏,不加逮捕,不加侮辱。(6)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交出武器。(7)有准备有步骤地废
- 8.
经数释义:⒈常规的赋税数额。 宋 王安石《司封郎中张君墓志铭》:“三司市绸绢十餘万,非经数,君拒弗市,民以君为有赐也。”宋 陈亮《书林勋<本政书>后》:“盖王政宽大,纳民於其间,不用一律以齐之,则制度虽密,人不思裂去,法可长守而经数尝齐矣。”⒉指织物经线的数目。
- 9.
良农释义:⒈善于耕种的农夫。 《穀梁传·桓公十四年》:“天下亲耕,以共粢盛;王后亲蚕,以共祭服。国非无良农工女也,以为人之所尽,事其祖禰,不若己所自亲者也。”《荀子·修身》:“良农不为水旱不耕。”汉 徐干《中论·民数》:“今之为政者,未知恤已矣。譬由无田而欲树艺也,虽有良农,安所措其疆力乎!”⒉占田较多的农民。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今宜立之法。使一夫占田五十亩以上者为良农;不足五十亩者为次农;其无田而为閒民,与非工商、在官而为游惰末作者,皆驱之使为隶农。”宋 陈亮《书林勋<本政书>后》:“顾其间将使隶农耕良
- 10.
贵宠释义:⒈显贵而受宠信。《逸周书·史记》:“昔 有南氏 有二臣贵宠,力钧势敌,竞进争权。”汉 王符《潜夫论·本政》:“由此观之,贵宠之臣未尝不播授私人、进姦党也。”宋 乐史《广卓异记·张安世》:“唯有 金氏、张氏,亲近贵宠,比於外戚。”清 孔尚任《桃花扇·骂筵》:“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嶸,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⒉指得宠的权贵。《左传·哀公六年》:“国之多难,贵宠之由,尽去之而后国定。”汉 刘歆《<新序>论》:“法令必行,内不私贵宠,外不偏疏远,是以令行而禁止,法出而姦息。”明 唐顺之《周
- 11.
闲民释义:⒈亦作“闲民”。周 代指未被授田,与人为役,无常职者。《周礼·天官·大宰》:“九曰閒民,无常职,转移执事。”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閒民,谓无事业者,转移为人执事者,今佣赁也。”孙诒让 正义:“此民无常职事,转移无定,与人为役,故谓之閒民。”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林勋 ﹞尝进《本政书》,欲渐復 三代 井田之法……其无田而为閒民,与非工商在官而为游惰末作者,皆为驱之使为隶农。”范文澜《关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不得受田的馀夫称为闲民,或助宗子和其他有田人耕田,或从事工商业。”⒉泛指无业的人
- 12.
陈天华释义:(1875—1905)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字星台,号思黄,湖南新化人。1903年留学日本。所写《警世钟》《猛回头》等书,用通俗的语言积极鼓吹革命,控诉帝国主义侵略罪行,影响很大。回国后与黄兴等组织华兴会,准备起义未成,流亡日本。在日本参加同盟会。1905年12月在东京抗议日本政府《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愤而投海自杀,留下绝命书,激励同志誓死救国。有《陈天华集》。